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夫說年菜

作者 : 譚娓(馬來西亞中醫師)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過年是中華民族在中國神傳文化中按照萬年曆而來,除舊迎新,祭祀祖先。這半個月也是這個民族最隆重、最聚會喜慶和具特色的美食日子。

中國人過年吃年菜非常的豐富,一般家庭有八道菜一道湯,如果家境寬裕的就會擺上幾十道菜,用煎、燜、蒸、炒、爆、燉、烤、熏等不同方法做出不同美味菜餚,雞鴨魚肉,葷素搭配,讓老幼,中年人都有所選擇食用。

年菜老年人選擇多食用健脾胃的菜餚和滋陰補腎的湯;小孩則不宜多食煎炸、糖果類食物。中年人則注意不要喝太多酒以及吃太油膩的食品。蔬菜是年菜中不可少的,幫助腸子裡的肥油比較容易排出。

黃曆新年是冬春交接之際,人的腎功能偏旺,鹹入腎經,多食鹹會使得腎功能更旺,腎屬水從而傷及心火,導致心臟力量減弱。苦味入心,適量吃些苦味食品,補益心臟。此時進補為來年身體儲存足夠的能量。人體此時男人養腎為先,女人養肝為要,溫脾暖胃。這樣食補下來一年身體都會比較壯實。

喝茶「油切」也要喝對茶種

新年美味佳餚無數,通常人們會飲茶助消化去油脂。普通體質的人建議選喝紅茶--紅茶性甘溫,可以養人體陽氣,還可以助消化去油膩。

如果吃多了油膩辛辣的食物而造成便祕,口乾舌燥,口舌生瘡上火了,喝綠茶是最好的選擇--綠茶性寒,可以清熱、生津止渴、消食化痰、降血脂。

但須注意,如果喝了人參之類的補湯就不要喝茶了,茶會把補品從體內排出來。

腸胃虛弱 年菜健康吃六要訣

脾胃虛弱的人,在過年期間一定要特別留意自己吃下肚的食物,建議遵循以下的飲食原則,便能助你腸胃平安過好年。

1. 定時定量:

以素食為主,搭配少量肉食。可以多吃水果,如果脾胃虛寒,還應該把水果蒸熟了才吃。

2. 飲食少刺激:

對於有刺激性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黏性大的食物,不宜多食

3. 忌生冷:

生冷的食物多為陰性食品,多食也會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寒。

4. 注意保暖:

脾胃虛寒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在菜內加溫胃的胡椒或飲生薑茶。

5. 菜餚勿過熱食用:

食物的溫度也必須適中,因為過熱的食物,會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因此溫熱鬆軟的食物更有利於健康,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大年三十許多中國人家包的餃子就是老幼皆宜的鬆軟食物。

6. 適量運動:

每天要有適當的體育活動,適當的運動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本文轉自第363期【新紀元週刊】「養生保健」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 隱,唐末五代時浙江新城人,與後來成為吳越王的錢鏐同時降生。他自號江東生,秉性聰敏,詩文超群,有「江東才子」之稱。他二十七歲就在貢籍,後來幾次應 試卻幾次落第,為甚麼總是所至不遇?只因昧了心說話被削了福祿,虧得後來改行從善,洗淨驕傲之性,學做好人,才有了福分。
  • 蓮,象徵清正、純潔,被譽為「花中君子」和美的化身。
  • 凡事皆有因緣,一切都是自己行為的結果......
  • 古人認為,「道」生萬物而賦予萬物具備了「德」,故道尊而德貴,倡導「以德配天」、「以德治世」等。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有名的「治世」,「文景之治」就是其中之一。文景,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文景時期,仁風德政,國家政治清明,社會繁榮,百姓祥和而太平。
  •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憑著傳統的信仰和正信,我們的民族才得以延續至今。在正統文化的影響下,歷史上傑出的詩人們以睿智的思想、哲理的思維感悟人生,以美妙、凝練的語言使人們產生心靈的共鳴,啟迪人們追求真理,昇華道德,回歸人的本性和良知。
  • 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寓意深遠,被古代正直的士大夫們視為立身行己的準則,也是歷代人們所崇仰的思想境界和美德。
  • 發自內心的善舉,讓命運也跟著改變......
  • 《西遊記》一書家喻戶曉,其中主要人物孫悟空真我本色更是為人稱道......
  • 宋代時汀梁曹州有個秀才叫周榮祖,周家先世廣有家財,祖父周奉敬奉神佛,蓋了一所佛院,每日看經念佛,施仁布德,家業興旺。到他父親手裏,只經營產業,不信神佛,為修理宅舍,不捨得另搬木石磚瓦,就將那所佛院盡拆毀來用了,等到宅舍工完,得病不起,百般醫治無效,人皆以為不信佛之過。父親死後,周榮祖掌管家業,因學業有成,想上朝應舉,就帶了妻子張氏和尚在溺褓中的兒子長壽同去。他把祖上遺下那些金銀成錠的做一窖埋在後院牆下,隨身只帶些零碎金銀,叫一個當值的看守房廓屋舍,就舉家應試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