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36)︰明辨善與惡 得福避災殃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坤卦.文言》

善與惡,是人性(正、負)的分野;行善與為惡,是人生命運、際遇不同的因果。所以弄清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善」與「惡」的內涵分別是什麼呢?我們仍然要從文字裏去尋找答案。
善,本作「譱」,甲骨文是羊下或加目形,用如羊之性情溫順、目光柔和表示無惡無害、不凶不厲之意,即善良,和善。

金文一形訛簡,表意不明;爲了表意清楚,後(二形)於羊下另加意符「誩(ㄐㄧㄥˋ jìng,言相連;像羊鳴之顫聲)」表示,即「譱」,以強調如羊鳴之聲柔婉而無猛、無躁之意。

篆文承接金文二形整齊化;後省一「言」寫作了「 」;後進而訛簡作「善」,遂不明所示。

為什麼用「羊」的特性來表示「善」的概念呢?

因為「羊」對人類的益處最多,皮、毛、肉、乳、角,無一不為人類所用,而且是重要用途。而羊的眼睛,幾乎沒有「感情」色情的變化,更沒有凶光顯露,因而被人們形容為「死羊眼」。

同時,羊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危害又最小。即使是糞便,也是汙染最少、最容易處理的。也就是說,通過羊及其眼睛所表達「善」的概念,其基本涵義就是對他人有益、溫良而無害。所以古人說:

◎德無常師,主善爲師。(《尚書.咸有一德》)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子.心術下》)

因為「善」是益人而無害的品性,所以自然就衍生出善言、善行、善事。如:

◎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書.泰誓中》)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坤.文言》)

「善」既然益於人而無害,自然是美好的,為人們所推崇。所以古人有這樣的說法: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論語.八佾》)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那麼「惡」呢?其內涵又是什麼?
惡,篆文是心在亞下形,亞亦聲。亞是遠古帝王陵墓的地下墓葬的形制,表示陰宅,當然也表示黑暗、死亡。因此「惡」所表示的涵義,包括心理陰暗、欲使人走入黑暗或死亡,也就是惡毒、邪惡的意思。如:

◎夫佞辯者……探人之心、度人之欲,順人之嗜好而不敢逆,納人於邪惡而求其利。(戰國齊.尹文《尹文子.大道下》)
◎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不妨害)為小人也。(《荀子.非相》)

心術惡,必然導致惡言、惡行、惡事,是為惡人。所以古人有言:

◎樹德務滋,除惡務本。(《書.泰誓下》)
◎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易.大有.象辭》)

邪惡自然為人們所憎恨、厭棄,所以「惡」又引申表示「憎惡、厭惡」之類的含義,讀ㄨˋ wù。如:

「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孟子.盡心下》)

在前文〈「德」為什麼可以「積」?能夠「損」? 〉中我們提到,德是一種物質,順道而行就可以守德與積德,背道而行則是缺德與損德。「道」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而「善」,是益他而無害,最接近道的這種特性,所以行善可以積德。反之,「惡」是與人為害,與道的特性相背離,故作惡為缺德而損德。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是神明所造。行善積德,順應於天道,神明就會佑之;為惡損德,背離天道,神明則將棄之。神明佑之是謂福祥,神明棄之必有災殃。所以古語說: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書.伊訓》)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經.繫辭下》)@*

--轉載自明慧網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吳雨潔

更多:漢字正義(40):「克己復禮」你理解對了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金文是指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因古人稱銅為「吉金」而得名。也稱「鐘鼎文」、「銘文」、「彝器款識」。
  • 說文解字.敘》:「及宣王太史籀(ㄓㄡˋ zhòu)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後諸侯力政,不統于王(周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塗(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 書,有「秦隸」和「漢隸」之分。秦隸又稱「佐書」、「古隸」,是篆書的簡化俗體。
  • 楷書也叫「正書」、「真書」。由於是從隸書演變而來的,所以也稱「今隸」。
  • 漢字演變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異體、通假、假借、古今字、俗體、破讀,等等,它們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
  • 當今世界上唯一傳承下來至今愈顯活力的古老文字--漢字,近代以來亦曾遭遇兩次重大挑戰。
  • 讓我們先看看歷代字書(及韻書)的收字情況: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甲骨文已發現單字4378個(《甲骨文字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宗焜,2012年),其中已識2000餘字,公認1000餘字。
  •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清末維新派人物譚嗣同(1865~1898)其所著的《仁學》一書中提出︰「盡改象形文字(即漢字)為諧聲(即拼音文字)。」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明確主張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人。
  • 中華漢字是神傳文字,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古人造字時,把自己的道德標準也融入了構字之中,「字小乾坤大」,反映出古人的正統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一個方塊字,就是一方天地,漢字的形像呈現著宇宙乾坤的萬象紛呈、蘊含著造化的神秀靈氣。
  • 與「國語羅馬字」(簡稱「國羅」)運動南北相映的是「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運動。發起者是1920年代旅蘇的中共黨員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肖三、王湘寶(劉長勝)等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