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尼克松「與狼共舞」被曝水門醜聞下台

人氣 56

【大紀元2013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遠山綜合報道)近日,上任才6天的台灣國防部長楊念祖因被曝6年前涉嫌一篇論文抄襲而被迫辭職下台,事件彰顯在自由民主的社會,媒體和公眾的強大監督和影響力可以把涉嫌違法的領導人拉下馬。

39年前的今天,更發生一起轟動世界的事件:1974年8月8日,與北京中共政權共舞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因水門醜聞被媒體曝光,遭彈劾而被迫宣佈辭職下台。

尼克松曾與蔣介石交情甚佳 被指背信棄義

尼克松在1969年當選美國第37任總統,1972年連任總統,他是美國史上唯一當過兩屆總統與兩屆副總統的人。尼克松可能到死都沒有搞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倒霉--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因醜聞曝光遭彈劾而被迫辭職下台的總統。

尼克松的惡運源於他的背信棄義,見利忘義,從一位堅持反共信念和立場的美國政要倒向支持中共。

台灣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披露,尼克松早年和蔣介石私交甚篤,是極少數受邀在士林官邸兩度過夜的外國政要。

最早,尼克松與蔣介石兩人都堅持反共信念和立場。尼克松在其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個人的歷史: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周恩來,還有一個是蔣介石。…… 三人中,我認識蔣的時間最長。我把他和蔣夫人看作朋友,不同於另外兩人,我們有私交,那是共同信念和原則的產物 。」

1970年,美國當選總統尼克松就職,蔣介石發去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電。同年11月,蔣介石在回答法國作家的採訪時,再次表露出對其人的期望:「尼克松政府一如其前任歷屆美國政府,深知太平洋地區安全對美國本身以及整個自由世界和平與安寧的重要性,尤其尼克松總統本人對遠東事務至為熟悉,對此更有深切認識,因此我相信他所領導的美國政府,在戰略上將不會有根本的改變。」

但是,當時美國尼克松政府從與前蘇聯軍事集團全球爭霸的戰略出發,也為盡快從越戰脫身,尼克松本人為了謀求在大選中連任,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疏遠並拋棄台灣,討好獻媚中共,導致合法的中華民國蔣中正政府在國際上處境艱難。 
  
到1971年,美台關係全面惡化。1972年2月,尼克松終於禁不住中共的誘惑,在國務卿基辛格密訪北京為其鋪路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訪問北京中共政權的美國總統。 

而當時中共黨魁毛澤東,由於林彪出逃,中共信譽盡失,從上到下幾乎人人都在罵毛;中國經濟又面臨崩潰,同時對外與蘇聯交惡,沒有幾個「國際友人」,尼克松訪華無疑為岌岌可危的中共政權打了一劑強心針。

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得知尼克松跟中共勾結,痛斥「尼克松不是個東西」,同時聲明尼克松政府與中共政權發表的《上海聯合公報》協議無效,中華民國政府不予承認。

蔣介石從此臥病不起,直到1975年去世。台灣報刊傳言,蔣介石實際上是被尼克松的背信棄義給氣死的。 
  
尼克松與狼共舞 水門醜聞被曝光  

尼克松從北京回來僅僅4個月,就被曝出總統競選「水門醜聞」。在這一事件中,美國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達到巔峰。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醜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事件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在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被逮捕的其中一人名字叫詹姆斯‧麥科德,自稱是前中央情報局僱員。其實,他是尼克松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負責安全工作的頭頭,奉命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設備。第二天,《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事件。

1972年下半年,美國多數媒體並未過多關注「水門盜竊案」的進展,有關水門事件的報導越來越少,有被淡忘的危險。但是,《華盛頓郵報》專門派出兩名記者 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對此事進行調查。

這兩名年輕的記者本著極其負責的態度對事件進行了全面、瑣細的調查、採訪工作,不斷地將事件的真相一步步揭露。7月下旬,兩人以一張支票為突破口調查證實竊賊的薪水由「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CREEP)支付。在以後的調查中,兩位記者根據白宮內部線人「深喉」提供的情報逐步將調查的矛頭指向了白宮高級人員,包括尼克松的高級助理霍爾德曼。

1973年1月,《華盛頓郵報》記者證實了水門闖入者與白宮之間的實質性聯繫,從而將水門事件的調查進一步深入。水門事件成為1973年最大的新聞。

在《華盛頓郵報》記者將水門事件與白宮的聯繫公諸於報端後,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媒體對水門事件的報導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徵是,不僅傳統媒體繼續關注事件進展,而且廣播媒體、電視網絡也參與進來。

