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智慧之——神傳漢字(3)

作者 : 靜遠
font print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五)「智」

智,從日從知。知謂通曉事理,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為智,也就是知。其本義作「智知也,無所不知也」,即智慧之稱。

其義有:智慧,聰明曰智,愚之對,如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謀,巧思曰智,如《晉書.賈模傳》「深沉有智算」;有才氣者曰智,如《孔叢子》「師賢友智」;知識曰智,如《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行事需智慧,識人需智慧……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擁有智慧,做個有智之士。然而,甚麼才是真正的智慧呢?古人云:「逢昏不昧,智也。」遇事不昏昧,是智慧。若堅固執著,心量狹隘,就易遇人不識,遇事不辨。心中有了智慧,自有明亮的慧眼,明辨是非,辨識善惡,趨吉而遠禍。

智慧,人人本有,一旦被慾望、習氣、情緒等障礙,就無法顯現。故「利令智昏,欲令智迷」,人生的諸多不幸,莫不由此貪慾而起,一旦迷失自己就極易被境遇左右,犯下錯誤,喪失理智,做出後悔莫及之事。因此,時時要保持理智清醒的態度。

智者內心清澈明朗,通達事理,面對各種外在物慾的誘惑,嚴守道德的約束。智者,亦有過人的勇氣,敢於面對困境,在困苦艱難中,所思的不是退縮埋怨,而是奮發向上精神,衝破難關。

「智者不妄為」,智慧之人不會胡作非為,因為知其後果,故不能為,亦不敢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能知人,更能善體人意,知彼知己而不惑。智者,永遠謙遜待人,深知廣闊的胸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基礎,謙遜流露出的是智慧言語,優雅氣質與風範,讓人願意與之親近。

智者不惑,靜者生慧。《論語》云:「有求皆苦,無慾則剛」,做到無求不爭,順其自然,心就能靜。靜是一種安詳平和,是一份圓融的心境,靜中能領悟世界的神妙並與萬物相契合,靜中蘊含無限生機,可以獲得智慧靈感,所得有所悟,故「靜思則通」。

聖賢之道,無不充滿智慧,使人看得更遠。《中庸》云:「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 身。」古人認為深入學習聖賢的教誨,並在生活中力行,是增長智慧的方法。

人生如果沒有智慧的引導,也會跌入黑暗痛苦。但如何才能走好自己人生的光明大道,可見,在一切境界面前,懂得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邪思雜念的污染中,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依理行事,心地光明磊落,切莫迷失方向、踏上險道而不自知,因為,只要有纖毫對事理的不明,就易踏上人生錯誤的第一步。遵循天理而向善,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這才是明理、智慧的人生。

(六)「寬」

寬:從宀莧聲,本義作「屋 寬大」解(《說文》),故從宀。又以莧音桓,從免足,苜聲,為細角之山羊,性喜寬野,今有室足以容莧,可見其寬廣,故寬從莧聲。

其義有:仁厚曰寬,如《左傳》「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大而有容曰寬,如《易經》「君子……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宥,原宥曰寬,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愛,愛惜曰寬,如《禮記.表記》「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闊,廣闊曰寬,如《張祜.送韋整尉長沙》「雲水洞庭寬」;器度大曰寬,如《論語》「寬則得眾」。

寬者,永遠能容。厚者,恆久不薄。人生諸多時候,因為心地不寬,所以常感難有容身之地。

其實,若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看宇宙及大自然,就會發現到,就因為自己的心地不寬,才有設限,因此窒礙難行;就因為自己的視野短淺,所以看不到遠方,見不著上下四方,因而做錯,或 判斷失誤。所以寬廣的胸懷,開闊的眼界,可以使人正視周圍的一切,跳脫各種侷限。

舉目方知宇宙寬。當人站在高遠處,或眺望遠山,或眺望無垠的大海,就會真實感受到宇宙的寬大,而覺察個人的渺小。此刻,個人種種,也將隨著藍天大海的寬闊而化為雲煙。

若抬頭仰望那寬廣的天空,靜觀這氣象萬千的大自然,無一不是覆在廣闊的天地中,那麼宏觀的宇宙,就在身邊、就在眼前,省思著與自己的對比,就會看見自己的胸懷,原來是那般的窄小,故古人常說:「量大福大。」就是告訴人們要開拓胸懷,有包容一切之氣度,福分才能廣大。

