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大千逝世30周年 水墨造大千

人氣: 5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安雯紐約報導)為紀念20世紀偉大水墨畫家張大千逝世30周年,收藏家鄭慶雲、黃美昆伉儷將秘藏三百餘幅張大千作品中的60餘幅於紐約法拉盛飛越皇后「日新月藝畫廊」展出,助益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外弘揚。展覽於6月6日開幕,從7日起展至23日,為期17天。15日,主辦單位美國亞洲文化基金會在該畫廊舉行一場畫展講座,許多書畫界人士參加。全球藝術家聯盟書法委員會主席,研習中國書法半世紀,從事中國書畫專業鑑賞近20年的旅美書畫藝術家、書畫鑑賞家張萬鑫以「張大千藝術成就淺析」為題,與觀眾分享。

●徐悲鴻:「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也是中國畫壇的驕傲。」張萬鑫說。張大千早期研習古人書畫,水墨功底深厚,其仿古畫作幾可亂真,「騙」過不少鑑別大師,並且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他的山水畫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晚期重彩、水墨融為一體,開創了潑墨潑彩的新風格。徐悲鴻曾說過:「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於上世紀30年代曾兩度執教南京大學,即中央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49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洲、歐洲、美洲都舉辦過畫展,是「當今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拍賣行的運作,張大千的名氣直線上升。

張萬鑫介紹,張大千的名聲好壞參半,由於他畫仿古畫賣錢,70年代成為博物館的黑線人物。不過,2010年張大千的一幅《愛痕湖》拍出了1億元人民幣;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會上,其於1944年創作的《紅拂女》拍出7130萬元人民幣,奪得「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頭籌。胡潤排行榜還把張大千與畢加索並列。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一代書畫大師

「我從前只認為張大千是一個大畫家,但和大師有距離。因為在研究領域有承先啟後貢獻,並可載入史冊的才能稱為大師。由於有機會與和張大千共過事的朋友接觸,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細節,我對他的看法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現在我認為他不僅是著名的大師,而且是一位中華畫壇上的巨匠。」張萬鑫說,張大千是一個藝術才華非常全面的人物,他書法精到,畫畫從山水、寫意、美女、仿古帖,樣樣精通,造詣深厚,可謂開拓了一代先河。另外,他在音韻學、歷史學、宗教學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他說,張大千也能作詩賦詞,現在書畫家在其畫作上只是簡單抄寫別人的詩句,很少有人自己作詩,而張大千則是在畫作上寫下自己的詩作。他因為在教會學校上學,英文也非常好,還當過英語代課老師,這在當時的中國畫壇是十分稀少的。另外,張大千本人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對滿漢菜餚、川菜、上海菜、粵菜都非常精通,在北京四合院居住時,朋友一來他就親自下廚做菜。

張萬鑫介紹,張大千的藝術成就有諸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張大千出生在畫畫世家,父親是廣東鹽商,母親是丹青妙手,三嫂、哥哥姐姐都畫畫很好,家庭的薰陶加上自身的天分和勤奮,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另外他通過哥哥也認識了很多名流,由於受到袁世凱通緝,他哥哥不得不四處逃亡,曾一起到過上海和日本。天才加上好環境,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一代書畫大師。

二是得到名師高人的指點。在上海他遇到兩位高人——曾熙和清道人,曾熙以隸書聞名,清道人李瑞清以魏碑見長。這兩位伯樂在關鍵時刻都幫助了張大千。他們二人也是收藏家,在他們那裡,張大千看到大量古畫真跡,學到很多東西,這對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兩位大師,張大千又認識了葉公超。

●葉公超:張大千敦煌臨摹壁畫的推手

張萬鑫說,創辦上海博物館的葉公超可謂張大千去敦煌臨摹石窟壁畫的背後推手。在這之前張大千從沒想過去敦煌,葉公超對張大千說:「你光畫畫賣錢不行,中國近代畫壇沒有什麼高手,在那裡你可看到北魏、隋唐、以致宋元的東西。」他鼓勵張大千道:不要以為我們今人超不過古人。

