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詩夫妻大孝

作者 : 史鑒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廣漢人姜詩的妻子,是同郡人龐盛的女兒。姜詩侍奉母親十分孝順,妻子侍奉孝順婆婆尤其專心。母親喜歡喝江裡的水,而江水距住處有六、七里,妻子經常逆流取水。後來遇上大風,妻子沒能及時回來,母親口渴,姜詩責備妻子,打發她回娘家。

妻子於是寄住在鄰居家中,日夜紡織,買來精美的食物,讓鄰家的大娘以自己的名義送給婆婆。像這樣時間長了,婆婆感到奇怪,就詢問鄰家大娘,鄰家大娘將經過全都說了。婆婆又感動,又慚愧,將她喊回家去。她對婆婆的供養更加恭謹。她的兒子後來因為到遠處打水淹死了,妻子恐怕婆婆哀痛,不敢說,就藉口說兒子外出求學不在家。

婆婆嗜好切得很細的魚肉,還不能一人單獨吃飯,姜詩夫婦經常拚命幹活以滿足魚肉供應,並叫來鄰家大娘一塊吃。一天,屋子旁邊忽然湧出泉水,味道和江水一樣,每天早晨總有一對鯉魚出現,可以供兩位老人享用。

赤眉軍的小股賊寇要經過姜詩的村莊,說:「驚動大孝的人必然冒犯鬼神。」就放下武器經過。當時已出現災荒,賊寇就送來米和肉給姜詩,姜詩認收下後將米肉埋了,他所住的村落由此而安全。

永平三年,姜詩被推薦為孝廉,漢明帝下詔書說:「讓大孝的人進入朝廷,凡是被推薦的人一概同等對待。」由此他們全被拜授郎中。不久姜詩被任命為江陽令,在任上去世。他所在的地方治理得很好,那裡的人為他立了牌位祭祀他。

(《後漢書·列女傳》)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每逢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台灣各大城市的孔廟都隆重舉行祭孔大典,莊重演出佾舞。 專攻雅樂的陳玉秀教授表示,佾舞強調慎終追遠,不管是身體、聲音或動作,都在表達對祖先的崇敬之意。
  •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作為士大夫,他在政治上恪守傳統禮法,因為有改革弊政的遠大抱負,在仕途上坎坷頗多。
  • 文化是文明的靈魂與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修煉文化,貫通天、地、人,他決定中華文明的天人合一性。
  • 陝西終南山,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還存在隱士的地方。在喧囂的世界之外,仍然有很多人來到終南山修行,在雲中、在松下、在塵囂外,半畝菜地,幾株果樹。
  • (shown)真相歷史◆著名國際學者李約瑟認為:「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說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這番見解得之於曾七下西洋的鄭和艦隊。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良材美質都需一番雕琢方能成器,古今有成就者概莫能外,鄭和自然也在其中。1381年,明軍遠征雲南,半年內平定了雲南全境,馬和成了小戰俘,被帶回應天府(南京),作了小太監。由這次命運轉折起,馬和被漸漸推上了歷史的大舞臺。
  • 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沒有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卧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甚麼,老天使答:「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 古人人制定的禮、樂,有助於人節制自己行為,符合道德規範。釋、道、儒三家的學說,有助於人民了悟宇宙的真理和得到高級生命的幫助。
  • 普天之下,儘管各民族之間的語言、膚色、信仰文化不同,但對於普世的價值觀,對基本的善惡、好壞、是非的認識,都有一個總體的共識,就是在對待善惡等這些問題上的思考,認識,看待方式,思維模式幾乎是共通的。在衡定善惡的行為時,思維的取向,不會受到任何語言的限制。
  •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講修道成仙的故事,儘管故事不知發生在哪朝哪代,主人翁也無名無姓,但故事充滿著哲理。
  • 時常在報端上看到或者在私下裡聽到不少中國人這樣說:「我們是龍的傳人」等等。乍一看,乍一聽,還覺得挺美,可是仔細一想,就覺得不對勁了:中國人怎麼會是「龍」這種獸的後人?而且中國古籍中從來就沒有這個說法,儘管「龍」的形象自上古開始就已經存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