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延安時期的秘密生意:鴉片貿易

人氣 275

【大紀元2013年08月31日訊】目前,從公開文字史料中可以發現,中共在延安曾經從事過人神共憤的鴉片貿易。陝甘寧地區以貧困著稱,當時中共採取何種發展策略,都必須面對資金短缺的問題,種植和販賣鴉片則成為中共籌集資金的重要手段。《炎黃春秋》今年第八期刊載署名文章,揭露了中共這段黑暗的歷史。

中共已故黨魁日記記載的「特貨」

據《炎黃春秋》2013年第八期刊載的署名洪振快的文章揭露,中共已故黨魁謝覺哉在日記中多處提到中共在延安時期經營「特貨」、「種某物」等。「特貨」就是鴉片,而且這些鴉片都販運至國統區或日佔區毒害中國人。

在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用「特貨」指代鴉片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普遍用法。當時鴉片商人以「特貨」指代鴉片,經營鴉片的商行被稱為「特商」,鴉片稅也叫「特稅」。

特貨以「兩」為單位,且價值奇高。按1942年延安市主要物品價格比較,該年12月,小米一斗為125元(邊幣),而特貨一兩是1400元。

中共內部秘密文件透露,1943年8月1日,延屬地委發佈了一個關於禁種特產規定的秘密通知,由時任中共延屬地委書記張邦英、代專員王震、延屬分區專員兼延安市市長曹力如聯合簽署。「秘密通知」多次提到「煙苗」、「煙戶」。此秘密通知中提到了「特貨」,顯示「特貨」即是「煙苗」的出產品。

國民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 中共財政危機

從1937年到1940年,中共陝甘寧邊區的財政收入主要靠外援,比例佔到51.69%~85.79%,合計為82.42%,其中最主要的是國民政府撥發的經費。由於國共軍隊衝突,1941年1月發生了「皖南事變」,在此之前的1940年11月起國民政府即停止撥款,繼而對中共的邊區進行封鎖,使邊區的財政經濟陷入了極大困難。那麼這個困難是怎麼渡過的呢?

中共冒天下之大不韙 秘密從事鴉片貿易

據當年受中共邊區政府財政廳委派,專門在隴東專區負責鴉片貿易的梁愛民回憶:「1941年11月,我調到了財政廳禁煙督察處,被派往隴東專區,從此開始了商業貿易。為了增加收入,我們秘密經營大煙土。為了方便,我們不叫大煙土,而稱其為『土貨』或者『特貨』,後來稱做『肥皂』,論條論塊,最後正式定名為『土產』。」

1948年2月18日,中共西北財經辦事處(中共陝甘寧邊區和晉綏邊區財經工作的領導機構)公佈的《抗戰以來的陝甘寧邊區財政概況》報告,其中對陝甘寧邊區1941年起的財政困難,以及開展「特產」——鴉片貿易的情況都做了概述。

中共為渡過危機,1941年,通過開發食鹽、增加稅收、清理公產、發行所謂的建設救國公債(618萬元)、徵收公糧(20萬石)、公草(2600萬斤)、禁止法幣發行邊幣(1054萬元)等動作,想盡了一切辦法,「年終結帳還差568萬元(占歲入22%),不得不祈靈於印鈔機」。

中共報告供稱:種植罌粟販賣鴉片 在財政上找到了出路

中共報告稱:「1942年春季邊區各縣特產,又為下半年的財政打下雄厚的基礎,這一年特產收入139,623,000元,佔全部歲入40%,財政上找到了出路。」

所謂「財政上找到了出路」,就是種植罌粟、販賣鴉片。中共報告供稱:「靠印鈔機更是危險,1943年8、9、10三個月發行邊幣10億元,就使邊幣與法幣比價從6元跌到13元。」於是,在1942年,中共邊區自產特產,專利代銷晉綏的特產,解決了當年的財政困難,盈餘了27%(108.77萬元)。

1942年中共邊區貿易局所做的總結說,在出口貨物中,特產占出口總值的68.66%,食鹽占13.59%,二者共佔出口總值82.25%。

1943年,中共邊區銀行研究室主任蘇子仁在《邊區金融總結》中承認,在解決中共邊區財政問題上,「黑」——特產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

(責任編輯:古春秋)

相關新聞
延安人民極度貧困   毛「被迫」每天吃雞
《延安日記》曝中共假抗日實為竊國(一)
《延安日記》曝中共假抗日實為竊國(五)
【史海】延安美女們嫁高官 結局大多淒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