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色守正 重德善報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28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現代人往往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工作,就可以有遠大的前程,甚至可以改變命運,這是無神論者普遍被灌輸的思想。

雖然古人也說「學而優則仕」,向上進取是人應該做的。然而一個人是否可以金榜題名、科舉高中,除了文章寫得好不好,往往更看重一個人的德行如何,甚至還有其祖先的善行回報等。

《太上感應篇》中記載,在明朝時有個叫郁從周的人,本是天縱英才,一生命運應該是仕途暢順,榮華富貴,得以善終。但卻因他恃才傲物、言語刻薄,不僅被除去功名,更害得子孫淪為乞丐。所以,德行才是一個人幸福與否的最終原因。

那麽對於貪色好欲的淫邪之人,上天又是如何安排他的前程呢?據《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記載,帝君曾說:「貪好色欲、行為不正之人,污損自己善良本性和名節,違逆天理,是要受懲罰的。蒼天降福恩澤,只有潔身好德、守身如玉之人才可得到。我在春秋兩季的考場上,每每臨時削去或賜予某人功名。凡是被我臨時削去功名祿位的,多是該生貪欲敗德、逾矩敗節造成的,以致終生潦倒,一世渾沌。而有人卻因一念之善得了福報。」

下面就來講兩個因果報應的例子︰

做欺心之事 被除狀元

南宋時江州有一秀才叫潘遇,其父潘朗曾做過長沙太守,辭官退隱在家。潘遇已中過省元,欲辭別父親往臨安會試。那晚,其父夢見鼓樂旗彩,送一狀元匾額進門,匾上正是潘遇的名字,早起告訴兒子,潘遇非常高興,以為必高中無疑。一路高歌暢飲,心情愉悅。

不久到了臨安,找到一個小旅店投宿。店主迎上來問道:「相公可姓潘麽?」潘遇道:「正是。您如何知道?」店主說:「夜裏夢見土地公說『今科狀元姓潘,明日午時到此,你可小心迎接!』相公正應其夢。若不嫌寒舍簡慢,就在此下榻如何?」

潘遇道:「若果有此事,房價自當加倍奉送。」當即令家人搬運行李到此停宿。店主人有個女兒,聽得父親說其夢兆,知潘遇有狀元之分,對其頗有好感。潘遇見女子年輕貌美,就將金戒指二枚、玉簪一只,讓童子送給此女,懇求幽會。

此女欣然領受,解腰間綉囊回贈,並約定當父親出外時,親赴書齋。一連數日沒有機會,直至考完試後,店主人設宴款待住店舉子,飲至更深,店主大醉。潘遇剛想就寢,忽聞輕輕叩門之聲,開了一看,正是店主之女,二人就做下苟且之事。

潘遇還約定,成名之後,會娶其為側室。

那一晚,父親潘朗在家再次夢見像原來一樣的鼓樂旗彩,可是狀元匾額卻過其門而去。潘朗夢中喊道:「此乃我家旗匾。」送匾者答道:「非是!」潘朗追出去看,果然是又一個名字了。

送匾者道:「今科狀元原是汝子潘遇,因做了欺心之事,天帝命削去前程,另換一人也!」潘朗驚醒,將信將疑。不久天亮了,潘朗看了榜文,狀元果是夢中所迎匾上的姓名,兒子落第了。

待潘遇歸來問他:「你做下什麽虧心事?」潘遇抵賴不過只得實說。父子嘆息不已。過了一段時間,潘遇掛念那位店主之女,遣人持金帛去下聘,可是她卻已婚配他人了!心中甚是懊悔。後來連考多次不中,最後鬱鬱而終。

