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課綱親中仇日?台學者:攸關國家發展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新竹報導)教育部1月27日通過修正「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方案,引起地方與中央的對立,6縣市認為調整後的課綱「違背歷史事實,明顯回到戒嚴時期大中國史觀,台灣主體意識受到嚴重扭曲」,發起聯合抵制;歷史學者更痛批「去台灣化」,教育專家、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認為新課綱「親中仇日」。

歷史課綱「微調」將原「日本統治時期」改「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統治政策與台民反應」改為「殖民統治政策與台民反應」;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中國」改為「中國大陸」、「加入兩岸分治主題,強調我國主權及於全中國,治權不及大陸地區」。

課綱修正牽涉到國家主權意識是否能堅守,因此造成各界反彈。顏慶祥表示,自己本身在大學教授課程,對於課綱制定流程知之甚詳,如對照過去歷史課綱,新課綱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

顏慶祥解釋,中國仇日想法至今沒有改變,台灣過去對日本,在歷史撰寫上基本上是保持尊重,但是更明確地突顯台灣主體性,但是這次課綱明顯朝向中國觀點來看歷史。

顏慶祥認為,學生對國家主體的認同,影響教育更攸關經濟、社會等國家發展。世界各國編寫歷史教科書,修改方向主要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國家主體性」,另外則是「國家認同」。台灣孩子更應培養主體性及國家認同,以教育著名的芬蘭、瑞典皆是如此,「沒有一個國家會輕易鬆手(此二原則)。」

課程修正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不應該經常變動,不知有多少學生因此受影響。顏慶祥舉例,101年課綱花了近3年、召開近70場分區座談才定案,但這次課綱卻花不到1年,雖然聲稱微調,實際上是很大的變動,整個程序明顯出現瑕疵。

對此,蔣偉寧澄清,政府沒有特定的立場,當談到日本在台灣殖民時期歷史,例如談到慰安婦問題,加上強迫二字,大東亞共榮圈是對國際侵略的構想,都是回歸實際情況。

而對於「去台灣化」,蔣偉寧表示,明確地說,中華民國現在就在台灣,絕對沒有去台灣化的思考。日本殖民只是從底下小標,往上提到上標題,這是從台灣角度來看日本殖民統治這件事,反而強化台灣主體,整體一定是符合〈憲法〉,也把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拿到上標,突顯歷史發生的事實。◇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