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民國衛國戰爭歷次大會戰紀實

衛國戰爭之淞滬大會戰 3:滬寧急電

原作(大陸)徐志耕  編輯(大陸)黃原真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

滬寧急電
 
這一夜,蔣介石徹夜不眠。花木扶疏的紅色小洋樓中透出明亮的燈光。
自從上海的八字橋打響了第一槍,從上海發來南京的急電日夜不斷,每一份電文的開頭都是:「限急到」或一個很大的「急」字。

自從蘆溝橋事變以來,蔣介石要何應欽召集國民政府軍事機關的高級將領、幕僚和有關人員研究對策,在一個月的時間裏,軍政部長何應欽在他的鼓樓鬥雞閘官邸的大客廳裏召開了33次會議。每晚9點開始,三、四十位部長、總長、主席、總監、廳長、署長、主任和委員認真聽取情況報告,設想種種可能,討論各種戰略部署。就在8月12日晚上,蔣介石對上海戰事還向駐南翔的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發過指示,他要張治中「等候命令並須避免小部隊之衝突」。

可是,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處心積慮挑起戰事的日軍開始了小部隊的衝突。蔣介石讀著當天電文,眉宇間堆積起一團陰雲﹕
南京委員長蔣、軍政部長何:1344密。根據孫師長電報稱:1、我水電路持志大學、粵東中學,現開入日軍約百人。2、今晨日軍於橫濱、寶山橋附近,向我便衣行人射擊,經我守兵還擊數槍,現已停止。又據另報,我士兵到商務印書館查看,適有日軍已先在彼警戒,因致小衝突,現日兵已撤回等話。除囑仍應鎮靜避免小部衝突外,謹電呈。

後來的國民政府叛將張治中千方百計遵命蔣介石的「避免小部衝突」的指示。僅僅過了一個時辰,又一份急電傳到了蔣介石的手裏:根據孫師長電話通稱:我在八字橋做工事,被日軍射擊妨礙,繼用小炮對我射擊,我乃用迫擊炮還擊,現尚未止,但不激烈等語。職當嚴切諭知,除非敵軍進攻,不許開槍……

大戰在即。12日晨才駐紮於南翔前線指揮所的張治中將軍與同時進駐大場與南翔的第87師師長王敬久和第88師師長孫元良密切聯繫與協同。晚上,戰局有了變化,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第三次向蔣介石急電:
1、頃據王師長電話報稱:午後6時許,敵以坦克及步兵向中國軍隊公路、虯江橋攻擊,同時敵艦向市中心地區連續射擊。本師仍抱定敵來攻就還擊,敵不來攻就做工事等語。2、頃據孫師長電話稱:八字橋仍有激烈槍聲,其附近房舍被敵炮彈均著壁(火),我方受傷數名等語。似此情形,行動勢難延展,究應如何處置,敬祈迅賜電遵行。

8月12日,蔣介石召來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宋子文到南京商洽軍務並由外交委員會主任張群隨同到滬。

