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威信 不一定得兇孩子(中)

傳統管教方式的三大陷阱:嚴懲、獎勵、愛的撤回
font print 人氣: 615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周道男、李瓊珠、周佳敏

心理學家把父母的管教方式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 訴諸權力(power assertion)型態一:處罰,尤其是體罰。
二、 訴諸權力型態二:以獎賞改變幼兒行為。
三、 愛的撤回(love withdrawal):拒絕、孤立幼兒。
四、 誘導(inductive reasoning):用說理去改變幼兒行為。

以柔性權力、剛性權力的理論來看,我們很容易判斷出第一到第三類型都屬於剛性權力的展現,而第四類型(誘導)則落入柔性權力的範疇。心理學家認為,如果過度使用第一種到第三種管教方式,會導致一些不良後果,如下:

「嚴懲」的陷阱:讓孩子失去信任感

處罰,尤其是體罰,容易讓孩子以為攻擊性行為能夠助其達成願望,因為父母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去制止他的行為,讓孩子容易有暴力傾向或獨斷不納眾議的特質,以後遇到問題會照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去解決,對未來成就有負面影響。這也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了怨懟,親子關係受到影響,孩子也較會隱瞞自己做的事,甚至靠撒謊來躲避父母的懲罰,斷絕了父母教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的契機。

  傑.唐納.華特士(J. Donald Walters)在《生命教育》(張老師文化出版)中提到:「任意使用『棍子』,同樣會損傷一個孩子天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信任感。就我的看法,這樣的損傷甚至比放縱孩子、讓他隨心所欲沉浸在自己的任性中還糟。因為很快的,孩子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對他的任性無動於衷。然而生命中一旦失去了信任感,孩子長大後便可能憤世嫉俗。有能力信任以及能信任愛的力量的人,比經由懲罰鍛鍊出來的人,更能好好處理人生的挫折與困頓。」

當然,這並不是說父母完全不能懲罰孩子。如果孩子欺負弟妹,要先了解為什麼。先以勸說改變孩子,有效的話就不需要懲罰。如果孩子只是因為希望父母多注意他,這也是可以溝通的;可是如果孩子抱著不良動機並且一意孤行,父母可事先告知遊戲規則(再打弟妹就一個禮拜不能看卡通),待下次再犯時才處罰。換句話說,了解原因對症下藥為上策,其次是制定規則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最不好的是沒有預先告知孩子這是錯誤行為,就直接處罰。

  處罰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對孩子人身攻擊,要讓孩子知道你處罰他(比如說面壁思過或不能看卡通)並不代表你不愛他,你是針對他的不當動機及行為,暫時性剝奪他的部分享樂。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如何改變自己,而不至於誤解父母是針對他這個人發怒,讓幼小心理受到傷害。

我認識一個年輕家長,小時候他無意間打翻豆漿,母親為此大發雷霆,他覺得很無辜,因為他不是故意的,而且已經道歉了。所以他就自己的切身經驗發展出一套理論:「我懲罰孩子,是因為他動機不良,而非無意犯錯,這樣孩子才會矯正自己人格中不好的部分,成為正直的人,同時幼小心理也才不會受到傷害。」 

這樣的論點很值得提供給父母參考,不要隨意懲罰孩子的過失行為,反而要去了解孩子的動機,再做是否需要懲罰的決定。

「獎勵」的陷阱:剝奪孩童內在自發的動力

運用獎勵,父母可以改變幼兒的行為,但是獎勵對孩子純粹只有正面影響嗎?在《普通心理學(上)》(桂冠出版)中提到一個經典實驗:實驗教導了學生幾個新穎有趣的數學遊戲,接著心理學者在一旁觀察孩子們在這遊戲上花了多少時間。有些班級的學生會因為練習這些遊戲得到獎賞,其他班級的學生則不會。心理學家發現,獎勵增加了學童在這數學遊戲上所花的時間,但是後來不再得到獎賞時,這些曾獲獎賞的小孩失去了對遊戲的興趣,幾乎不再玩了;相反地,從來不曾獲賞的孩子卻如以往一樣享受遊戲的樂趣。這說明了,獎勵有時會產生反作用,剝奪了孩童內在自發的動力。所以父母在運用獎勵去改變幼兒行為時,必須小心這個陷阱。如果能激發孩子內心的興趣與動力,就不需要過度使用獎勵去破壞孩子內在原有的動力。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希望孩子考試考好,給予獎金去引導孩子用功讀書,的確可能會造成孩子為了金錢而讀書的負面效果。可是如果孩子成績不好,你為他打氣,陪他一起讀,當孩子高興地告訴你成績進步了,這時候才出奇不意地獎勵他,孩子會更有榮譽感,下次會更努力。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獎勵可以在行為發生後加強該行為,又不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原動力;如果事前給予獎勵的誘因,孩子的內在動機就會被扭曲,父母不得不慎。

