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設計給全球一億受害者留位

給全球一億受害者預留了位置

人氣 33

【大紀元2014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報導)全球一億被共產主義所害死的人,都將在位於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的「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裡有其位置。12月11日,加拿大公佈的紀念碑最終設計展示了主辦機構這一宏大意願。

經過約7個月的設計方案競選,多倫多ABSTRAKT Studio Architecture提供的設計被專家評審團選中,將在計劃明年落成的紀念碑裡,展現加拿大獨一無二的紀念方式。

「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設計視頻

一億記憶塊展示共產主義危害之大

主辦機構「讚頌自由(Tribute to Liberty)」在其說明文件中稱,一個最顯著但仍未很廣為人知的事實,是共產主義要對全球估計約1億人的死亡負責。「這個統計數字在我們的設計中占主導地位,以展示其巨大性,從而讓人們認識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而珍貴的。」

ABSTRAKT的設計包括7個混凝土三角形板塊,外表面上鑲滿了1cm x 1cm的「記憶塊」,每一塊代表一個被共產主義害死的生命。100m x 100m的平面上,將鑲入1億個記憶塊,代表一億個失去的生命。

廣場上的焦點是一個真人大小的記憶塊,一名混凝土澆鑄的受害者面朝下躺在上面,在視覺上與後面那1億個記憶塊聯繫在一起。((ABSTRAKT Studio Architecture))

紀念碑上1cm x 1cm的「記憶塊」,每一塊代表一個被共產主義害死的生命。(ABSTRAKT Studio Architecture)

混凝土三角形板塊之間有1米寬的走道,供參觀者觀摩及接觸這1億個記憶塊。為增加觸感,記憶塊設計成截稜錐形,頂部的方塊與人的小指尖大小相若。

廣場上的焦點是一個真人大小的記憶塊,一名混凝土澆鑄的受害者面朝下躺在上面,在視覺上與後面那1億個記憶塊聯繫在一起。

混凝土三角形板塊建立的氛圍讓人們去思考過去,紀念廣場的空地則表示現在。「希望之橋」上有觀摩平台,當參觀者到達平台時,他們將會見到由1億個記憶塊組成的圖像,以靜態的方式展示共產主義殘害生命的暴行。

觀摩平台入口附近有解釋性的展覽,展示共產暴行的歷史,以及被每個共產國家害死的人數。「希望之橋」下給人們提供了集會及做紀念活動的空間,也為仍在受共產主義之害的人們,提供一個抗議的場所。

在觀摩平台上看紀念碑,是一幅展示共產主義殘害生命暴行的靜態圖像。(ABSTRAKT Studio Architecture)

加拿大政府高調支持建紀念碑

2010年,時任加拿大總督莊美楷(Michaelle Jean)在宣讀政府施政報告時說,加拿大政府「支持建立一個國家級的紀念碑,紀念共產主義制度的受害者。」

加拿大總理哈珀在紀念柏林牆倒塌20週年活動中說:「這個紀念碑將提醒人們,不是所有的政治體制都一樣。我們的民主和自由體制應該得到珍惜、利用及保護。」

這座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將耗資約550萬加元,加拿大政府將出資300萬元,「讚頌自由」已經在民間籌到170萬元,並將繼續籌足剩餘的資金。

一直關心紀念碑籌建的聯邦就業、社會發展及多元文化部長康尼(Jason Kenney)在公佈設計的新聞會上說,他經常遇到受過共產主義迫害的人。

左起,加拿大國會議會領袖Peter Van Loan、國會議員Wladyslaw Lizon、設計團隊主管Janusz Kapusta、聯邦就業、社會發展及多元文化部長康尼(Jason Kenney)、「讚頌自由」主席Ludwik Klimkowski、聯邦族裔文化及官方語言部長Shelly Glover、聯邦參議員Thanh Hai Ngo,在宣佈獲勝設計的新聞會上。(Matthew Little/大紀元)

「就在一週前,我在溫哥華見了一些最近抵達加拿大的越南難民,他們在過去的25年裡,作為船民被困在東南亞。」康尼說,「當他們的代表站起來對我說:『謝謝你,加拿大;感謝加拿大,我們終於自由了』。 我被感動得流淚了。」

他說,這紀念碑和它背後的群體,也代表了克服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來到加拿大的人。他們現在住在自由、安全和有保障的社會。「這就是加拿大人,我們不會忘記過去的罪惡,但我們懷著希望向前看。」

「讚頌自由」主席Ludwik Klimkowski說,他希望這紀念碑能幫助加拿大人記住過去100年的教訓,幫助記住那些被共產政府害死的人。「作為整個世界的燈塔,我們重新點燃我們國家的火炬,這就是這個紀念碑每天、幾十年、世世代代將發出的信息。」

加拿大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將建在渥太華國會山附近,加拿大最高法院旁邊。

加拿大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設計模型視頻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世界人權日 多團體中領館前抗議
《自由中國》臺北放映 觀眾譴責中共迫害
人權日倫敦中使館前集會 在英華人唾棄中共
國際人權日之夜 洛市民眾中領館前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