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止孩子和你頂嘴

秦明月
font print 人氣: 10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明月編譯報導)身為父母,有時候你會覺得似乎一整天都在無休止的聽到孩子跟你頂嘴——在你讓他們做家務的時候,在你告訴他們停止看電視的時候以及在你給他們設定他們不喜歡的規則的時候。這是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最讓人沮喪和精疲力盡的事情之一。

*「作為父母,你的工作不是讓孩子接受你所做的決定的合理性。你只需要讓他們遵循這些規則。」

孩子的頂嘴其實是由於一種無力感和沮喪感引起的。人們不喜歡無力感,孩子也一樣。因此當孩子被告知「不可以」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有甚麼東西被拿走了。他們經常感覺被迫用頂嘴來填滿那個空缺。我這裡要把頂嘴和罵人區別一下,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對這兩件非常不同的事情感到困惑。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開始說一些傷人或攻擊性的話,頂嘴與罵人的界限就被逾越了。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詛咒、謾罵或是威脅你,這就是罵人。如果你的孩子說,「這不公平,你不明白,你不愛我。」這是頂嘴。

罵人是一種非常負面的行為必須予以制止。但這並不意味著頂嘴就無害,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它不會如罵人一般傷人和具有攻擊性。

頂嘴本身有幾種形式。一種是不能保持安靜的孩子,無論你說甚麼:他或她總會有話回應你。另外一種是在你已經說:「不。」之後,仍想讓你理解他們意圖的孩子。孩子很容易陷入這種思維模式,「如果我可以解釋得更清楚,你就會理解我的處境。」因此你會碰到這種孩子不斷地闡述他們的問題或要求,從而期望他們的父母會妥協並給以回應。如果他們的父母沒有給予他們想要的答案,那麼這些孩子就會試著再一次解釋,因為他們認為似乎父母並沒有理解他們的意思。經常性地,當他們第三或第四遍闡述的時候,孩子與父母雙方都會變得很沮喪最終以爭論或是大喊大叫結束。

*不要回應頂嘴:你已經設定了界限

為甚麼父母已經在爭辯中獲勝之後還要回應孩子的頂嘴呢?我認為父母們經常把回應孩子看作他們的工作:教育、訓練以及設定界限。而頂嘴恰似是對這種做法的一種邀請。就好比如果父母對孩子一再解釋的事情說「不,」父母就是「回嘴」又重新對孩子做解釋。所以父母的思維模式似乎是,「如果你真的明白我在說甚麼,你不應該跟我頂嘴而是接受我的答案。」讓我在這裡闡明一點:這不是個理智的思維模式。它會導致父母加入並延長他們並不需要捲入的爭論中。父母有時候把孩子的頂嘴看作是對其權威的一種挑戰,但是只要你達到目標,事實上你的權威根本沒有被觸動。下面就是一例:

你的孩子:「我今晚可以在外面呆到10點鐘嗎?」

你:「不可以,因為你明天必須早起參加足球訓練。」

你的孩子:「沒人在乎?我不需要睡那麼多覺。」

此時你應該就此打住。因為之後你們進行的談話其實就是想讓孩子信服你的決定是合理的。記住:這是一個錯誤的談話目的,因為無論你的決定是否合理,這樣做只能導致完全相反的後果。所以一旦你對設定的規則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你的工作就結束了。如果需要,你可以重複解釋。你已經贏得了這場戰鬥。但是當你試圖說服孩子你是對的而他們仍繼續用頂嘴來挑戰你,你就會感到越來越沮喪。

作為父母,你的工作不是讓孩子接受你所做的決定是否合理。你只需要讓他們遵守這些規定。換個角度看:當一個警察因為你超速而讓你停車,他並不在乎是否你認為一小時35英里的速度太慢了。他只是告訴你這項法律規定是甚麼。如果你和他爭論,他會重複法律的規定。如果你不接受,他會交給你罰單之後走人。如果你開始罵他,他會拘捕你。這裡試著把你自己想成這個警察——你是做出規定的父母,你的孩子需要接受這些規定否則就要為其後果承擔責任。