夜深了,蔣介石仍然沒有睡意,他在日記本上記下了對淞滬抗戰的作戰方針及指導思想:
「對倭作戰應以戰術補武器之不足,以戰略彌武力之缺點,使敵處處陷於被動地位。」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將上海作為中國抗日的主戰場,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為集團軍總司令,於明(14)日攻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蘇、浙邊區部隊改編為第8集團軍,以張發奎為集團軍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並掃蕩浦東之敵,以炮兵部隊攻擊浦西匯山碼頭、公大紗廠,支援浦西第9集團軍作戰。空軍明日出動協同陸軍作戰並任要地防空。
另外,由武漢向石家莊輸送的羅卓英第18軍第111師、141師、67師停止北上。即向蘇州開進。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湖北、陝西等後方部隊迅即向上海增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8月13日和8月15日,對中國人來說是兩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從日期看,只相差兩天,而這兩天卻走了漫長的八年。這兩個紀念日相距如此之近也許是歷史的巧合,但這种巧合是對侵略者無情的嘲笑:8月13日你們如此狂妄,但8月15日,你們的狂妄就走到了盡頭!
  • 淞滬會戰至十月中旬,國軍已付出慘重的代價,主力各師補充兵源達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級軍官和士兵傷亡達三分之二,旅、團長傷亡竟達半數以上,如二十一軍團原有旅長六人,三死三傷。堅守江灣的孫元良將軍第八十八師,經過五次整補,最後仍只剩四千人。十月二十六日,從四千人中,抽出一營四百五十二人,號稱八百,交給第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固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以牽制日軍,掩護國軍自北站、江灣間陣地轉移至蘇州河南岸。二十七日凌晨,日軍從蘇州河,對沿途村居民房縱火,搜索前進,來到四行倉庫附近,不知到裡面有伏兵,謝晉元一聲令下,日軍猝不及防,被打的落花流水。隨後謝晉元率部孤軍奮戰四晝夜,於三十一日奉命退入上海租界。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謝晉元於一九四一年被刺殉國。
  • 李宗仁是國民黨將領,他在回憶錄中說:「八.一三」淞滬會戰:「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是中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淞滬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激戰於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抗戰八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戰役之一,震驚世界。
  • 1945年9月2日,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的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徐永昌將軍代表中華民國參加了盟軍受降簽字儀式。《大公報》記者朱啟平是二戰太平洋戰區惟一的中國隨軍記者,他的現場報導《落日》在發表後轟動一時,後被列為民國大學新聞系典範教材。
  • (自由亚洲电台)曾經親身經歷八年對日抗戰的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週五在一場公開演講中直言,抗戰歷史至今在中國大陸遭受極大的扭曲。例如位於上海的「淞滬戰役紀念館」,其中的內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假的」。
  •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為配合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於1932年在上海自導自演,引發「1‧28」事變,史稱第一次淞滬會戰。戰事期間,中共不顧民族大義,號召農民和工人武裝暴動,煽動國軍士兵殺死上司,並趁機攻城略地,擴大地盤,牽制部份國軍主力,使國軍無法全力抗戰。
  • 76年前的今天,日軍攻入南京,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中國軍人進行了集體屠殺,同時對無辜平民展開肆意的屠戮,搶劫財物,姦淫婦女,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南京一役,中國軍民被日軍屠殺人數超過30萬,是二戰中最令人髮指的危害人類的罪惡。而聲言與南京共存亡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違背誓言,臨陣脫逃,令南京守城軍隊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造成南京屠殺悲劇原因之一,其中疑點重重,背後隱藏中共間諜作怪的鬼影。
  • 1937年8月13日開始的淞滬抗戰,國軍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消滅中國的狂言。10月26日,國軍決定自上海市區有序撤退,由謝晉元負責在四行倉庫阻擊日軍。從1937年10月26起,謝晉元帶領800勇士,打退了日軍數十次進攻瘋狂攻擊,擊斃日軍數百人,直到11月1日,接到最高統帥部的撒退命令後,才率部退過蘇州河。時英軍駐上海總司令史摩萊少將,親自來到蘇州河新垃圾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掩護勇士們撒退。
  • 中國大陸學者所纂寫的「衛國戰爭大會戰」系列,嚴謹地、忠實地記錄了大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浴血守土、報效中華之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本欄轉載自黃花崗雜誌連載「衛國戰爭大會戰」系列〈淞滬大會戰〉之紀實,展人物春秋之史章。在中國共產黨顛倒是非的謊言蒙蔽真實、道德紛失的年代,重現大時代刻記的忠貞,滌蕩人心,誠殊珍貴。
  • B>風馳電掣宋希濂集合軍官開會,部署乘車順序,以及準備乾糧和飲水事項等等。風馳電掣的列車沿著隴海路飛奔。沿線民眾得知這是東征抗日的部隊,人山人海地鼓掌歡呼。香煙、餅乾、罐頭和糖果像天女散花般地從車窗中投擲進來。南京一鎮江一常州一無錫,離上海越來越近了,摩拳擦掌的官兵們,殺敵的熱血在胸中沸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