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14)︰百年漢字改革簡史(5)

漢字簡化運動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111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 子正

二、簡化字--漢字拼音化的過渡產物

1909年(清宣統元年),陸費逵(1886~1941,中華書局創辦人之一)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字〉,首倡在國民教育中推行簡體字。

1920年,錢玄同在《新青年》六卷三號上發表〈減省漢字筆劃的提議〉,又在《平民教育》上發表〈漢字改良的第一步--減省筆劃〉,主張改良漢字,減省筆劃,推行簡體字。

1922年,錢玄同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簡稱「統一會」)第四次大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由黎錦熙、楊樹達連署。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關簡化字的具體方案。

該方案指出,改用拼音是治本的方法,減省漢字的筆劃是治標的方法。鑒於治本的方法一時拿不出來,所以減省筆劃的治標辦法是唯一的選擇。錢玄同在該方案中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成為後來簡化漢字的重要依據。

上述的這個提案全文最終刊登在1923年1月「國語統一會」出版的《國語月刊》一卷七期「漢字改革號」特刊上。胡適為本期專號撰寫了「卷頭言」,指出:二千年來的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俗體字)的創造欲提倡。

錢玄同、黎錦熙、蔡元培、趙元任、傅斯年等人分別發表文章,如錢玄同的〈漢字革命〉、黎錦熙的〈漢字革命軍前進的一條大道〉、蔡元培的〈漢字改革說〉、趙元任的〈國語羅馬字研究〉,以對封建文化和教育的批判和反思的觀點,或贊同廢除漢字、採用新拼音文字,或贊同簡化漢字。

1928年,胡懷深的《簡易字說》出版,收簡易字300多個。這是為簡化漢字服務的最早的資料專書。

1930年,劉復(字半農)、李家瑞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出版。該字譜是千年來簡體字的集結。

1932年,「國語統一會」編的《國音常用字匯》出版,收入了宋元以來的大多慣用簡體字。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同年,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上發表〈550俗字表〉。

1935年,上海文化界發起推行「手頭字」(即俗體字)運動。2月24日,上海《申報》首先刊載「手頭字之提倡」的新聞報導,同時發表了〈手頭字第一期字彙〉(300字),上海其他報刊紛紛回應,相繼轉載。

「手頭字」運動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陳望道、葉聖陶、巴金、老舍、鄭振鐸、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達夫、胡蜂、林漢達、葉籟士等200位當時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學》、《譯文》、《小朋友》、《中學生》、《新中華》、《讀書生活》、《世界知識》等15家雜誌社共同發起。

1935年6月,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字2400多。

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的一部分,共收字324個,並準備從次年7月編入小學課本。這是中國歷史上由國家(政府)出面公布的第一個簡化字表。

字表公布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國民黨中央常委、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尤為反對。後南京政府接受了反對派意見,於1936年2月通令收回了這個字表。此舉標誌著民國時期漢字簡化運動的失敗。

1936年容庚《簡體字典》出版,收字4445個,並且在燕京大學開設簡體字課加以試驗。

同年11月,陳光堯的《常用簡字表》出版,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

但在中共控制區內,簡體字運動仍繼續發展,並創造了許多新體,後被稱為「解放字」,如:拥、护、卫、胜、窜、忧、运、动、进、敌、适、积、极、击、华、沟、邓、历、跃、艺、钥、乡、宪、习、团、灭、吨等。(《簡化字溯源》,語文出版社,1956年,第18頁、第100~110頁)

1949年1月31日,北平(北京)國、共易手。

1949年5月,國語羅馬字創始人之一的黎錦熙聯繫多所高校的語言文字專家,向中共「五老」之一的吳玉章(中共內年齡最老的知識幹部之一,拉丁化新文字的積極推動者)獻言,建議成立一個文字改革研究會。

1949年9月1日,毛澤東指定吳玉章、成仿吾、範文瀾、馬敘倫、郭沫若、沈雁冰(茅盾)等共同組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

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正式成立。隨後決定:把研究拼音文字作為主要任務。吳玉章任常務理事會主席。

1950年,史達林明確指示將協助中國廢除漢字,毛澤東附和。(汪學文《中共簡化漢字之影響》,第215~217頁)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馬敘倫任主任委員,吳玉章任副主任委員,丁西林(丁燮林)、胡愈之、黎錦熙、羅常培、王力、韋愨、陸志韋、林漢達、葉籟士、倪海曙、呂叔湘、周有光12人為委員。

1953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漢字整理組成立,開始著手擬定《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

1954年12月23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設委員23人,吳玉章為主任,胡愈之為副主任委員,葉籟士為祕書長,並通過修正後的《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文改會」估計漢字難以在短時間改為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舊文字的過渡時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以簡體字創造漢字內部利於拼音化的條件。(中國語文雜誌社編《簡化漢字問題》,中華書局,1956年,第98頁)

1955年12月22日,大陸發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1956年1月27日,中共發出了《關於文字改革工作問題的指示》,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確定了文字改革的方針:「漢字必須改革,漢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以利目前的應用,同時積極進行拼音化的各項工作。」

可見,「簡化字」是中共廢除漢字、實行文字拼音化的過渡性產物。

1956年1月31日,大陸正式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

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批判對史達林的個人迷信,尤其是以後對馬列主義中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論的修改,讓中共不悅)至1958年底,隨著中蘇關係逐步惡化,大陸放緩了廢除漢字的腳步,「簡化」成了漢字改革的主題,而漢語拼音則降格為輔助中文學習的注音工具。

1957年底,毛澤東對文字改革的任務作出調整: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隨後,周恩來在政協舉行的報告會上做的《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報告,對其進行闡述。(參見《胡喬木談語言文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頁)

由此,漢字的第一次危機,表面原因,是因為中蘇關係破裂而告一段落。

1958年2月11日,大陸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收錄2238個簡化字(因「签」、「须」兩字重見,實為2236字),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此表沿用至1986年。

1965年1月30日,大陸發布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共收錄6196字。此表沿用至1988年《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發布。

197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擬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1977年12月20日,二簡方案共分兩表,第一表收錄簡化字248個,推出後直接實行;第二表收錄簡化字605個,推出後供討論。

1978年4月到7月,大陸教委(後改稱教育部)、中宣部分別發出內部通知:在中小學課本、教科書和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簡字」。

1981年8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制定《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修訂草案)》,共收錄簡化字111個。

1986年6月24日,大陸宣布廢止「二簡字」。

1986年10月10日,大陸發表了重新修訂的《簡化字總表》,實收2274個簡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呙[咼]等14個偏旁。此表使用至2013年《通用規範漢字表》發布。@*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