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利口 本分厚道

作者 : 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先聖有云: 「巧言令色,鮮矣仁!」《詩.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晉人郭璞說:「佞人似智,巧言如簧。」《顏氏家訓.名實》中講:「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而不在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見,巧偽不如誠拙,承之以羞,大矣。」

漢文帝名劉恆,是漢朝第五任皇帝,漢惠帝劉盈弟,其母薄姬。他起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後,呂后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后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高祖中子劉恆,在周勃、陳平的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漢文帝。漢文帝劉恆在位二十三年,與漢景帝並稱為「文景之治」。   

張釋之是漢文帝時期大臣,官任廷尉,負責管理全國司法方面事務,以執法不偏、直言敢諫著稱,時人稱讚「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張釋之還是一個不用私心、不受個人情感好惡影響、明察秋毫、公正嚴明的人,在皇帝身邊及時提醒,使得皇上避免被那些賣弄口舌的小吏所矇蔽。

賢臣勸阻 避免啟用巧辯之人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文帝登虎圈,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尉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甚悉。帝詔張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曰:「周勃、張相如稱長者,兩人言事曾不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今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恐天下隨風而靡,爭為口辯而無實也。」帝曰:「善。」

有一次,漢文帝在上林苑看動物。他登上虎圈看虎時,向陪同的上林尉(官職名)詢問有關動物的情況,例如包括一些禽獸數目之類的問題。上林尉一時答不上來。這時,在一旁管禽獸的嗇夫(下級小官)就擠到前面,取代上林尉,回答皇帝的問題,而且把各種禽獸數目以及相關情況,一口氣說得清清楚楚。

漢文帝聽完後非常高興,便對身邊隨行的大臣張釋之,下令要任命這個嗇夫去代替那個上林尉,讓他參與管理上林苑的事情。

張釋之就對文帝說道:「周勃、張相如,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朝廷裏擔當重任。可是,這兩個人都不是能言善辯的。如果皇上因為這個嗇夫的伶牙俐齒、善於言說而取悅於人,就把他破格加以提拔的話,那麼恐怕天下人知道以後,就會紛紛效仿,都去誇誇其談而不務實事,世風就會變壞。請陛下仔細考慮才是。」

文帝聽了張釋之的這些話,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就決定收回成命。

故事當中虎圈嗇夫越過他的上司在皇帝面前代答,顯示自我,而不是低調提醒和幫助在上司位置上的他人,並差點取而代之,其實不是厚道做法,至少是不知進退。同樣,位於人下、位置低下的人,同樣要以道德為重,守本份、講厚道,注重做好自己該做好的實事,而不要動輒執著於顯示自己的能力,不甘人下。人各有命,爭爭鬥鬥得來的不一定是福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時襄陽有位太守名叫嚴如泗,他在乾隆初年時曾任山西聞喜縣縣令。當時,他很喜歡對犯罪嫌疑人加以拷打逼供。他專門特製一個木頭做的榔頭,用其敲打犯罪嫌疑人小腿處的骨骼,令他們苦不堪言。
  • 神奇的捕蟬技巧,其中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 朝末年,浙江衢州府,有弟兄倆人,哥哥叫王春,生有一女,叫瓊英;弟弟叫王奉,也生有一女,叫瓊真。都是自小定的娃娃親:瓊英許配本郡一個富家潘百萬的兒子潘華;瓊真許配本郡蕭別駕(官名)的兒子蕭雅。
  • 朝末年,朝廷昏庸無道,奸臣把持朝政,誤國虐民,元軍趁勢大舉入侵,生民塗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有個叫章景綸的人,他秉性善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者有甚麼過不去的溝溝坎坎,他總是不計個人的得失,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闖過難關。
  • 唐玄宗的御用歌舞班子――梨園弟子中,有一個名叫胡雛的人,善於吹笛子,很受玄宗青睞。
  • 代,鄞縣有一位儒生,長期給別人當私塾先生,就是家庭教師。他擅長寫文章,但生活卻很困頓,沒有考上功名。
  •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被列為儒家經典之一。它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在當時承擔著禮儀和教化的功能。從古以來,儒家經典所載修身齊家治國之道,無不以敬天為本,講敬天、事天、畏天、法天。
  • 霉運不斷,噩運連連?改運還得從自己做起......
  •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所學之道是為了使一切歸於天理。」君子能夠做到廣納善言,從善如流,以德行感化他人。孟子認為做人首先要「好善」,治國亦是如此,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擇善而從。這裡所說的喜歡聽取善言,指的是符合天理道義、對於國家和百姓有益的忠言。
  • 爐,即是焚香的器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