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貞觀寶翰亭

作者:同心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汾水濯吾心,靈壇留寶翰。
亭閣發紫氣,碑趺紀石刊。
七尺龍螭合,千年風雲攢。
金篇誠堪讀,戎衣社稷安。
飛白著筆墨,陰刻銘琅玕。
天地常化育,日月照層巒。
巍巍天可汗,聖者入塵寰。
古今感玄化,洪恩萬古傳。

註:貞觀寶翰亭在晉祠之內,亭內有唐太宗的古碑《晉祠之銘並序》。@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貞觀初年,太宗皇帝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婦女幽閉於深宮中,情形實在值得可憐和同情。隋朝末年,隋煬帝無休止的選取宮女入宮,以至於離宮別館,不是皇帝常去的地方也都有很多宮女。這都要耗費百姓的財力,我不贊成這種做法。而且宮女除了灑水掃地之外,還有什麼用?如今打算放她們出去,允許她們自由選擇丈夫。這不僅節省費用,而且也能平息宮女的怨恨,使她們都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於是先後從後宮及掖廷放出了三千多名宮女。
  • 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名臣如雲,而其中以諫爭聞名最為突出的就屬魏徵了。
  • 貞觀年間,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
  • 今天選讀的古文第一段是講述蒲州刺史趙元楷勞民傷財向唐太宗獻媚,卻被唐太宗批評之事。經筆者查閱《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唐紀十一》記載,此事發生於貞觀十二年二月;而筆者手頭《貞觀政要》版本上記載的卻是貞觀七年。
  •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凡二十三年(627—649年)。「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也是唐太宗雄才大略,苦心經營的結晶。
  • 【大紀元2012年05月05日訊】 李世民(598─649 ),史稱唐太宗,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明君,被譽為「千古一帝」。他雖然名為第二代皇帝,作為功績顯赫的天策上將,他實為唐朝的締造者、開國之君。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論家、書法家和詩人。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史書上有「貞觀之治」之譽。
  • 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對內、外戰爭,均得利於冷兵器,即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當時,是與阿拉伯大馬士革刀著稱於世的兩種名刀,無論是技術、藝術上均達到極高的成就,可說是中國刀劍史上的巔峰。  
  • 大漢帝國的稅收在當時的已知世界是最低的,稅率維持在三十稅一到十五稅一之間徘徊,也就是3.3%~6.7%。無論農民、生意人還是手工業者都按一樣比率納稅。這個稅率是剛性的,稅收分攤也比今天公平透明得多,官吏沒有任何巧立名目集資攤派創收自肥的空間。和今天的生意人相比,那時的生意人簡直生活在天堂。
  • 中國古人信奉「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相信天人感應的學說,他們認為政治清明公正,上天就會示以祥瑞的吉兆;如果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就說明統治者嚴重失德,民間出現了重大的冤情。如果當權者對此不警醒,肆意妄為,就會有改朝換代的危險。在歷史上,每當國家有重大天災發生,除荒淫無度者之外,一般統治者們大都沐浴齋戒,以示對上天警示的接受。他們或者大赦天下,或者少收皇糧,或者縮減宮廷、朝廷的費用、 開支,並且,還必須承認「罪在朕躬」,進行自責與反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