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受害者走出家庭暴力 《疼‧愛》倫敦首映

人氣 13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10日訊】導言:「家」,本該是遮風擋雨、人生最溫暖的地方,心靈的棲息之地。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從新婚燕爾的濃情蜜意到身心受傷受傷,破碎的心灑落一地。打罵、猜忌、冷言冷語、財政壓力……在一個受盡傷害的妻子、一個幼小的孩子的感受中,又是多麼冰冷與恐懼。時光倒轉,曾幾何時,這個家暴的丈夫,也曾是瑟縮在家中的一個角落,面對家暴恐懼發抖的孩子。深感絕望的妻子,悄悄打電話給一個朋友,她得到了幫助。

(大紀元記者曹鶯飛英國報導)9月5日,反映家庭暴力悲劇、鼓勵女性發聲的記錄短片《疼‧愛》(Behind the closed door) 在倫敦舉行首映。該記錄片由華人資料及諮詢中心拍攝,獲得倫敦威斯敏斯特議會地區基金項目的支持。

伊斯林頓(Islington)市議會主席Catherine West主持首映式;香港教育學院講師伍鳳嫦專程趕赴倫敦,向與會者介紹有關華人社會出現的家庭暴力情況;來自威斯敏斯特警察局的官員介紹了調查部門「社區安全小組」(CSU)可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幫助;倫敦婦女幫助組織(Solace Women’s aid)的工作人員瑪麗女士,特別強調英國政府保護家暴受害者不論其身份。

在9月5日的電影首映式上,嘉賓談家暴問題。(攝影:曹鶯飛/大紀元)

《疼‧愛》旨在幫助受害人勇敢求助

《疼‧愛》一片的導演Joe Chen在首映式上介紹,該片正式開機後,由於團隊的良好的配合,拍攝進行得很順利,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優質的作品。飾演劇中男、女主角的李亦嘉和王麗雅分別只有20歲和19歲,都還是學生,出演家庭暴力這種題材,對他們而言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但卻把角色詮釋得自然到位,讓她都覺得很意外。

飾演劇中女主角的王麗雅(左二)、導演Joe Chen(左三)與首映會結束後與嘉賓合影。(攝影:曹鶯飛/大紀元)

根據英國內政部五個月前對家庭暴力所下的新定義, 不論性別或性傾向,現任或曾經的伴侶或家庭成人成員之間的任何威脅、暴力或虐待行為都屬於家庭暴力。這些行為包括:心理虐待、身體虐待、性虐待、經濟上的虐待、情感上的虐待等。

「家庭暴力」一直是一個受人關注而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往往由於現實之親屬關係與利益的約束而出現一定程度的隱蔽性。根據英國內政部的數據,去年英國遭受家暴的婦女有120萬,其中40萬遭受性虐待,7萬被強姦。這些罪惡經常隱藏於門後,受害者在沉默中遭受痛苦。

對於身處異國他鄉,有些不會說英語,有些有身份問題的華人來說,遭遇家暴,會處於更困難的情況,這部短片,旨在幫助受害人勇敢求助。

《疼‧愛》劇本來自真實案例

負責華人資料及諮詢中心家暴案件諮詢服務的Jaime Law,和鄒穎春同時也是《疼‧愛》的製片人。該片的劇本,由她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真實案例改編。

華人資料及諮詢中心(CIAC)成立於1982年,是專為居住在英國地區弱勢及需要協助的華人,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及支援的英國慈善機構。

Jaime告訴記者,每年CIAC為家暴受害者提供幫助的個案都會有100多宗,還不包括打電話諮詢的。Jaime說:「我們為受害者提供各種選擇,看她們覺得哪種是最適合自己的,我們會告訴她,幫她分析,比如說根據她們的身份狀態,可以得到甚麼幫助、不可以得到甚麼幫助。不會在突然逃離家庭的狀態下,沒人可以幫你。會給她們講得很清楚,比如怎樣申請政府房子、福利和金錢上的幫助,會幫她們添寫表格,根本不需要擔心。」

認識家暴 勇敢求助走出陰影

家庭暴力的原因比比皆是:較低水平的教育、家庭暴力的目擊者和受害者、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藥物或酒精濫用、賭博、懷疑不忠、跨國婚姻、薄弱的法律制裁體系,性或情感暴力的態度,接受暴力和性別不平等。

英國法律對施暴者的懲罰,一般情節嚴重者會受到刑事法庭起訴,根據犯罪行為的輕重來定罪。如情節較輕者,則是受到警局的警告,記入其犯罪記錄檔案。

對於身處異國他鄉的華人婦女來說,由於受到「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影響,加上環境語言文化的隔閡,對移民身份等問題的擔憂,使很多人更難於向社會尋求幫助,獨自身心煎熬,甚至處於危險處境。