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歷代仁人君子常拿這兩句話自勉要像孔子那樣不斷攀登,以不斷開闊眼界,昇華境界,向上,再向上,以達精神之山的峰巔。登高方能望遠,在這不斷攀登中,人的襟懷也不斷昇華博大。

因為孔子自己就是一位仁者,他一覽天下時,油然想起仁者的心胸就像巍然屹立的泰山,泰山為五嶽之首,它那闊大雄偉的風姿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聖賢人格品德。

心底無私天地寬。所以,學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放下自我,才能擁有寬恕胸懷,成就更加開闊的器度與心量。人與人相處,貴在坦然。待人太嚴苛,讓人不敢親近,故阻礙了與人良好的互動;不能寬以待人,周圍人則將漸漸離去;嚴厲苛責,則處處充滿荊棘。

故古人云:「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難處之人愈宜厚。」心地寬厚,才能處眾容眾得眾。從寬廣無際的心地出發,才更懂得知恩、感恩和報恩。在感恩之外,還能遍施、普施,仁愛他人和萬物,才會有與天地萬物共存共榮的安穩祥和,才會走出一條越來越寬的光明大道。

把握「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心境。嚴以律己是一種力行道義、修身重德的美好人格特質;寬人,就是待人寬厚、仁愛。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孔子倡導忠恕的道德原則,即有寬宥、容恕的心地,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指凡事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君子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而對於他人,則要寬以待人。

只有具備豁達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才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因為這是善的力量,它可以觸動生命的本質,可以解體一切不正,可以無所不包和無所不能,正如哲人所說: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時代,地藏菩薩下到人間,發現當時的人們幾乎都不信佛了,因此他下決心要找到一個信佛的人來度化他。
  • 湯斌(公元1627年~1687年),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河南睢縣人,清順治九年進士,曾任陝西潼關道、江西嶺北道、江蘇巡撫、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他一生清正廉明,所到之處體恤民艱,弊絕風清,政績斐然。
  • 忠孝仁義,這是人應具有的品德,以此待人,自己也得善報......
  • 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後,一天在苑裡遊玩,發現以前認識的那個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現在還像原來那樣窮困,於是說:「你明天去見我,我讓你當個縣令。」
  • 知錯就改,悔過自新,是古時君子應具有的美德。一個人能夠清醒的認識和正視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並努力改正,提升思想境界,不斷完善道德人品,一樣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古語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以下為幾則古人悔過自新的故事。
  • 賈思勰,齊郡益都(今山東壽光南),生卒年月不詳。他是中國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紀)傑出的農業科學家。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到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後來回到家鄉,經營農牧業並研究農牧業生產理論。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間,賈思勰在總結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成就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以及自己的觀察和試驗,寫成了著名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 福,是杜林鎮人,以往來販運為生。有一天,他要爭取時間,快點趕路,無意中便和土豪發生了爭路的行為。那個土豪一慣蠻橫霸道,他當即指使僕人,把張福推到石橋下。當時河水剛凍結成冰,冰稜像鋒刃。張福摔下去後,顱骨破裂,奄奄一息。
  • 據《後漢書.羊續傳》載:羊續,後漢泰山平陽(今山東泰安)人,為官清廉奉法。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續被任命為南陽郡太守。在此之前,江夏兵趙慈反叛,殺死了原任南陽太守,並攻陷元縣,一時間人心惶惶。羊續毫不畏懼,身邊只帶一個小書僮微服前往,他「觀歷縣邑,采問風謠,然後乃進。」到任後,快刀斬亂麻,迅速平定叛亂,人民歡欣鼓舞,得以安居樂業。
  • 東晉大將軍王敦死後,王應想投奔江州的王彬,王含想投奔荊州的王舒。王含問王應說:「大將軍平時與王彬關係怎麼樣,你為何要投奔他?」王應說:「正因如此,我才投奔他。王彬在我們強盛時,能夠和我們和平相處,但不奉承迎合我們。當我們身處逆境時,他們必有同情之心。而荊州王舒只會見機行事,做表面文章,這種人行事,怎麼會可靠呢?」
  • 清代江蘇戲曲家沈起鳳先生曾在他寫的《諧鐸》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