*制止頂嘴的計劃

為了制止孩子頂嘴,你必須做幾件事。首先,當事情是好事時,和孩子一同坐下來制定一些基本規則。和孩子討論這些規則對於接下來的順暢交流與合作都是很關鍵的。我保證當你制定規則並和孩子共同遵循時,你會覺得作為父母感覺好多了。你之後的目標就是遵循這些基本規則而不是試圖讓你的孩子接受它們。第一條規則就是,「我只解釋一遍之後我不會再多說。如果你想爭辯,我會走開。如果你遵守我的規則或者如果你繼續的話,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你給頂嘴設定了界限而且你也不給其機會。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給孩子設定一個可以跟你回嘴的時間期限。你可以對他們說,「從早上七點到晚七點,你可以讓我重複解釋所有的決定。就這樣。如果需要,你可以寫在日記裡。之後在七點鐘,我們將坐下來並且我會向你解釋為甚麼不可以22歲就談戀愛或吸煙會有甚麼後果。」如果你想給孩子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這個辦法可以做到而不必陷入不斷的爭執中。

記住,孩子有兩種日子:好日子和麻煩的日子。不要試圖與孩子經歷的失望感對著幹。他們會用頂嘴來得到所要的,但是身為父母,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那就是他們不會總是快樂地接受你的決定。你的工作就是設立規則並且實施,因為這些規則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和安全。無論他們是否喜歡這些決定,他們必須學會接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夏曉言綜合報導)香港新界大埔超級城於上月以問卷形式,訪問約500名家長,瞭解其子女幫忙做家務的情況及自理能力。調查發現,超過60%受訪家長表示,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近75%家長稱子女不會更換衣服;不會自己洗澡及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子女,則各佔61%及57%。而70%的家長認為可以用金錢和禮物等形式,鼓勵子女做家務。
  • 我們經常聽家長提起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衝突。大家要注意的是,姊妹之間的競爭是兒童成長中的正常情緒狀態。孩子們相互競爭以贏得父母的贊同和喜愛。事實上,成年子女仍然可能為得到父母的注意而競爭。作為父母,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兄弟姐妹如何與對方相處。畢竟我們希望他們在成年後能繼續保持良好關係。
  • 當您告訴孩子,他將有一個可愛的小弟弟或小妹妹,這將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啊!孩子很期待!嬰兒出生了,您的孩子在想,「你在開玩笑吧?這個一臉褶子,全身紅紅,只會扭動和哇哇的傢伙,哪有一點兒好玩?還佔用了你和我在一起的時間!」
  •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可能會異想天開:我將來當了爸爸媽媽,要讓我的孩子玩個夠,玩到甚麼程度呢?讓他玩到求饒:「別讓我玩了,太累了!求求你,讓我寫一會兒作業吧!」現在真的為人父母了,您會痛心地發現:這種事情永遠也不會發生!「大多數孩子不喜歡做作業」卻是個讓父母不願接受而必須面對的現實。
  • (大紀元記者馮霽月編譯報導)您是否多次經歷過這樣的事——您的「問題」兒童不斷地搗蛋,擾得大家不得安寧?他要麼給妹妹起綽號,要麼砸壞了你最喜歡的家庭照片的框架,亦或對你尖叫。有時您覺得無能為力了,甚至想:「真無藥可救了怎麼辦?難道他就是一個『壞蛋』——攪亂家庭平靜的『罪惡』之源嗎?
  • (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您的孩子是否對你的每次批評教導都當耳旁風?本週詹姆斯.雷曼兄弟為您提供了10種具體的辦法,讓即使是最頑固的孩子也會重視後果。
  • 對於父母而言,教導孩子懂規矩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規矩就是教導孩子學習做個文明人,使他們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然而,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孩子會反覆測試父母的容忍度,父母也都曾經歷孩子不守規矩的成長過程。美國醫學新聞網站WebMD引用幾位教育專家的觀點,他們從平和及實用的角度出發,舉出5項引導孩子有效學習規矩的技巧,供讀者參考。
  • (大紀元記者馮霽月編譯報導)繼父母們是不是經常聽到這句話——「你又不是真正的父母」?繼子、親生父母、朋友、親戚、老師和社會上任何沒有當繼父母經驗的人都有可能這樣說。
  • (大紀元記者徐傑綜合報導)父母為孩子未來儲蓄投資十分必要。加拿大學生聯盟調查報告說,目前加拿大高校學生債務沉重,畢業時平均債務為2.7萬元。滿地可銀行預計,4年大專學位目前平均費用為6萬元,到2030年將漲到14萬。
  • 父母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乖巧,華人家長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可是有的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反复說,孩子反复犯,或者家長感覺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是孩子卻不領情?種種情形讓家長頭疼。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陳姝伶博士表示,這很多情況只是因為父母沒有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到孩子的心理世界,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聽話」的好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