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青春期生理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

人氣 1562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道)青春期常常是父母與孩子感情發生轉變的過渡時期。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十五、六歲的孩子總和父母對著幹,且能持續2、3年。此時的青少年缺乏同理心,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永遠不懂得考慮別人而只考慮自己。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這種現象是青春期發育時的生理反應。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品行。

青春期生理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

近期刊登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顯示,女孩的「認知同理心」從13歲開始穩步增強。但這種有助於解決問題和避免衝突的換位思考能力,在男孩身上要到15歲才會開始增強。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Adolescent Development)博士生、此項研究作者之一若利恩·范德赫拉夫(Jolien van der Graaff)稱,青春期男孩在13到16歲之間「情感同理心」會暫時減弱。女孩的情感同理心在整個青春期都會穩定在較高的水平。

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認知神經學教授薩拉·傑恩·布萊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說,青少年的大腦要費很大功夫來換位思考。他們對腦內側前額葉皮質的使用得比成年人多。布萊克莫爾博士稱,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理解他人的觀點需要更多有意識的努力,而成年人則無須刻意努力。換位思考能力的發展會持續到21歲。

這項研究稱,青春期前期的男孩情感同理心減弱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青春期睪丸素激增,從而激發了控制欲和權力欲。生理上更成熟的男孩比其他男孩的同理心要弱。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的羅莎琳德·懷斯曼(Rosalind Wiseman)是《策劃者和幕僚》(Masterminds and Wingmen)一書作者,這是一本關於青春期男孩的新書。懷斯曼表示,男孩還會從同齡人和一些成年人處感受到「要表現得像男人」的壓力,他們通常理解為要表現出冷漠、強硬、風趣和強壯。她說,他們可能會壓抑想要換位思考的衝動,這樣才能和同齡人一起開玩笑和調侃。她說:「幽默是男孩的社交粘合劑,而同理心是區別他們能開什麼玩笑,不能開什麼玩笑的制動器。」這樣一來,一些孩子就「不再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了」。

此外,馬里蘭州哥倫比亞 (Columbia)的心理學家、作家和演說家布拉德·薩克斯(Brad Sachs)表示,一些青少年顯出一副冷漠的樣子,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努力避免被自己的同理心征服。他說:「看起來孤索離群、鐵石心腸或者不友好的青少年其實可能恰好相反。」

有同理心的青少年人際關係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處事原則,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要求別人接受。當自己要對別人做什麼事情之前,先考慮一下這件事自己能接受嗎?如果自己都不願意接受,就不要去對別人做這件事情。這句話是提倡大家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去瞭解別人的想法和需求,這樣就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欲而損害他人的利益。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人與人才能和睦相處。

青少年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父母時,這一心理特徵表現得尤為突出。雖然青春期生理發育因素造成青少年性格差異,但從小受到良好品德教育的孩子,仍然容易意識到並糾正這種行為差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公共健康教授羅納德·達爾(Ronald Dahl) 2012年與他人共同撰寫的一篇研究綜述顯示,同理心完全形成於兒童時期。

情感同理心植根於大腦的邊緣區,這一區域的功能是調節情緒。在嬰兒時期,當父母對寶寶的情緒做出體貼入微的回應時,這種能力就開始發展了。馬薩諸塞州朗梅多 (Longmeadow) 的心理學家、作家兼演說家安東尼·沃爾夫(Anthony Wolf)稱,兒童通過觀察父母行為及親身體驗來學習換位思考。

研究顯示,情感同理心和認知同理心發展良好的孩子能夠與父母建立健康的關係,爭執也比較少。

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實際上對我們都有很大的益處。當你跟別人有了摩擦的時候,如果不去換位思考,可能你就只會一味地去想你是多麼的委屈,會鑽入牛角尖中跳不出來。但是如果你換位思考了,也許你會發現對方跟你有一樣的疑問,然後,你就會找到癥結所在。

父母可以通過鼓勵兒童設身處地的思考來培養他們的情感同理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里蘭州日耳曼敦(Germantown)的蘇珊·布爾金肖(Susan Burkinshaw)12歲的女兒亞歷山德拉(Alexandra)說,她班上有幾個女同學阻止另一個女生進入她們的社交網絡。布爾金肖便問女兒:「如果是你受到傷害,你會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呢?」 亞歷山德拉便找到她的朋友們談了談,另一位母親也進行了干預。這些女孩最終道了歉,並邀請受傷害的女孩回到她們的圈子裡。

中國教育網站記錄了一個父親教育女兒體諒他人的事情。5歲的翩翩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漸漸養成了驕橫、任性、自私的個性。一天,翩翩打扮得非常漂亮,打算和爸爸媽媽到遊樂場玩去。正要走的時候,鄰居家的小妹妹闖了進來,要和翩翩玩,沒等翩翩同意就拿起沙發上的洋娃娃擺弄。翩翩很不高興,便迫不及待地奪過洋娃娃,把小妹妹推出家門說:「你快走吧,我和爸爸媽媽就要去遊樂場了!」惹得小妹妹的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哭著走了。

在去遊樂場的路上,爸爸問翩翩:「翩翩啊,如果你去小妹妹家找她玩,她不僅不讓你玩她的玩具,還要把你趕走,你會高興嗎?」

「當然不高興!」

「如果小妹妹說,早點去遊樂場,早點回來,等回來後再跟你一起玩,你會怎麼說?」

「我會說,你一定要早些回來哦。」

「那你再想想,剛才你把小妹妹推了出去,你覺得你做得對嗎?」

「不對。如果我告訴她我會早點回來,下午再和她玩,她就不會哭鼻子了。」翩翩懊惱地說。

「那我們就早點回來,你再去找小妹妹,和她一起玩,好不好?」

「好啊,我還要把我的玩具拿給她玩。」翩翩認真地說。

這位父親在網上分享他的體會時談到,孩子是非常單純的,當她知道自己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傷害了別人,給別人帶來煩惱的時候,她的心裡也會不好受。父母在這時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懂得體諒別人、尊重別人,當然,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說:「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永遠成功的秘訣,那麼,這個秘訣就肯定是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青春狂飲  恐造成永久心智傷害
炎亞綸為公益走校園 暢談青春期心事
青春期肥胖 成年後易患心臟病
與青春期孩子相處 父母10項須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