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風險需警惕 馬年理財擦亮眼

人氣 7

【大紀元2014年0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成為近年大陸的流行語,鋪天蓋地「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宣傳也令百姓看花了眼。提高生活水準是每個百姓的新年願景,但越來越多的金融理財產品出現違約或虧本,在馬年,中國民眾理財應警惕中國金融系統風險的不斷增高所帶來的危機。

互聯網金融風險 安全性堪憂

網絡金融是依托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而產生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網絡小額信貸模式、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模式、眾籌模式、網絡保險模式、金融理財產品網絡銷售等模式。

網絡融資是既不同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融資模式。當前商業銀行普遍推廣的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等也屬於這一範疇,大陸互聯網三巨頭阿里、百度、騰訊都已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陸媒報導阿里推出的「餘額寶」以每分鐘300萬元的速度淨增長,僅以此觀察便可見網絡金融的迅猛之勢。

從發展實踐看,網絡金融主要問題是違約率高,無監管門檻。比如目前出現問題的P2P網貸(即點對點信貸)可以看出三大風險。第一手80%的P2P公司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開設了賬戶,這種中間賬戶的資金沉澱問題是行業的系統性風險。第二是P2P平台經營風險,這從近期出現的P2P平台倒閉即可看出;第三是擠兌風險(流動性風險):平台自融或網絡受黑客攻擊所致。還有一些P2P平台直接提供擔保;形成匯聚眾多陌生人資金的信貸資產池,出現龐氏騙局等非法集資詐騙。

信託違約風險累積多年 今年危機最甚

1月27日,在距離兌付期限的倒數第四天,總額超過30億元的信託理財產品——中誠信託「誠至金開1號」發佈兌付方案。這個此前爆出違約危機、被預期成為業界首個打破「剛性兌付」潛規則的信託產品,最終在中國新年前安全降落。

但其背後折射出的問題卻令人深思,「誠至金開1號」的「准兜底」方案,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可以不用對風險負責。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信託行業已經積累了不少風險,馬年信託業投資應是反思多於機會。

申銀萬國首席市場分析師桂浩明認為,信託產品不同於銀行儲蓄,也不同於以國家信用作為抵押的國債,就其本質來說,並不存在保本保息的問題。如果出現違約不能按期兌付本息,甚至血本無歸,這本身就是信託持有人在獲得高收益預期時所需要承擔的成本。

事實上,近年來信託產品面臨兌付風險的案例並不鮮見。2014年1月,新華信託的「上海錄潤置業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信託產品將到期,該信託計劃成立於2011年1月,通過發行四期產品共募集8.5億元,預期年收益率為9.80%或12%,但項目所在的新江灣城23-5地塊至今仍是空地。

中國信託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近幾年信託凶猛發展,尤其是房地產信託,今年將是違約風險最高的年份,信託公司現有管理的資產規模未必能支撐其剛性兌付的能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暉明表示,行業內數千億元的權益承載了數萬億元的融資類信託,這種「小馬拉大車」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使信託公司想要兜底也力不從心。

專家建議中國民眾,審閱的信託合同中對於信託資金的用途一定要有明確指向,用詞含糊不清的項目,儘量不要考慮;項目和風控方面,涉及質押、抵押、擔保、回購等內容的,投資者儘量向銷售人員索要紙質文件,保證風控措施的真實性。

錢荒作用下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不可忽視

2013年,銀行間市場在年中和年底爆發了兩次流動性告急。當年12月末,在銀行存貸款考核的關鍵時期,各銀行更是不惜以發行超高收益率理財產品吸儲,6%以上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甚至達到半數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馬年市場流動性仍可能維持偏緊的狀態,理財產品收益率依然有望保持高位,但要注意其中的高風險。由於投資者對產品的風險等級不清楚,買入了和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2013年,有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

銀行理財專家提示,投資者要儘量選擇和自己風險偏好相對等的理財產品。無論哪種理財產品,只要有收益,就一定存在風險。有時候投資者看理財產品宣傳單卻只注意到大大的「收益」字樣,很少注意到風險提示內容,尤其在金融系統風險增高的2014年更要注意。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網路金融危機 大陸3家網貸平台倒閉
中共國務院秘密文件風傳 樓市或起大風暴
財經專家:中國資本市場面臨大崩盤
錢荒與IPO重啟 更顯中國股市走火入魔慘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