外媒聚焦:中國經濟轉型仍道路漫長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五月三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及採購聯盟宣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三月份的55.6下降到四月份的54.5。衆多西方主流媒體解讀,這些慘淡的數字顯示中國製造業在減緩之後,現在服務行業也令人失望,不要期待經濟很快復甦,北京苦苦追求的重新平衡的目標仍然遙遙無期。

彭博社:中國已經轉換到較弱的增長軌道

彭博社5月3日報導說,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計算來自27個行業的1200家公司的數據,包括零售,餐飲,建築和運輸。另外一個單獨的服務指數將由匯豐銀行在5月6日發佈。東方匯理銀行(ACA)經濟學家Dariusz Kowalczyk說,這個數據顯示增長勢頭將在第二季度保持相當軟弱,中國經濟「已經轉換到一個較弱的增長軌道上。」

彭博社稱,北京想要停止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的發展模式,轉向為更加清潔更加可持續性的,以服務和消費驅動的GDP。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和尼古拉斯•博斯特在二月份的政策簡報中說,這要求停止人為低利率,被低估的人民幣,和能源價格補貼,以及更多的政府社會支出。

第三產業份額遠低於其他新興市場

彭博社報導引述拉迪和博斯特說, 「更高的借貸利率導致較少的資本密集型的經濟發展,從而導致更多的就業,更高的家庭收入,最終更高水平的家庭消費。」家庭消費如今只佔GDP的37%,而投資在過去十年的每一年都超過40%。「人民幣升值也將減少出口型製造業的盈利,因此有利於服務行業,後者自從2002年以來就發展遲緩。」

在第一季度,中國服務業的比例首次超過製造業。但非製造業的表現仍然不盡人意:2012年,第三產業僅僅只佔據GDP的45%,僅僅比過去十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北京的目標是要在2015年之前提高這個數字到47%。

即使47%的水平可能也是不夠的。拉迪和博斯特說,中國第三產業在經濟當中的份額仍然比其他典型新興市場水平低10個百分點。而在美國,服務行業佔據經濟的90%。中國最新民調顯示,在未來一段時間,服務業可能仍然不會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福布斯:「新」中國面臨更多的增長疼痛

福布斯5月3日報導說,隨著中國試圖從一個出口型經濟轉型為國內消費型經濟,大陸在面臨疼痛。過去幾個季度的經濟數據似乎越來越清楚的顯示,中國不再能夠維持雙位數的經濟增長。投資者們將需要習慣它。

歡迎來到一個「新」的中國。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在過去12個月,以及在過去五年裡,新中國的表現遠遠低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標普500指數和MSCI歐洲指數。

2013年5月1日,中國發佈了四月份製造業PMI。它從三月份的50.9下降到四月份的50.6。這印證了此前匯豐銀行的民調PMI,它從51.6下降到50.5。這個下跌也違反了季節性規律,通常四月份比三月份要有一個提升。

那麼這對於宏觀投資者意味著甚麼呢?

收入不平等令當局憂慮

簡而言之,這意味著今年中國面臨一個非常溫和的增長,但是它可能成為一個問題。只要這個溫和的增長步伐不加劇日益增加的收入不平等,北京就可以容忍7%到7.5%的經濟。如果收入差距加大,北京將不得不刺激經濟,這是它再三說它不想做的。

巴克萊資本分析家常健在客戶報告中說,在低附加值的產業,由於日益增加的生產成本,中國在失去競爭力。這不僅僅包括勞工和土地成本,而且還有能源,資源和環境成本。而且,製造業的第二驅動力,國內投資增長,也不太可能顯著加快。

相比於2008到2009年,中共政府避免重複龐大的貨幣和投資刺激政策,因為擔憂進一步惡化中國的「不平衡,低效和不可持續性」的增長模式。在第一季度GDP增長報告7.7%之後,李克強總理呼籲「合理的」投資增長步伐和更多刺激國內消費的措施。

(責任編輯:方涵)

相關新聞
中共常委罕見召開經濟會議  警告金融風險
社科院建議中國人赴美買房 透露中國經濟實況
難題驚動中共政治局  傳王岐山下死令徹查金融
大陸A股十大虧損王年虧500億 全是國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