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會山槍襲犯 曾求法官判坐牢

【大紀元2014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環球新聞報導,上週加拿大渥太華國會山槍襲中槍殺戰爭紀念碑士兵後被國會警衛官擊斃的凶手Michael Zehaf-Bibeau,3年前犯案被卑詩法庭審判時,曾於絕望時央求法庭,說自己一方面有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卻又無法擺脫毒癮把自己關起來,希望法庭把自己關進大牢,這樣才能洗淨自己。

但遺憾的是,法庭沒有這麼做,只判處他言語威脅罪名,罪名比警方最初指控的搶劫罪輕多了,總共被關了66天後就被釋放。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當時在毒癮和宗教信仰之間掙扎的29歲的Zehaf-Bibeau在審判後得到任何持續治療,或被法官或其他任何人推薦到戒癮康復中心。

*司法戒毒治療服務難

卑詩省衛生管理局(PHSA)Ben Hadaway在郵件中說,在檢方法律顧問要求下,法醫精神科服務(FPS)精神科醫生根據精神健康法(MHA),對嫌犯只做能正常出庭受審的非正式認證評估,協助法庭發佈嫌犯正常出庭受審正式通知令,而沒有提出任何其它建議。

渥太華皇家醫院副首席法醫A.G. Ahmed說,這意味著,Zehaf-Bibeau可能就失去接受治療的機會,當時其實就是個送其接受治療的好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坐牢才能接受治療,只需將其送往戒癮中心就行了。

卑詩司法廳規定,讓被指控嫌犯接受戒毒治療,最後取決於法官。法官這一決定則取決於嫌犯背景、治療意願和當地治療服務範圍。卑詩司法廳發言人在郵件中說,溫哥華有些毒癮治療法庭和市中心社區法庭提供一些這類綜合法庭服務,即由緩刑官、戒毒諮詢師、醫生、醫護人員和就業社工組成的綜合治療小組,針對嫌犯具體情況提供治療幫助。

但卑詩大學戒癮專家Evan Wood表示,迅速有效的治療卻不易提供,許多情況下的這類治療,都沒有證據。但就這樣讓有嚴重毒癮的人自生自滅,卻會毀掉這個人。

目前還不清楚,當初法庭未能及時提供治療援助,是否就此改變Zehaf-Bibeau後來的人生道路。但Ahmed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此後多年一直困擾Zehaf-Bibeau的毒癮及其持續危害,的確會提高一個人的攻擊性和暴力傾向。

*制度2大失敗

上週槍襲案發生後,人們更多談論的是如何加強國家反恐安全和警方反恐執法權力。皇家騎警警監Bob Paulson上週雖談到,從Zehaf-Bibeau過去歷史記錄來看,看不出他會構成國家安全威脅,但皇家騎警上週日卻表示,警方手中Zehaf-Bibeau自製的一個視頻顯示他有意識形態動機。

Paulson週一在參議院提出降低警方調查恐嫌門檻,隨後公共安全部長Stephen Blaney又提出一項立法,要求擴大國家情報部門權力,及時制止恐襲危險。這些措施是否能掃除皇家騎警對Zehaf-Bibeau這類危險分子的逮捕和監控權、防止類似上週槍襲慘案的發生,現在還無法判斷。但Zehaf-Bibeau從一個普通毒犯向槍襲恐怖份子的過度,卻說明我們的公共安全系統存在2大漏洞和失敗。

一是在有前科、被禁止擁有槍支情況下,他是如何搞到槍的?買的?偷的?還是收到的禮物?目前還不得而知。二是當初他在如此需要治療幫助情況下,卻沒能如願得到。Zehaf-Bibeau的毒癮幾乎是毒入膏肓,《紐約時報》引用1名認識他的救世軍庇護所社工話說, 「他吸海洛因,居然是為了戒掉可卡因。」

多家媒體對Zehaf-Bibeau母親的採訪,也基本還原了一個沮喪茫然絕望、在親人眼中日益變得陌生的年輕人形象。在對Postmedia媒體最近的一個採訪中,這位母親認為他此舉是「絕望的發洩。」

責任編輯:滕冬育

相關新聞
加槍襲案 凶手身世起底 母是移民部高官
新移民退黨後感受:恐懼消除 獲真正自由
美印太司令質疑中共軍費和經濟增長數據
爸爸剃掉十多年的絡腮鬍 兒女反應爆紅網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