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三個領域面臨危機 政府沒招乾瞪眼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報導)目前,大陸地方政府在大規模基建過程中形成多重債務關係,使地方政府、開發商和影子銀行相互捆綁。外媒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對基建投資的過度依賴,在目前的房地產、銀行信貸全面收縮的情況下,正在結束。分析認為,這或將引發三個領域的危機。

三重債務關係

5月19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以鞍山市勞動路保障性住房項目為例,報導大陸地方政府債務、公司債務和影子銀行之間的關係日益相互捆綁。

報導稱,鞍山勞動路保障性住宅項目造價人民幣13億元,由建築商同意墊資建造,鞍山市在工程竣工後支付資金。鞍山市政府因財政困難無力支付,只好利用影子銀行,通過一只信託來籌措應付款項,並向該信託的投資者承諾了較高的利率。

這種方式被稱為「建設-移交」(build-transfer)策略,越來越被債負沉重的地方政府普遍使用,通過影子銀行支出融資的做法也大量出現。

麥格理投資管理公司(Macqua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駐香港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勒科爾尼(Sam Le Cornu)說,無論是建設-移交交易還是影子銀行業務,這些問題的風險不在於行業大小或是債務規模,而在於快速增長的同時缺少監管、法規和資本儲備。

從2010年到2013年,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增加了67%,其中「建設-移交」交易和信託產品佔了40%。如今,這兩項合計佔地方政府債務的16%,而在2010年,這一占比為0。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從2009年底到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公司債務增加了97%。建設-移交交易的利用加大了債務規模。

三個領域面臨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5月14日報導,中國經濟增長對基礎設施投資的依賴度,令人瞠目結舌。分析認為,這種方式將可能以若干種方式終結,或引爆三個領域的危機。

首先,現金短缺的大開發商面臨衝擊。

由於房地產開發商現金流轉能力越來越差,造成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大幅降低。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說,去年底,隨著債務不斷增多,越秀地產、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園集團、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收入以及利潤率遭受損失。分析人士說,規模較小、沒有上市的開發商將幾乎注定出現更多的違約和破產情況。

其次,在經濟緊縮的大環境下,一旦開發商停止買地開建新樓盤,依靠賣地來還債的地方政府將出現現金流轉問題。分析人士說,政府或許會要求國有銀行用「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來處理不斷增加的不良貸款。但是,舊債新償的做法將損害銀行增加放貸的能力,從而惡化對固定資產投資已經收緊銀根的融資環境。

第三,資金緊張不僅直接衝擊房地產業,更使包括鋼鐵業、鋁業、鐵礦石開採以及煤礦開採企業等重工業受到影響。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負責亞太地區業務的首席信貸官邁克爾•泰勒警告說:「信貸環境收緊有可能會造成比目前預期還要大的經濟影響。在這種下行局面下,中國信貸市場將出現流動性困難。」

泰勒的一份報告表示:「去槓桿化時期通常在經濟上講是很痛苦的。考慮到中國信貸繁榮的龐大規模,決策者面臨的一個異常艱鉅的挑戰就是在逐步去槓桿化的同時避免經濟急劇減速。」

5月17日召開的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新供給金融圓桌」首期會議上,中共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給出的測算結果是:2012年中國非金融類企業部門的槓桿率為106%,2013年進一步增至109.6%,遠高於德國的49%、美國的72%、日本的99%。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國地方政府負債超5萬億 或危及經濟安全
地方負債多 中國經濟風險高
中國地方債將達12.5萬億 風險或3年內爆發
彭博社:中共嚴重低估地方債 危機遠勝歐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