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八)

可以體罰孩子嗎?(下)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王濤

怎麼打孩子,才不會傷了孩子的心?

透過上述討論以及我的成長經歷(參見第三章),我對體罰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是對父母來說,有幾項要求。

第一,打孩子不能帶有憤怒。很多父母會疑惑地說:「如果我不生氣了,幹嘛還要打孩子?」若是如此,你應該先問問自己:究竟為什麼要打孩子?然後判斷一下,這樣打孩子究竟是教育還是犯罪。

事實上,當你很想打孩子時,往往這個時間點是不能打的,因為你有憤怒。在你憤怒過後,不想打小孩了,才是應該打的時候,因為規矩不能隨便拿掉。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是身不由己、出於無奈的。

然而,正因如此,可以讓孩子明白「規矩」在父母之外、在父母之上的道理。這份無奈,會讓孩子看到父母對規矩的敬畏,也讓孩子看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第二,打孩子不能用手,而要用杖。用杖的道理在前面已經講述得很詳細。需要補充的是:很多父母在打孩子時,情緒激動,這時用手打孩子是以「發洩取代教育」,很容易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我小時候曾經體會過父母情緒失控時,那瞬間的可怕力量。很多時候不僅孩子受傷害,父母事後也非常愧疚。

如果用「杖」打孩子,哪怕只是去伸手拿杖,短短幾秒鐘也能幫助我們冷靜下來。

第三,打孩子之前需要言語溝通。一般要在孩子能夠進行言語溝通後,才開始體罰孩子。
因為父母要清楚、理性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他、打幾下。這個言語溝通的過程對父母來說要求很高,甚至需要訓練。

簡單來說,父母要控制情緒,言簡意賅,但要態度堅決。我常常對爸爸媽媽說,要學會一種說話的能力:輕聲細語說重話。

第四,打孩子要有愛。當我們沒有憤怒時,打孩子是如此艱難、無奈,無奈中體現出的是我們愛惜孩子的身體。

當我們帶著這份無奈不得不打時,體現出的是對規矩的敬畏和對孩子靈魂的大愛。

─ ─摘自:《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野人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少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生養的,不是我的是誰的?這樣的觀念,是在占有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情感,雖然會受到父母影響,但是不屬於父母。
  • 教育的核心是處理好規矩和愛的關係。尊重和理性是規矩與愛結合的前提。相反地,如果父母以占有為目的,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
  • 目前忽略型的父母正急劇增加,最典型的是父母離家工作,孩子留在家中,這種現象逐年遞增。由於這些孩子缺乏規矩又缺乏愛,心理發展不健全,出現厭世自閉、反社會人格、空虛、自卑、膽怯、沒有精神寄託等現象,最重要的是缺乏愛。這些孩子不懂什麼是愛,更不知道什麼是敬畏,最後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極端地不尊重。
  • 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時,要理性地給予肯定,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孩子的行為反覆,是在考驗你設立規矩的界限是否堅定。父母第一次認真地立下規矩,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很多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受罰,這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認錯,就開心地誇獎起孩子,根本沒想到還需要處罰。孩子可以認錯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處罰。
  • 打小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傳統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懾,直到內心產生一根無形的杖而實現自律。
  • 中文的「家法」一詞明確地表達「杖」是象徵規矩、象徵著法。父母用杖而不是用手打孩子,是要傳達兩方面的重要訊息。首先,是規矩要打你,而不是父母要打你,你挨打是因為觸犯了規矩。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