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28):如何「格物」以「致知」?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2583
【字號】    
   標籤: tags: ,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神傳文化是從最基本的層面和更高廣的角度揭示世界與物質的本質。漢字是神傳文字,神傳文字有著完整系統的設計理念與嚴密邏輯的框架體系,以最大限度地符合人的感官感覺、常識經驗為宗旨來表達思維。

神傳文化、神傳漢字中蘊含著最基本、最高級的方法論。了解與掌握這些,不僅能使我們對世界、事物的認知變得簡單、清晰、深刻、高效,而且能於無形之中開啟智慧,可謂益處無窮。

下面,就讓我們從中華文化認知活動的基點--「格物致知」談起。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就是「格物致知」的由來,後簡稱為「格致」。歷來以之為校名的不在少數。這裡「格物」是什麼意思呢?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是:推究事理。可問題又來了:「格」的本義是什麼?這裡的「推究」義是怎麼來的?

「格」的本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格,木長皃。」从木,各聲。如果這就是「格」的本義,顯然無法引申出「推究」的含義。否則漢字的表意,就成了隨心所欲、毫無道理可言。

我們還是從「格」的古字形中去尋找答案︰

「格」由「木」、「各」構成。「木」的含義是確定的,而「格」具體表達的是什麼含義,顯然要依「各」的含義來定。《說文解字》中把「各」只當作聲符對待,這就使得「格」的本義不確定起來,等於可以套用到「格」的任何含義上。

各,《說文解字》解釋為:「異辭也。從口、夊(ㄙㄨㄟ suī)。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想必讀者看後仍是一頭霧水,所以我們還得來看看「各」的古字形。

各,甲骨文一形是夂(ㄓˇ zhǐ,反向的右腳)或「夊(ㄙㄨㄟ suī,反向的左腳)」在口(門口)前形,用足抵門口表示來到、抵達之意;為了表意更清楚,甲骨文二形又另加意符「彳(ㄔˋ chì,「行」的省文,道路)」表示,以強調循路而至之意。

金文第三形或進而加「止(趾尖朝前的腳)」,與「彳」組成「辵(ㄒㄧㄥˊ xíng,行路)」,以強調行路而至之意。如商末帝辛時器《宰椃角》銘文:「王在東門,夕,王各。」|西周《師艅簋》銘文:「王各大室。」

後來假借表示「各個」、「各自」之類的含義,這就是《說文解字》中所說的「異辭」的意思。

明確「各」的本義,再看「格」的本義及其引申義就清楚了:

格,從木、各(抵達),發各聲,表示樹木的枝杈相互交錯抵牾之意。如《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本大而莖葉格對。」

引申泛指「至、達、來」之類的含義,並兼表「各(來到、抵達)」的本義。如:《書.堯典》:「光被四表,格於上下。」|《禮記.月令》:「(孟夏)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暴風來格,秀草不實。」

由樹杈互相抵牾,又引申表示「架擋、抵抗」之類的含義。如:《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五國已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格鬥。

進而引申表示「阻隔、限制、局限」之類的含義。如:《史記.孫子吳起傳》:「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宋.司馬光《貢院定奪科場不用詩賦狀》:「今之科場格之以辭賦,又不足以觀言。」|格於成例。

由樹杈互相抵牾,又引申表示深入事物內部,從各個方面「探求、推究」事理之類的含義。如:《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

後來也兼表「挌」的含義,表示「打鬥、擊殺」之意。如《逸周書.武稱》:「追戎無恪,窮寇不格,力倦氣竭,乃易克。」|格殺勿論。

由樹杈互相交錯抵牾,又引申表示「橫格」之類的含義;進而引申表示「方格」之類的含義。

由此又引申表示「標準、法式」之類的含義。如:《禮記.緇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格式|格局|格律|格言|合格|資格|破格錄取。

又由此引申表示,人的穩定有代表性的表現「品質、風度、情操」之類的含義。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亦各有美,風格存焉。」|品格|人格。

現在再來看「格物致知」,其意思就容易明白了:

格:抵及、推究。
致:達到、求得。
「格物致知」:窮究事理而明知、獲知。

因為「格」還有「橫格」、「方格」的意思,所以「格物」還意味著對事物進行分類、歸類。「格」也有「法式」、「標準」的意思,所以「格物」之「知」也意味著要合乎客觀事物的本質;然後也可以作為標準。

可見「格」之一字,盡得「致知」之妙。

至此,似乎「格物致知」的意思就都知曉了。可是,如果再深入追問下去「知」又是什麼意思呢?估計一般人又說不清楚了。《說文解字》中說:「知,詞也。从口,从矢。」想必讀者還是一臉茫然。

實際上,知,從口、矢,發矢聲,用言語順達無礙如矢中的,表示通曉明白之意。可見,「知」不僅是自己心裏明白,還要能夠無礙地表達,如矢中的,使別人明白。因為能使別人明白,故能成為可傳播的「知識」。

「格物」而「致知」,但所「致」的這個「知」正不正確呢?這個是需要進行檢驗的。檢驗的標凖就是「道理」。後文是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我們數千年璀璨的神傳文化中,先賢聖人們不厭其煩的教人要忍讓寬恕、要忍辱負重,形成了豐富寶貴的「忍文化」...............
  • 數古漢字,見證的是一段古老漫長的文明,它以其浩瀚廣博書寫著華夏歷史,以其獨有的魅力影響著世界。
  • 對父母的「孝」,是孝在小處的體現,孝是一個更廣義的人的品德。
  • 「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是儒家提倡,推崇備至,教化民眾,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重要法寶。
  • 「孝」必須是符合善的,或者說應當是符合義的,義前面還有仁,再前面還有德,更前面還有道..................
  • 古人拆字是一門很高超的學問,甚至比周易算卦還準確有趣。因為中國漢字是神傳文化,每個字都蘊涵著神賦予它的特定含義,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它的筆畫都不能隨便改動的,一改動它的意義就變了。
  • 從道字的結構、形象、義理中,我們感受到了倉頡造字的神奇。知書達理的聰明人,能從神奇的中國文字中領會其深刻的內涵,觀天文、識地理,找到自己人生的回歸之路。
  • 戰國時代,天下這麼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
  • 後人參悟老子的《道德經》,說「一」其實就是太極。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倉頡造字,神韻天地。靜、境、淨、敬,音同而意連,植根於中華文明,乃至人類道德的核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