去敦煌的沿途的治安也很危險,常有哈薩克土匪強盜出沒,而河西走廊這一帶屬馬家軍馬步青部隊管轄,不經他的許可,誰都休想踏入敦煌一步。最後在朋友的保薦下,馬步青派副官一隊騎兵一路護送張大千到敦煌。在敦煌的兩年七個月期間,張大千得到了朋友們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

在敦煌,石窟洞穴裡面黑黑的沒有亮光,也沒有電,只能等到8、9點鐘太陽出來時才能看清洞穴,其作畫材料也是由玉門油礦提供的。當時石窟裡面的條件十分艱苦,但張大千一待就是近3年,完成了臨摹敦煌石窟壁畫的著名之作。

另外,遊覽歐洲,到海外開闊視野也為張大千的繪畫成就奠定了堅厚基石。從歐洲回來,他創作出潑墨潑彩畫法。潑墨法是用大筆蘸上飽和的水墨,快速下筆。等乾或將乾之後,再用濃墨潑。在較淡墨上,加上較濃之筆,使這一塊淡墨中增加層次。也可乘淡墨未乾時,即用濃墨潑,隨水滲開,可見韻致。






=============
張大千簡介

張大千(1899一1983),名權,後改名爰、蝯。小名季,號季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

張氏四川內江人,原籍廣東番禺。其先祖宦游西蜀,於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定居內江。

張大千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四月初一日(1899年5月10日)生於內江故居。父懹忠(悲生),業商。母曾友貞,精於繪畫,擅山水、花卉, 以工筆花鳥享名於川。大千兄弟十人,他排行老八。仲兄善子(名澤,字善耔、善孖、善之,號虎癡、虎公,長大千十七歲)。

張大千早年赴日本留學,民國八年(1919)返回中國,拜上海名畫家曾熙為師,曾師為之改名蝯,號季爰。不久,未婚妻謝舜華因病去世,他乃至松江禪定寺,削髮為僧,方丈為他取法號大千。

之後,返上海,經曾師介紹,拜名畫家李瑞清(梅酓)門下習書法。曾、李富收藏,精鑑賞,大千因此獲益良多。他尤喜石濤、八大,以至明末四僧,上追董、巨,中臨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日夜臨摹,融會貫通,遂自成一家。

民國十二(1923)年隨兄善子卜居松江,參加上海「秋英會,」一鳴驚人。其後,開始蓄鬚。民國十五年(1926),開始遊覽全國名山大川,對景寫生。民國二十八年又與黃君璧同遊峨眉;二十九年冬,初至千佛洞(漠高窟),究心唐人壁畫。其兄善子於1940年病逝重慶,返渝治喪。三十年夏,攜四夫人(曾慶蓉、黃凝素、楊宛君、徐雯波)重返敦煌,重慶中央大學繪畫教師謝稚柳應邀前往千佛洞相助,前後在敦煌兩年又七個月。返成都,辦畫展,借寓昭覺寺。民國四十年到香港暫居,四十五年(1956)夏偕夫人徐雯波首次赴歐,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舉行敦煌畫展。

民國五十八(1969)年「八德園」遭巴西政府收回,乃在美國康邁爾城營「可以居」及「環蓽酓。」民國五十九年,患目障,故著重潑墨山水、荷花。

民國六十六年赴台灣定居,翌年遷入台北新居「摩耶精舍」。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四月二日上午八時十五分因心臟腑病惡化,在台北去世,享壽八十五歲。
==================
後記

紀念20 世紀偉大畫家張大千逝世30週年的「鄭慶雲、黃美昆伉儷珍藏展」6月6日開幕剪綵,至今已逾兩千人參觀,這是藝壇的盛事,也是社區的盛事。

講座主持人,紐約社區報社長施長要如此說。

施長要表示,張大千1969年從巴西遷居舊金山;1972年,他在舊金山舉辦四十年回顧展。從那時至今又四十年,這次是僅見的大規模紀念展。

施社長強調此一紀念畫展的主要意義在紀念張大千逝世30年,人走茶猶溫;其次是經由畫展,吸引這麼多人參觀,不但是社區的一大活動,也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作用。

至於有人談起作品是真品還是仿品?主持人施長要自始強調由專家鑑定。

施長要說,配合畫展舉辦的這個講座,希望大家「走近張大千」,進一步了解張大師的「大千世界」及其藝術成就。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