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臺灣故宮推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

鍾元臺灣臺北

人氣 163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展示該院藏明清御用瓷花器共105件,依器皿類型分為種植花草的「盆景器」,與將花卉折枝插入的「插花器」兩單元,訴說著明清時期的花藝發展。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的記載,插花、聞香、品茗與掛畫已是宋人生活四藝;盆栽與盆景的發展到了唐宋為普遍。明清時期顯見瓶盆藝術趨漸成熟。

盆景器

「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第一單元「盆景器」,共展出53件。「盆景」將植物連根栽植在花器裡,是一種有生命的活藝術;花盆被寓意為大地,依觀想來形塑各類植栽,亦可添加湖石、人偶、蟲鳥等配飾,營造具體而微的庭園大地景觀,可觀、可想、可神遊,饒富意味。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盆景器皿厚而重,多呈現廣口、寬底、方、圓或多角的造形,有盆與托成套者,也有各類動物造形的盆景器皿。臺灣故宮院藏明代的瓷器盆景,以青花、五彩、單色釉者居多。而紅紫駁雜流宕的鈞窯花盆,也常見於明代繪畫中,盆與盆托成套出現,種植石菖蒲並飾以奇石,所以有「蒲石盆」之稱。鈞窯盆也常刻有清宮庭閣名稱,成為該宮闕的養花器。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陳玉秀助理研究員導覽「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鍾元/大紀元)

清初景德鎮御窯所製青花、五彩盆景器,釉彩精良,彩繪花鳥、山水,均精妙如畫。慈禧太后喜愛的花器,具有「大雅齋」及「體和殿製」款,常繪製田園花卉與吉祥紋飾,別具特色。

晚清民窯花器大量入宮,吉祥喜慶紋飾之外,人物、花鳥紋飾與當時風行的各畫派風格相呼應。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臺灣故宮表示,誠摯邀請各界人士及有興趣的民眾至外雙溪一遊前來參觀,中為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鍾元/大紀元)

明 十五世紀前半 青花瓷四季花卉六方盆。(臺灣故宮)

明 十五世紀前半鈞窯玫瑰紅葵瓣式瓷盆托。(臺灣故宮)

插花器

第二單元「插花器」共52件,「插花」將花木剪裁插置在花器裡,欣賞花木姿態之美。花材與花器的運用,取決於陳設空間之大小與功能。如陳設於大廳的「堂花」,須大型花器展現富麗花材;擺置書齋的「齋花」,需小而雅緻。插花時還需思考固定花枝的方式,所以故宮院藏花器經常搭配多孔的金屬內膽,或製成多管形制。

明清時期插花器皿以瓶為主,常附金屬內膽。當春冬時節水易結凍,以內膽隔離水與瓶,可防止瓶器崩裂。

清 乾隆 銅胎畫琺瑯花卉長方花盆。(臺灣故宮)

鈞窯 花盆。(臺灣故宮)

爐鈞釉葫蘆瓶。(臺灣故宮)

金屬內膽蓋面鏤空,間隙用以固定花葉枝腳;清雍正年間造辦處《活計檔》所載,有膽蓋鏤圓形孔的「蓮蓬式內膽」;有連蝙蝠、連螭龍等紋飾的「冰冽式內膽」等。通過繪畫及帶有內膽的插花器皿,可觀察明、清兩代瓶花的形式及花器的選擇;而各種古代銅器、玉器用途的改變,仿古定、汝、官、哥窯及琺瑯等花器的製作,可欣賞明清兩代皇室生活的風雅與創新。

清 十八世紀白瓷雕花玉壺春瓶。(臺灣故宮)

清 光緒「體和殿製」款 粉彩瓷墨菊長方盆。(臺灣故宮)

清 乾隆仿鈞釉瓷海棠式觚。(臺灣故宮)

盆景、插花除可單獨擺設,亦可多件同列,也可結合其他質材的裝飾物,透過花材、花器及裝飾物的諧音轉意,呈現如「玉堂富貴」、「事事如意」之類吉祥祈願的花藝,感受古人裝置藝術的手法。

明清皇室花器中,以當代製造的瓷器或琺瑯器為主,有時也選用銅、玉、陶瓷等古器物,改變其原有功能,化身為花器,呈現出古雅華麗的品味。

清 乾隆仿鈞釉瓷海棠式觚。(臺灣故宮)

新石器時代晚期 鐲形琮。(臺灣故宮)

戰國 異金屬鑲嵌三角雲紋壺。(臺灣故宮)

臺灣故宮表示,一個好的展覽需要各界共同支持,也需要民眾熱情參與在其中,才能使展覽能夠有聲有色並且達到教育推廣的目的;誠摯邀請各界人士及有興趣的民眾至外雙溪一遊前來參觀。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陳澄波水墨美學呈現 藏鋒特展故宮登場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台故宮看得到
台故宮:消合社盈餘分配依法辦理
台故宮大英百品特展 穿越200萬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