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湧出 國際爭搶中國名單

萬科董事長王石:海外投資比例升至20% 舊金山是熱點

人氣 13

(大紀元記者李歐綜合報導)美國小鎮名不見經傳的大學,充斥一種不曾有的現象:中國來的留學生正聚集在一起用普通話談天說地,說的是名牌,談的是去哪瘋狂,皮夾拿出來是最高級的「黑卡(無限卡)」。

雖然沒有正式統計(大概也不會有),中國官二代、富二代占大陸留學生很大一個比例,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事實。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2013年發表的《門戶開放報告》指出,中國留學生達到23.5萬人,比上一個學年增長了21%。大筆的資金也順勢從中國流出。

張開雙臂 各國爭搶投資熱點

目前,中國大陸的富裕階層在海外置業越來越熱。美國、加拿大、澳洲,加上近年熱推購房移民的歐洲市場,中國人顯得非常活躍。在分析機構看來,未來將有上萬億資金流出中國用於海外置業。

沒錯,不僅美國得到中國投資人的親睞,世界各國局勢、經濟相對穩定的國家也在投資名單當中,而且部分國家大舉雙臂歡迎中國豪客。

今年5月份,上海國有房地產投資公司綠地集團在德國法蘭克福的首家酒店開張了。中國買家對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市場諮詢案例大幅增加。南歐國家的房價仍處於低迷狀態,這些國家各種各樣的「買房換簽證」政策對中國買家也頗有吸引力。

馬來西亞也已成為中國購房者的新寵。據Knight Bridge稱,馬來西亞的房價僅僅相當於香港同類房屋的5%。若外國人在馬來西亞購買二手房,也能享有該國更寬鬆的簽證條件。

哄搶英國、韓國房地產

觀察英國,其房市在海外購房者的一輪哄搶後,倫敦高質量的房產已所剩無幾,據中國海外房地產搜索引擎「居外」(Juwai.com)數據顯示,中國潛在買家目前正在紐卡斯爾(Newcastle)、普利茅斯(Plymouth)和愛丁堡(Edinburgh)尋找目標。

在韓劇熱炒之下,中國買家又將目光瞄準有韓國「後花園」之稱的濟州島。數據顯示,近兩年間,中國人擁有濟州島土地增加近9倍。如今,綠地、百通等多家房地產業者紛紛進駐濟州島蓋房子。

就算不方便 中國資本要的是「安全」

彭博社報導,這些中國資本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抵消了文化差異、陌生繁瑣的審批流程,甚至是低回報率的不便、不利等因素。除了個人買家外,Real Capital Analytics數據顯示,今年美國6大都會區的商業地產已吸引了來自中國企業28.8億美元投資,比2012年全年增加12.54%。其中曼哈頓和其他紐約市鎮是交易量最高的城市,排名第3是洛杉磯。

中銳集團董事長錢建蓉表示:「中國市場爆發式膨脹是沒法持續的,很難預測甚麼時候泡沫會以怎樣的方式破滅,當然破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會把一部份資金放在更安全的市場。」

萬科董事長王石透露,萬科計劃將海外投資的比例從當前的5%提升至20%,其重點的關注的城市包括舊金山、紐約和波士頓。

只要喜歡 價錢不是問題

來看加州爾灣市(Irvine)的一個景象,由於爾灣大公園周邊地區(Great Park Neighborhood)有超過5,000個新屋準備預售,經紀人Kinney Yong的電話最近一直響個不停,來電大部份來自海外。開發商Fivepoint Communities執行長哈達得(Emile Haddad)說:「我們正目睹許多亞洲想買房的投資客,他們的小孩要在這裡上學,小孩會住在家裡。他們因教育投資在此置產。」

開發商還說,新建案的開幕式上,有超過2萬名潛在的買家蒞臨,他們多數是亞洲面孔,他們希望新屋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建造,有的希望加入幾代同堂的平面圖,甚至風水方面的設計。

哈達得說:「這裡的供需不平衡正促成了一些房屋的競買現象。」當地的新房造價約在70~100萬美元之間,多金的投資客只要喜歡,價錢不是問題。

海外投資擋不了 衝擊中國房地產

據世邦魏理仕發布的《中國資本進軍海外房地產投資》報告顯示,按中國當前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高淨值人群資產規模估算,未來或有1.1萬億元人民幣投向海外房地產市場,約佔個人投資者人群可投資資產的5%。

《福布斯》報導稱,根據中國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的數據,中國買家共持有13.1萬億美元的可投資資產,其中大約6,550億美元用於海外房地產市場。

有分析認為,中國因素是美國地產市場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造成了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以及資金的流失。這是一個不斷「釜底抽薪」的過程,長期看,對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會產生質的影響。◇

相關新聞
萬億熱錢湧動 中共貨幣政策陷兩難
中國資金多渠道外流堵不住 地下錢莊生意興隆
港媒分析:中共已為撤離中國大陸做好準備
中國資金流入量不敵流出 人民幣承壓貶值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