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警示錄:獸性龐貝古城的覆滅

作者 : 李景行
font print 人氣: 3083
【字號】    
   標籤: tags:

公元79年8月24日,位於意大利南部的龐貝城,在憤怒的火山爆發中頃刻覆沒。這個曾經極盡奢華的古羅馬之城,一度是縱情聲色之地,卻在一夕間停止下來,定格為歷史,並重現於今天的人們眼前。其旁的赫庫蘭尼姆小鎮,遭受同樣的命運。3月28日至9月29日,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辦題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Life and death in Pompeii and Herculaneum)的展覽,又將世人的目光聚向這兩座神祕的古城。

昔日古羅馬的繁榮景象

龐貝古城遺址。(AFP)

龐貝城始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公元前89年與其旁邊的小鎮赫庫蘭尼姆城一同併入羅馬帝國。作為海濱城市,沐浴著亞平寧半島的溫暖陽光,宜人的氣候使龐貝很快成了羅馬權貴和富豪的聚居地。

地下出土的龐貝古城面積大約1.8平方公里,四面是4800米長的城牆,東西南北各兩條大道,把龐貝分成九個區域。小巷縱橫交叉,建築錯落有致。路面由較大的鵝卵石鋪成,石頭上深深的車轍,揭示著當年的車水馬龍。大街的兩邊是不計其數的酒館、妓院、浴場、金銀作坊、麵包房、雜貨鋪、橄欖油店、魚子醬店、織布坊、陶器作坊等等應有盡有,展示著昔日的繁華奢靡。

洗浴文化是龐貝的一大特色,城裡有多座大型公共浴池,泉水從山上用高架的水槽引入城中,流入公共浴室及私人家庭。龐貝人談生意、聊天、敘舊都在公共浴室進行,浴場設計細緻,更衣室、按摩室、美容室等一應俱全,地板通暖氣,浴池也分為冷水、暖水及熱水三種,不輸現代,此外還有設於最裡面的女士專用浴池。

龐貝城的房屋內部。
(維基百科)

在約2萬人口的龐貝城裡,有一個能容納1萬2000人的競技場;還有能容納5000人的劇院,上演著音樂會與滑稽劇;城內妓院林立,富裕的貴族和商人揮霍無度,城裡到處瀰漫著盡情享樂的奢靡風氣。

龐貝的末日

然而,當歷史走到公元79年,龐貝城裡縱情享樂的人們怎麼也沒想到,一場滅頂之災正悄然向他們走近。公元79年8月,龐貝城附近的維蘇威火山開始冒出股股白煙,並不斷有小地震出現,但一心想著掙錢和享樂的人們並沒有太在意,這座喧鬧城市的奢靡生活依然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維蘇威火山爆發了!噴湧出的岩漿直衝雲霄,遮天蔽日的黑煙挾帶著滾燙的火山灰向人們襲來,剎那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之後,火山爆發引發了暴雨,雨水掃蕩著山上的石塊、泥沙、火山灰,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順著山勢滾滾而下,衝向山麓平原……

人們向海邊奔逃,但是,他們能逃得過這從天而降的災難嗎?僅僅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奢華的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城就從人類的視線中消失了。

覆沒的龐貝古城再現

龐貝城裡被火山灰掩埋的屍體。(Getty Images)

如同它的滅亡一樣,龐貝注定是要被重新發現的。龐貝古城在地下沉睡了1600多年後,其旁邊的赫庫蘭尼姆城於1738年被發現,龐貝城也在1748年被發現,但直到19世紀,考古學家才開始考察發掘這兩座古城。工程極為浩大,持續了200多年,至今尚未全部完成。當人們逐漸把龐貝覆沒的那一天啟封,真正動人心魄的不是古羅馬物質的輝煌,而是驚悚逃亡的人們的狀態、表情,讓時間凝固在1900多年前毀於一旦的瞬間。

當灼熱的火山灰襲至龐貝時,龐貝城的居民或動物瞬間窒息死亡。由於當時人們被灼熱的火山灰裹住,這些火山灰凝固後形成了硬殼,雖然遺骸已經殘缺,考古學家用石膏灌進硬殼,重現了一些遇難者的樣貌。

在龐貝古城遺址,可以看到男女老少的遇難者,有的人半跪著、有的兩手扶著牆壁、有的人躺臥著,慘象環生;還有一堆堆的人群逃往海岸的方向,他們呼天搶地的恐怖逃生場景,充滿末日的絕望。

龐貝在挖掘過程中,其出土的各種文物都保存其毀壞時最後一刻的樣子。事隔1900多年,出現在今天人們的面前,依然震撼人心。人們從中領略到大災難發生時的情景,對於歷史上這場驚心動魄的滅頂之災產生種種猜想。

人倫敗壞 縱情聲色的龐貝

許多人認為,龐貝的覆滅,包括後來整個古羅馬帝國的覆滅,與整個國家都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有著直接的關係。

才2萬人口的龐貝竟有25家不同檔次的妓院,牆上充斥著各種不堪入目的春畫;羊毛染坊、商店、客棧的牆壁上,到處都留有龐貝人縱情的印記,許多裸體及集體性行為的畫像都赤裸裸地展示出來,包括同性戀壁畫都隨處可見。

劍橋大學古代史學家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著有《龐貝:一座古羅馬城市的生活》(Pompeii: The Life of a Roman Town)一書。她在書中寫道:「在門道、麵包爐上、街面上,生殖器觸目可見。」那是「權力、地位和吉祥的象徵」。妓院、別墅中,色情的繪畫、雕塑和工藝品無處不在,如人羊交媾的雕塑就赫然擺在一座花園中。在意大利乃至作為羅馬帝國屬地的倫敦,出土的古羅馬硬幣上就鑄造著尋歡作樂的場景。

