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9):漢字形體的演變——篆文

作者 : 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188
【字號】    
   標籤: tags: ,

篆書,也稱篆文,分「大篆」和「小篆」兩種。

《說文解字.敘》:「及宣王太史籀(ㄓㄡˋ zhòu)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後諸侯力政,不統于王(周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塗(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宣王,即周宣王(在位時間為前827年~前781年),處於西周晚期、春秋前夕,距近約2800年。

「太史」是官名,「籀」是人名,《大篆十五篇》是當時為童蒙習字而輯錄整理的常用字。

「篆」是在竹簡上鏤刻、書寫(文字)的意思,「大篆」即大寫,意為正規字體,是童蒙習字的樣板。

這裏可以看出,大篆是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規範字體。

由於《大篆十五篇》為太史籀所作,故又稱《史籀篇》,其所書字體因亦稱「籀文」。

籀文背離「六書」的現象更為嚴重,現存的籀文,基本上都無從進行構形分析。

「古文」,指大篆產生時,當時社會通用的其它古傳文字字體,與(字體)略有不同。進入春秋時期以後,大篆成為秦國通行的文字字體,其它諸侯國行用的則稱為「古文」。所以三百年後的孔子、左丘明著書用的都是古文,字的意義還可以根據形體說明。再以後,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導致度、量、衡及禮法、語言各異,文字形體有別。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時亡其六篇矣」。許慎作《說文解字》收籀文223字,即是根據當時尚存的九篇輯錄的。《史籀篇》於魏晉後全部亡佚。

秦大篆古字體的代表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刻在石鼓上的文字。「石鼓」原稱《獵碣》、《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共10個,曾曝棄荒野達1300多年之久,於唐初方始發現於岐州雍縣的三畤原(今陝西寶雞地區),後歷經磨難,最終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0個石鼓上均刻有四言韻文一首,內容主要是歌頌貴族的田獵遊樂生活。原刻600多字,現只存300餘字。

「小篆」是秦時為統一全國文字所制,是相對於大篆而言,也稱「秦篆」。

《說文解字.敘》:「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符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從這裏可以看出,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初(公元前221年),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統一文字,廢除那些跟原來秦國文字即大篆不同的書寫形式,只保留其中與秦文一致的部分,由大篆簡化而來,並以李斯等人所作的《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為標準字體。由於是大篆的簡體,所以叫「小篆」。

《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都是四言韻文。漢初將三篇合併,統稱《倉頡篇》。唐以後亡佚。

小篆古體今天尚能見到的有兩部分︰

一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登泰山所刻的《封泰山碑》,據傳是李斯的手跡,是標準的小篆,原刻現僅存10字;二是許慎《說文解字》中作為字頭的9353個小篆字體。

篆書(主要是小篆)的特點:

1.字型穩定,內聚環抱,呈長方形,大小統一,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
2.筆劃勻稱,線條粗細一致,圓轉流暢。
3.書寫全面實行線條化,為漢字的筆劃化打下了基礎。

篆書字形的這些變化,使甲骨文、金文所具有的形象性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漢字通過形體表義的功能大為削弱。@*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