尼克松惱羞成怒,下令免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美國各電視網立即中斷正常節目,向美國公眾報告這一爆炸性新聞。公眾的反應就像火山開始噴發,抗議電報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輿論將尼克松與希特勒相提並論。連宗教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憤怒地指責尼克松。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則組織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整個美國像開了鍋一樣,群情激憤。

1973年2月7日,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決議成立埃文任主席的埃文委員會就此事進行專門調查。3月份水門犯之一麥科德首先供出事實真相,此後多人陸續講出自己所知道事實。隨著時間的一步步被揭露,白宮內多名高級官員於4月份辭職。

鑒於事件的複雜性,埃文委員會於5月17日至8月7日連續舉行了公開的聽證會,在有聽證會舉行的37天裡,33個證人作了近200萬字的證供,幾乎每個字都被國家商業和公共電視台、電台通過直播或重播呈現在美國公眾面前。長達7,573頁的政府文件被刊登在大大小小的報紙、雜誌上,水門事件成為公眾關切的熱點。

《華盛頓郵報》以「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勇敢地堅持了這場真實與謊言的鬥爭。該報紙關於「水門事件」調查新聞而獲得普利策新聞獎,樹立了其在美國新聞界中的地位。

尼克松企圖掩蓋真相 殺害記者 抹黑對手

2012年6月,揭發此案的《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伍華德(Bob Woodward)與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在「水門事件」四十週年前夕撰文,以〈未披露的故事〉為題,揭發更多內幕。

這兩位勇敢正義的記者指出,根據白宮錄音帶的分析,尼克松其實比大家想的更邪惡,早在「水門事件」之前就已經常採取潛入、竊聽、抹黑等手段。他甚至說「把所有記者都殺掉」,好讓他為所欲為地打越戰。

為了對付競選對手民主黨,尼克松要求派人潛入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因為他認為前一任總統詹森(民主黨)若干有關越戰的決策文件存放在這裡。尼克松希望從這些文件裡取得線索,藉以勒索詹森。尼克松要求手下「像賊一樣」潛入,然後「炸開保險箱以取得文件」。

尼克松陣營還偽造醜聞,抹黑競爭者:他們偽造一份民主黨新聞稿,指控黨內可能的總統候選人穆斯基有性醜聞;佐證是穆斯基的私人信箋。

《華郵》報道,在與司法體系的戰爭中,尼克松準備花錢買通涉案人。他告訴白宮幕僚長哈德曼,要設法封住涉案人的口,「這個錢一定要花,除此別無他法」。尼克松問白宮顧問狄恩(他是遮掩水門事件的主要人物),「你需要多少錢?」狄恩答說要美金一百萬。尼克松指示:「你可以拿到現金……我知道從哪裡拿得到。不容易,但是做得到。」

美國司法獨立 尼克松被迫引咎辭職

由於尼克松以事關國家安全和總統享有行政特權為由拒絕交出涉案錄音帶,於是國會與總統之爭訴至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法院隨即審理此案。

1974年7月8日,9人組成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以8比0裁定尼克松必須交出錄音帶,其中三位大法官是尼克松提名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只有聯邦最高法院才能解釋憲法;在任何情況下,總統都不享有絕對的不受限制的行政特權;為了保證司法系統的完整性,尼克松必須交出錄音帶。

三天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以27票對11票通過彈劾案,贊成票裡有6張是共和黨投下。緊接著參議院準備投票決定罷免案,鐵桿的共和黨人高華德力勸尼克松辭職,因為「太多謊言,太多罪行」;還護著尼克松的,連四票都不一定找得出。

隔天,焦頭爛額的尼克松終於宣佈辭職下台。

「水門事件」雖然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然而它又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名詞。有學者認為,「水門」已經成為政治醜聞的代名詞,水門事件則成為二十世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它是一個符號。在這個符號上寄託著人類對於新聞自由、民主制度以及法治社會的理解和嚮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水門事件具有著深遠的意義,包含著普世的社會人文價值,永遠值得人們認真對待、認真研究、認真紀念。

(责任编辑:孙芸)

相關新聞
【網文】看袁騰飛評史才明白到底誰「反動」(上)
【史海】為何周恩來遺囑不留骨灰遠離中南海?
江澤民賣國 下令軍隊後撤中俄邊界五百公里不設防內幕
【楊寧】基辛格為何一直受到中共高層青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