據說,1819年,那不勒斯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帶領妻女參觀龐貝壁畫時,被這些色情壁畫羞得無地自容,下令將這些壁畫對公眾關閉,直到2000年才重新開放。

虐奴 泯滅人性的龐貝

富庶的龐貝,在與外界的生意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貨品,而是奴隸。在龐貝的富貴家庭中,不僅從房屋的藝術裝飾到縫製衣服、衣食住行的一切都假奴隸之手,奴隸們從事著繁重的勞動。

龐貝的富人,在吃方面已到了揮霍無度、窮凶極惡的地步。他們把加工過的牡蠣當冷盤,將沾了蜂蜜或罌粟籽的龍蝦、海膽、田鼠,在油裡炸過後當配菜。飯後點心是一種醃製過的、帶甜酸味的海鱔。如果捕到海鱔後,令人驚駭的是要用奴隸肉餵養幾天,貴族們認為這種吃過人肉的海鱔的味道最美,而那些肉來自新宰殺的奴隸。

競技場 嗜血獸性的龐貝

龐貝城內的競技場是現存的羅馬競技場中最為古老的一個,可以容納1萬2000名的觀眾,而當時龐貝居民連奴隸在內只有2萬人,這個競技場卻可容納全城半數以上的居民,足見一般市民也對人獸廝殺的血腥表演異常狂熱。

龐貝競技場並不是比賽「競技」,而是觀看不死不休的血腥格鬥。那種揪人心肺、充滿血腥味的格鬥;那種野獸嚎叫、奴隸哭喊、餓獸一條條撕扯吞噬角鬥士時的悽慘場面,引發的不是龐貝人絲毫的同情,而是狂叫和抑制不住的興奮……

在龐貝城考古中出土的一只銀製飲杯上刻著這樣的話:「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有著人的形象卻比獸還不知廉恥、比獸還殘忍的龐貝人,認為「明天是捉摸不定的」而「盡情享受生活」,結果卻遭受滅頂之災、受到上天的懲罰和淘汰。繁忙的商業街、瘋狂的競技場、奢靡的人們瞬間覆沒。這座城市最後留給人的一句話,是匆忙中用石頭潦草的寫在牆上:「這個該死的罪惡城市!」「罪惡」導致「該死」!

《龐貝實況》倫敦熱影 再現龐貝末日慘景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龐貝城人體遺跡。(AFP)

大英博物館這次展出的400多件展品包括近年出土的陶製品、象牙板、壁畫和數具遺骸,和一條痛苦掙扎的狗,還有一對夫婦和兩個孩子在自家樓房前臺階下掙扎的模型。很多展品首次離開意大利本土。

大英博物館還策劃拍攝了一部影片《高清龐貝實況》(Pompeii: Captured Live in HD)將博物館的大型展覽《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Life and Death in Pompeii and Herculaneum)立體地呈現給觀眾,正在英國各大影院熱映。《高清龐貝實況》展現的很多展品都直接呈現了當時龐貝地區情慾橫流、糜爛墮落的社會風氣。

英國《每日電訊》(The Telegraph)說:「從未見過有人用大英博物館這種方式來呈現或講述(龐貝)故事的。」這部獨闢蹊徑的影片6月18日以來正陸續在英國各大影院上映,頭兩天觀眾就達5萬多人次,其後還將在51國的1000多家影院上映。

對於這部電影,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點睛地說:「希望這樁文化盛事能提醒全世界,龐貝不是供遊客走馬觀花的景點,而是關於人類過去的最富啟示性的遺存。」

本文轉自第344期【新紀元週刊】「科技與文明」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話說,御廚告老還鄉後,富貴在身,名望在上。終日閑來無事,閑情難耐,於是雇了一夥機靈能幹的人,開了個酒館。因為都是鄉里鄉親的,酒館漸漸成了大家消遣敘舊的地方。有事無事到酒館坐坐,請客會友,自然熱鬧非常。
  • 曾國藩(1811~1872年),字滌生,清代湖南湘鄉縣人。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權綰四省。謚稱文正。
  • 倉地方的蔣生,弱冠年紀就能文了。有回跟著一群商賈們乘船泛海,結果隨著海浪飄流至一處,那兒環山排列如屏風,河川澄澈若畫圖。一望無際,四圍沒有市鎮、城郭,只有數萬株桃樹,環繞著像是一所郡治似的。
  • 酒如禍水?仙家之飲與凡人的酒真是天差地別......
  • 會稽的周夢荃,他還在襁褓中時,父親就出外經商於粵(廣東)、閩(福建)兩地,二十年間音訊斷絕。這會兒,周長大成人,於是奉了母命,前往探視父親的消息,一路上,露宿餐風,備極辛勞,走了兩個多月,可離粵界還是很遠。
  • 梅花被譽為花中「清客」,與松、竹稱為「歲寒三友」,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中的長者。梅花傲霜鬥雪、凌寒獨開的高潔稟性被文人所喜愛。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
  •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文字簡練,內涵深刻,對仗工整,音調和諧,字數可多可少,但上下兩聯字數相等。
  • 唐僖宗時,一個叫于佑的儒生晚上在皇宮禁城外散步,突然看到皇宮的護城河裏有落葉隨水而下,其中一片樹葉上隱隱似乎有墨漬字痕。取來一看,樹葉上果然有詩歌一首,于佑便把詩歌放到盛放書籍的竹盒裏。他又在御河流動的紅葉中取來一葉,書寫詩句後把紅葉放入護城河的流水中。
  •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