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烏克蘭變局「就是中國的明天」

人氣 3

【大紀元2014年02月26日訊】(BBC報導)烏克蘭經過數月街頭抗議和暴力後,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黜,議會任命過渡總統(圖爾奇諾夫)取而代之。烏克蘭政局動盪和分裂前景,加劇了人們對烏克蘭經濟的擔憂。

雖然烏克蘭同中國遠隔萬里,但由於歷史,政治和經貿原因,烏克蘭動盪受到中國的密切關注。一面是烏克蘭政治早已告別蘇聯時期而且幾經更迭,而在中國共產黨仍然在執政,而且在努力借鑒蘇聯解體教訓,防止中國上演類似烏克蘭的事變。

中國除了在烏克蘭有100億美元的投資外,去年在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訪問時承諾提供80億美元的援助。有報導說,為回報中國投資,烏克蘭同中國簽署一系列武器與土地租賃合同。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研究專家弗拉基米爾.郭爾遜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政局變化對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影響不大。他對中烏經貿關係前景表示樂觀,並且認為中國在烏克蘭的土地租用協議也不會受到影響。他說烏克蘭的歐洲夢符合中國的利益。

土地、軍貿

中國雖然人口眾多,卻僅佔世界耕地的9%,但糧食消費卻佔世界糧食供應的1/5。而烏克蘭卻擁有世界上23% 的黑土地,有「歐洲糧倉」的美譽。

去年九月中國同烏克蘭簽署了租用耕地協議。當時的報導說,根據這個為期50年的計劃,中國最終會在烏克蘭取得300萬公頃、占烏克蘭耕地的5%的土地。中國租賃土地的面積相當於比利時國土的面積。

外國租賃土地協議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有時會招致新殖民主義的指責。2009年馬達加斯加就迫於國內政治壓力放棄了同韓國達成的一百多萬公頃土地的租用協議。有報導說,菲律賓也阻止過中國類似的投資協議。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前身就是中國從烏克蘭黑海造船廠購買的「瓦良格」號。這艘未完工的航母最初是為蘇聯海軍建造的航空母艦。90年代初蘇聯解體導致工程中斷,中國幾經周折從烏克蘭得到了這艘未完工的航母。

烏克蘭脫離蘇聯後繼承了蘇聯時期的大量軍工技術和產能。因為烏克蘭同中國沒有地緣政治利益衝突,歷屆烏克蘭政府同中國在軍貿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

不過烏克蘭今後如果成為歐盟成員國,必將受到歐盟對中國武器禁運規定的約束。因此中國媒體分析認為,中國有可能失去一個重要的軍工貿易夥伴國。

中國的明天?

這次烏克蘭的變局同以往的「橙色革命」,以及東歐和前蘇聯共和國發生的其他親西方的顏色革命一樣,都引起中國當局批評者的反響。有人在中文社交媒體說:烏克蘭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在莫斯科,普京的反對者也喊出同樣的口號:基輔的今天,就是莫斯科的明天。

媒體報導說,中國微博和其他社交媒體為烏克蘭「革命勝利」歡呼的聲音被封殺。許多人在推特上發帖比較烏克蘭與中國政治路徑之不同,感歎兩國的抗議活動為何結局如此不同。

德國之聲報導引述一位中國異議者「看烏克蘭變天有感」說,「不指望改革,不臆想第三條道路,革命不僅必要,而且可能,廣場模式越來越成為主流政治革命模式。」

而中國的左翼評論人士一般都認為烏克蘭內部變局和當初蘇聯解體一樣,背後都是美國和西方的陰謀和顛覆活動,並且希望公眾能夠通過烏克蘭動盪看清西方民主本質。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方研究專家弗拉基米爾.郭爾遜也認為烏克蘭事變背後有美國和歐洲非政府組織在烏克蘭社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認為人民最終會從變革中受益。

對於大部份中國的中年人來說,烏克蘭最著名的革命者當屬保爾.卡察金,俄羅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傳體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主人翁。因為蘇聯文化曾經是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相當多的中國人仍然有某種「蘇聯情結」。

作家王蒙曾經說過,蘇聯的「遺老」全在中國,意思是在那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中,革命和蘇聯曾經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

中國作者張雲初認為,雖然蘇聯解體,前蘇聯共和國都與時俱進,他們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多少人緬懷蘇聯文化了,但在中國卻仍然由不少這種精神意義上的蘇聯的遺老和遺少。

烏克蘭事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該國民眾輿論分裂的結果,而中國的社會輿論也處於左右難以達成共識的階段。對於中國當局來說,毫無疑問烏克蘭事變會促使當局進一步加強網絡輿論監控,更加警惕街頭政治的苗頭。

(作者:蒙克;原文標題:透視中國:烏克蘭變局與中國的前車之鑒)

(責任編輯:李文慧)

相關新聞
烏克蘭變天 大陸民眾熱議中共崩盤快了
從獨立廣場到天安門:民運人士看烏克蘭
驚人一幕:烏克蘭防暴警察齊刷刷下跪道歉
新政府延後成立 烏憂分裂跡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