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十四節氣 中醫養生系列(二)

大暑到立秋 身體的保養要訣

張若偉(悠美診所中醫師)

(Fotolia)

人氣: 452
【字號】    
   標籤: tags:

大暑,約在每年7月22日附近,此時太陽輻射位於黃經120°,因為地表熱量蓄積的關係,為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古人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的說法。所謂的「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依照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可以利用大暑前後最熱的三個庚日,作慢性、過敏性疾病及寒冷體質的調理。

立秋,約在每年在8月8日前後,太陽位於黃經135°,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溫度開始轉涼,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每下一次雨,天氣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大暑的時候,氣會走到京門,過了大暑之後,氣又會往陰交走(立秋走到陰交),在這兩穴之間夾雜著腹腔重要的消化器官,像是膽囊、胰臟、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等。當天氣溫度出現劇烈變化時,如果又貪涼或是嗜吃燒烤、重口味的食物,體內環境將會無法順利協調,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的症狀,所以這段期間特別要注意腸胃型的感冒或是中暑。

此時建議民眾應「多喝水、保持涼爽、提高警覺」,加上多按摩京門、陰交這兩個穴道,就可以有效地活化我們的腸胃及預防中暑。在此提供茶飲-藿香紫蘇茶作為參考。

藿香紫蘇茶
藥材:藿香12克、紫蘇12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放入保溫杯中,沖入1000c.c. 熱水,燜 5分鐘後待涼一點即可飲用。三餐飯後各沖泡一杯。
功效:清暑芳香、化濁去濕。@◇

文|張若偉(悠美診所中醫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