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罕見發信:懷念那些死去的人們

人氣 37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前中共總理溫家寶最近給四川一名老教授的親筆回信中罕見提到「想起五年前那場特大災難,懷念那些死去的人們」。

發生在5年前慘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江澤民為洩私憤,故意不讓軍隊在黃金救援時間72小時內進入災區,人命關天的當口,江澤民借川震向其政敵胡錦濤、溫家寶發威——他有發動兵變的實力,同時在胡、溫的腦袋上扣了一個救援不力的「屎盆子」。

溫家寶

《重慶晨報》近日報導,2013年9月16日,四川美術學院79歲的教授張方震收到了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親筆回信。

張方震以一幅描繪汶川大地震的油畫作品《黎明》將他與溫家寶聯繫起來:畫面主題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近景是一棟傾塌的房屋,溫家寶手持擴音器站在一片廢墟上,與被掩埋的人對話,神情凝重,而他的身旁是救援隊伍。

張方震介紹創作這幅油畫的過程:從2008年6月份開始構思,到2009年6月完成,這幅作品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畫面中心的主要人物溫家寶的形象,是張方震創作的重點。

在2009年底,張方震將這幅油畫製成了2010年的年歷,送給了自己的學生和親朋好友。 張方震說,當時他就想把作品製成的年歷寄給溫家寶,考慮到溫家寶工作很忙,不好打擾他,直到今年7月1日把年歷寄了出去。

張方震還給溫家寶寫了一封信,但根本沒有想過他會親筆給自己回信。

溫家寶在信中寫道,收到了張方震的來信及所附油畫《黎明》的印製品。「您一番真誠的話,又讓我想起五年前那場特大災難,懷念那些死去的人們,想念曾一起戰鬥的災區群眾,再一次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頑強不屈、勇於勝利的偉大民族精神所感動。」

張方震,重慶人,出生於1934年。1959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後留院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黃金救援時間 軍隊拒聽令溫家寶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震中距成都約93公里,當地的對外聯絡全部中斷。重災區北川、汶川等災區慘不忍睹。

據中共官方公佈的數字,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但民間普遍質疑這個數字的真實性,認為實際傷亡人數要比官方公佈的數字多的多。

大地震後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也就是三天時間,即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到5月15日下午2點28分。

時任中共總理溫家寶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指示搶救人命是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死命令打通通往汶川的道路,但是軍隊行動遲緩、甚至不動,理由是天氣不好。溫家寶怒摔電話,說:「我不管,是人民養活了你們,你們看著辦!」結果,軍隊還是按兵不動。

兩天半過去了,據新華社報導,到5月15日凌晨,到達震央汶川的軍隊還不到2,000人,而且是赤手空拳去的,沒帶任何救援工具。民眾怒罵:「難道你們是去收屍嗎!」

最後在多方的壓力下,江澤民鐵桿親信時任軍委副主席郭伯雄才到了四川,但根本不服從抗震總指揮溫家寶的調度,而是自立「抗震指揮部」,單獨召開軍隊的「抗震」會議,擅自下達命令,致使胡錦濤在黃金救援時間的72小時之後,不得不親自趕到成都,為溫家寶撐腰。

總參謀長陳炳德洩露地震時直接聽命於江澤民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郭伯雄怎麼敢有這麼大膽子?

汶川地震後,2008年12月9日,新華網轉載了解放軍報的一篇長篇報導《總參謀長陳炳德撰文憶汶川大地震救災的日子》,文中第一次揭示,在汶川地震發生後的72小時黃金時間內,胡、溫無法調動軍隊赴災區進行救援,在震後的3天時間裡,軍方的一切行動都要經過「軍委首長」——江澤民的批准。

這篇憶文從始至終,有五處提到「軍委首長」江澤民,也就是說從抗震救災一開始,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就是直接向江澤民匯報、請示,而且按照江的意思行事的。

令人奇怪的是,在72小時之內,陳炳德向江澤民匯報頻繁,而黃金救援時間一過,就不需要向江領什麼旨意了。陳炳德撰文透露說,他們不主動向軍委主席胡錦濤匯報震情,而是胡錦濤一次次打電話向陳炳德打聽消息和下達命令,而陳炳德一邊搪塞、一邊拖延。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自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官方稱,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人民幣。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中國民間的大批志願者和來自中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國的專業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溫家寶曾批示調查華潤  被「人為制止」
格格不入的死對頭 薄熙來與溫家寶罕見合影(組圖)
中國人都被騙!溫家寶曾一語道破巨額外匯儲備騙局
薄案開審前 黨媒發溫家寶「血書」新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