「愛的撤回」的陷阱:讓孩子失去安全感,覺得被遺棄

當父母時常靠拒絕、孤立幼兒去改變他們的行為時,容易造成幼兒的不安全感及被遺棄的焦慮。像我見過,有人難以和異性發展親密關係。後來聽對方說,他自幼父母忙於事業,他是由傭人帶大的。我就恍然大悟了,雙親的疏離,的確容易造成孩子也不願意親近他人。還有另一種狀況是,父母疏離也可能造成孩子強烈的不安全感,而產生「依附飢渴」的心理現象。比如說,配偶本身可能相當潔身自愛,但是當事人老是懷疑對方外遇,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追溯到童年時代,往往是因為被父母孤立所引起的。

由此可見,權威型父母習慣採取的懲罰管教、放任型父母常用的獎勵行為,還有疏離型父母對孩子愛的撤回,如果使用不當,都有嚴重的不良後果。因此心理學家認為父母應該多採用誘導方式,用說理去引導孩子改變行為,這也是威信型父母一般採取的作法。而高特曼的「情緒輔導五步驟」則提供一個想成為「威信型父母」細膩有效的模式,可供每一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參考依循。

「情緒輔導五步驟」看似繁複,需要更多耐心與時間,但是經由這個過程,孩子會慢慢開始欣賞你的理想,想你所想,你不再需要胡蘿蔔和棍棒才能讓孩子照你的話去做。這不是很值得一試再試、直到成功嗎?

─ ─摘自:《10歲前,定終生:長大後,最感謝父母教我的7件事》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句古諺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意思是調教媳婦要從媳婦剛嫁進門開始,教育孩子要從嬰孩時做起。但是「嬰孩」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零到兩歲左右都可以稱為嬰孩。
  • 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將會影響我們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什麼。許多父母之所以無法發現子女的才能,是因為父母本身就已經提錯了問題。
  • 如果想知道孩子有什麼才能、喜歡什麼活動,就應該主動提供他們嘗試各種活動的機會,因為沒有做過就無法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 得慶幸的是,現代的父母都會提供孩子很多機會去嘗試各種經驗,讓他們學美術、音樂,也給孩子很多機會去學各種運動,更別說閒暇時常會帶孩子去旅行、參觀博物館或展覽等。這種父母真的很讓人放心,只需要另外特別注意兩點就好了。
  • 孩子再怎麼喜歡一項活動也很難長久鑽研探究,一開始因為喜歡而做的事情也很快會失去興趣......
  • 如果想協助孩子獲得自信心,使孩子在做事時能盡全力、不會屈服於挫折、主動挑戰,該怎麼做才好?
  • 當孩子有顯著的進步或是做出成果時,為了幫助孩子未來也能想起這些美好經驗,並讓這些事深刻得足以留在記憶中,最好能多多祝賀孩子。可以參考下面幾種方式,因為比起每次都用相同的方法,靈活交替著使用效果會更好。
  • 父母都希望和孩子保持充滿愛、持久且有意義的關係。了解情緒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有助於我們和孩子建立這樣的關係。人們正是透過分享情感與他人交流。
  • 「滿招損,謙受益。」涵養孩子謙虛的品德,能虛心面對世界,不自傲、不爭鬥的為人處世的生活態度,是親子教育的重要方向。
  • 你的眼前是否浮現孩子吵鬧、暴衝奔跑、靠近危險場所的畫面?什麼樣的一句話可以逆轉這種狀況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