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2014中國三大問題或致前所未有動盪

人氣 15

【大紀元2014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從2014年1月就呈現弱勢開局的不利態勢。專家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減半,更為嚴重的2014年將是中國經濟持續20多年的舊運行邏輯破裂、新模式卻未建立的轉折年代,地方政府債務、企業債務以及這兩者背後所隱藏的經濟體制問題或將給中國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動盪。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日前發表專欄作家、國際對沖基金經理人劉海影的評論文章稱,2014年中國經濟與往年不同的地方,不僅僅是增速可能下滑的簡單問題,而是20多年來整個中國經濟運行的舊模式,正在狂奔中越來越接近其破裂點。

2014年正是落在了這個舊運行邏輯破裂、新模式尚未建立的重大轉折點上。這一重大變故將導致前所未有的動盪,中共政府及民間如何應對,將決定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表現。

劉海影表示,中國經濟既有的舊模式的危機,集中體現在債務問題上。主要表現為三大問題:

首先,中國企業負債率居全球主要經濟體最高比例之列是這個舊有經濟模式的不可維持性的關鍵體現。

其次,地方政府債務所對應建設的優良資產無法帶來現金流。

第三,比債務本身更為可怕的是債務所揭示的經濟關係:殭屍企業與過剩產能不斷向銀行融資,導致社會資源不斷流入無效投資項目,不斷製造企業債務「黑洞」的同時刺激產能過剩,導致民間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升高。

這種債務危機再進一步傳導到金融層面,缺乏監管的影子銀行業務將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企業、過剩行業殭屍企業,最後在經濟增速下滑、通貨緊縮和利率高企三種壓力下,企業無法如期還款造成的骨牌效應最為令人擔憂。

劉海影形容說,一旦某些苦撐行業無法應對還本付息壓力,一旦剛性兌付破局,呆賬缺口將會導致次一級鏈條破裂,席捲包括信託、銀行與投資者在內的所有人。

劉海影認為,鑒於中國企業的負債率高、盈利能力差、資金使用效率低、風險團塊性大等問題,「很難想像,債務鏈條的破裂不會傳播開來」,繼而演變為系統性金融風險。

外媒:中國債務危機已到來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2012年底,中國債務總額占GDP的比重達到198%,高於2008年時的125%。而現實中,中國2013年官方公佈的GDP同比增速僅為7.6%。同時國際各大投行對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已經進入1990年代以來的最衰弱時代,動態經濟理論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薩繆爾森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平均速度頂多隻能達到3%-4%。

彭博社2月5日報導說,世界最大債券基金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聯席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表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疑問和市場最大的風險之一。中國今年增長的不確定正增加投資人的不安和對最安全資產的需求。

2013年12月30日,中共官方發佈地方債務審計報告,顯示自從2010年末以來,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飆升了67%,2013年六月份達到17.9萬億元人民幣(大約3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經濟GDP的33%,2008年這個比例為10%,1997年這個比例幾乎為零。

比地方政府債務更為嚴重的中國企業的負債則更為嚴重。據摩根大通統計,2012年中國企業負債約為65萬億人民幣,占中國經濟總量(GDP)的比例高達124%,比過去五年上升了30%,為15年來最高。中國的企業負債「晉陞」全球最高行列。從行業來看,負債最高的企業大多集中在與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的行業,比如鋼鐵、水泥、建築機械和煤炭。而這些行業都是中國經濟產能過剩行業的典型代表。

《華盛頓郵報》12月31日報導,引述瑞銀銀行經濟學家王濤的話說,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共嚴重依賴新建設項目來緩衝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並且這些項目是由地方融資。現在,對投資支出的依賴令中共兩難。如果建設和伴隨的債務被太快的削減,經濟將受損。但是如果支出不加以遏制,那麼隨著項目效益不佳,金融風險可能倍增。

此外,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拉迪(Nicholas Lardy)也表示許多項目的收入不足以償還貸款。債務危機的到來,仍然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中共國務院秘密文件風傳 樓市或起大風暴
財經專家:中國資本市場面臨大崩盤
錢荒與IPO重啟 更顯中國股市走火入魔慘狀
中國「錢荒」加劇  各銀行為錢分外眼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