王陽明父親的因果故事

另外一則,講的是明朝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的一段因果故事。

王華年輕時曾經在一有錢人家教書,由於他人品佳、學問好,那位富翁非常欣賞他的才學。富翁有許多婢女妻妾,可惜膝下無子。

有天夜裡,富翁的一位年輕的妾來到王華的寢室,王華拒絕了她,那位女子拿出一張紙說:「這是主人的意思!」只見紙上寫著『欲求人間子』」,王華立即提起筆,在旁邊寫上「恐驚天上神」,拒不接納那位女子,第二天王華就辭職離開富翁家了。

後來,那位富翁請道士修醮祈福。道士跪拜呈奏章時,伏在地面上很久沒起來。富翁奇怪,詢問原因,道士說:「剛才我送奏章至南天門,正遇上天上衆神在迎接狀元榜,所以過了很久才能通過啊!」

富翁問:「狀元是誰呢?」道士答道:「不知姓名,但是狀元郎的馬前有旗二面,旗上書一聯:『欲求人間子,恐驚天上神』。」

不久,王華果然狀元及第,後官至吏部尚書,娶妻鄭氏,夫唱婦隨。王陽明出生時,他的祖母曾夢見屋上仙樂齊鳴,旗幡招展,一群仙人駕著祥雲送一小孩兒來家,並聽到一天神高叫:「貴人來也」,隨後仙人們駕起彩雲而去。

他的祖母忽然驚醒並聽到啼哭聲,這時侍女報,鄭夫人産下一子,即王陽明。王陽明一生致力於辦學揚善,其功名學問,古今推崇。

他還留下了許多格言,如:「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父子二人行事,皆從「良知」而來,被後人傳為佳話。

可見,只因王華做了這樁陰騭,後來功名顯達;潘遇本應中狀元,但因與店主之女做了非禮之事,徹底改變了命運。這不是令人萬分警醒的嗎?

夫妻之緣乃天定之人倫,古人重倫理名節,對非分的兩性關係看的非常之重。傷天理、損良心、敗德喪行、禍亂常道之事,足以傷陰德、削損其人的前程。其實這是神給人制定的規範,並不會因為現代社會風氣如何而有所改變。

古人云:「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現代人往往抱怨人生不如意,世事艱難,然而自己是否按照人的規範而為了呢?這真是值得大家好好深思的問題。#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都有缺點和犯錯的時候,以權勢壓人,最多只能讓人表面服從;而寬恕大度待人,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心。魏霸就是因為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待人寬恕,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所以周圍人都很信任、服從和尊敬他。
  • 若是能夠把報應二字反覆思考,擇善而從,恭慎自己,順應天理,那麼心就會與天道相合,靜則雜念不起,動則萬善相隨,自然就會得到善報。如果有人的心行與此相反,那麼惡報也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不善之人,他們欺騙掩飾的行為,為神明所察見,以至於減少他們的福分與壽算,憂患也就會跟著接踵而來。
  •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中秋月如圓盤,象徵團團圓圓。人們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等,「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 祁天宗這個人自恃有才學而驕傲自大,尤其不信神佛,經常隨意謾罵。下雨柴濕,他叫書僮劈開木作的神像燒火。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 張九齡(678~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唐代時的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進士出身,屢官至右拾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副宰相),後被李林甫所譖而被謫外任。他善詩文,有《曲江集》傳世。
  • 自古以來,信仰與文化是分不開的。信仰影響文化的產生、發展和衰落,文化反過來又滋潤著信仰。
  • 煌畫工的藝術靈感和創造力令人驚異。千姿百態的神佛形象,壯麗輝煌的佛國世界,雖在佛經中能找到些文字敘述,若不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的。還有那些聞所未聞的怪異的形象,那些神奇莫測的行為舉止,那些光怪陸離的幻夢般的景象,絕非人世間所有,也不是異想天開所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 莫高窟中那些刻畫神佛的雕像和壁畫,也反映了神傳的文化。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誡弟子,不但要傳播佛法,還要傳播文化知識。歷史上大多數宗教都認同神造人的觀點,只有近代的科學讓人相信人是從猴子變來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