倫敦婦女幫助組織「Solace Women’s aid」的工作人員瑪麗表示,無論是否有合法身份,英國政府對家暴受害者都會給以幫助和保護。

社會家庭的問題往往比較複雜,如果家暴受害者不想向警方報告,這些社會工作者也會幫助她們做心靈的疏導和幫助。

針對很多實施家暴者,是因為生長環境導致的惡性循環,瑪麗建議社會應該提供恰當的教育方式,幫助這些人認識家暴危害,走出既定心理陰影的模式。

藉由《疼‧愛》這部短片,華人資料及諮詢中心的工作者和所有參與、支持這部影片拍攝的人,希望家暴受害者放下心理包袱,盡早求助,也希望家暴問題能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

《疼‧愛》Youtube鏈接:http://youtu.be/IvbXGyNk6LY

Facebook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InformationandAdviceCentre )

華人資料及諮詢中心(CIAC)
低層樓,倫敦唐人街市場,
71-73查林十字道,
倫敦, WC2H 0NE
電話:08453 131 868
傳真:020 7734 1039
電子郵件:info@ciac.co.uk
提供英語,普通話, 廣東話,客家話,上海話,馬來話及福建話的服務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10點至下午 6點 (星期六日及銀行假日不開放)

華人女性家暴求助熱線:078 2551 9322

(24小時求助熱線,提供普通話、粵語、英語

伍鳳嫦:家庭暴力在中國的今昔

香港教育學院講師伍鳳嫦,在《疼‧愛》的首映會上,以《家庭暴力——在中國的今昔》為題發表演講,闡述了家暴在兩岸三地的基本狀況;並對華人受害者通常會有的心理特點作了介紹。

家庭暴力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個普遍現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多國範圍的研究發現,15歲-49歲的婦女有15-71%在生活過程中遭到親密伴侶的身體和/或性暴力。

• 在大陸,家暴是一個被廣泛忽視的問題,相關數字難以取得,最近《中國日報》的一份報導中說,根據對2,000多名中國人的採訪結果,一半男性受訪者承認曾對他們的妻子或女朋友有過身體或性虐待的行為。

• 在台灣,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DSPC)的數據,2012年比2011年家庭暴力案件增長了10,000。統計數據顯示,80%的肇事者是男性。

• 在香港,根據非政府組織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報告,配偶間的家庭虐待案件上升。2011年,有3,174虐待配偶個案,這意味著平均每天9例發生。身體虐待占所有虐待配偶個案的87.8%,

家庭暴力案件數量增加的跡象表明,家庭暴力仍然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這些數據也可能反映了更多的受害者願意出面尋求幫助。

「家醜不可外揚」觀念障礙

對於華人來說,一直以來,「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阻礙很多華人婦女把家暴問題說出口,以尋求幫助。不久前引起公眾關注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家暴案,也反映出這個問題。當李陽的前妻Kim把她被打傷的照片放到網上,把家暴問題公開,走在街上都會受到一些男人的咒罵,警方也不鼓勵她訴諸法庭。顯示出家暴受害者所面臨的可怕處境。

除此之外,對經濟和孩子問題的擔憂,也是阻礙受害者採取行動的一個原因,伍鳳嫦舉了在實地考察中碰到的一個典型案例。這是一個農村家庭,一個妻子因太過勞累,拒絕丈夫的性要求,遭到丈夫又踢又打,把她推到窗口,她撞在窗口昏了過去。即使這樣,她也拒絕離婚,或舉報他,因為擔心孩子的撫養問題,怕孩子沒有房子住,沒錢交學費。她說:「我不得不犧牲自己,為了孩子,我不能一走了之。」

倫敦警方 (CSU) 可對家暴受害者提供幫助

來自威斯敏斯特警察局的官員Louise Caveen,在首映會上介紹了倫敦警察局家暴調查部門社區安全小組 (Community Safety Unit),可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幫助。

CSU成立於1998年,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組成,調查有關家庭暴力和由於種族、宗教、性取向或殘疾等原因而被攻擊的刑事犯罪。每一個倫敦自治市擁有一支受過訓練的人員從事這項工作。

如果受害人與CSU聯絡希望得到幫助,CSU會根據情況和受害者的意願,向他們提供可以傾聽他們談話、向他們提供心理輔導或建議的組織;或者幫助他們調查,協助他們獲得保護,直至把肇事者送上法庭。會有一位工作人員自始至終負責一個案例。

CSU的工作人員可以便衣上門到受害者家庭瞭解情況,或者受害者可以打電話到警察局,或派朋友、親屬或律師代擬與CSU聯絡。

CSU也可以提供多語種翻譯服務。更詳細情況可參閱網站:http://www.met.police.uk/csu

警方求助熱線

警方非緊急電話(Non-emergency): 101

警方緊急電話(Emergency):999

非緊急網上求助:https://online.met.police.uk/

威斯敏斯特受害者支援熱線(Westminster Victim Support ):020 7828 4142

全國家暴熱線(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elpline):0808 2000 247

相關新聞
中共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美駐北約大使譴責
歐盟突擊搜查中國安檢巨頭同方威視兩辦公室
日本央行政策決議前 日圓匯率跌至34年新低
俄副防長受賄醜聞再擴大 一建築公司老闆被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