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人間的文字〉

戲 是人生的出口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祖父到了八十歲還挑著擔子在街上賣竹帚,難怪那根扁擔常累得直挺挺的躺在暮色裡,祖父卻敞著胸膛,坐在院前臉盆旁,擰乾了毛巾擦背,吩咐我說:「趕緊吃了飯去戲院看戲去。」

在五、六十年前貧樸的年代,去戲院看戲,那可是奢華的風雅事,大概祖父生命裡,戲還沒看夠。戲臺上,不管演的是孟姜女、樊梨花或是廖添丁,我只期待著最後一場吊鋼索的戲,幾個搽得紅紅綠綠的演員在空中飛來飛去,那才好看。散了戲,夜色裡祖父牽著我,仍然興致高昂的述說著戲文,我自顧望著夜空,數著一顆顆閃亮的星星。

那時節臺灣就有了遊唱詩人,只是唱的多是哀傷的詠嘆調,賣的是眼淚,少女、媳婦必須帶了手帕包回去。就是那一年,廟前廣場來了一對夫婦,唱的是《陳三五娘》,當時民間流傳的故事。男的抱著月琴,女的拈著絲絹擺著腰枝,一男一女搭配著,時而唱著時而吟誦,琴聲帶著哀怨穿透全場。圍著聽曲的有種田的、作生意的,有做婆婆的、當媳婦的,都把心裡的愛恨情愁化成流水,匯入了戲曲中。

後來聽說,這對夫婦唱完了《陳三五娘》遠走他鄉時,一群聽曲的村婦還集資鑄贈了金飾,遠遠的送到村口,紛紛掏出手帕,再一次把眼淚帶回去。

早期的臺灣農村日子長,種田人好不容易等到太陽下了山。晚飯後,大人們坐在院子裡說《三國》,小孩子追著晚風,追著螢火蟲的點點亮光,耳朵裡斷斷續續聽了「劉關張」的故事,腦海裡留下的只是關公紅紅的臉孔,張飛囂張的鬍鬚的印象,後來發覺,戲裡傳達的人情義理早種入了心裡。

到了祖父不再帶我去戲院看戲時,只要聽到鑼鼓聲從空中響起,就自己跑到街上廟埕去看布袋戲。

我獨自趴在土地廟前的石獅背上,看戲臺上的戲偶飛來竄去。那時,經常演的是《紅巾大戰黑巾》,一齣正邪較量的江湖大戲。敗的一方,就請高人下山相助,持續往復,廝鬥不止,直到武林正派的代表人物,紅巾大俠,在一片雲霧蒸騰中現身,正義的嗩吶聲從後臺高高拔起,我才抱著石獅的脖子放心睡去。

如今,土地廟前的原野上,已聳立雄偉的演藝廳。戲終時走出劇院,彷彿祖父仍牽著我的手,一股暖流傳到心裡,陣陣鑼鼓聲從遠處傳來,一幕幕戲從古早演到了現在。

轉身人群處,從演藝廳燈火輝映的簷角仰望浩瀚星空,感覺,再長的戲在歷史長河中,也只是一串小小的鑼鼓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一條街道跌跌撞撞的商店招牌,紅紅綠綠的遮蔽了整片天空,一路迤邐向街尾的北門口,下午軟軟的陽光不爭不鬧的鋪灑在市街上,菜攤子、行人塞滿了街道,一輛機車後座堆了高高的蔬菜,把騎車的人都遮住了,噗噗的彎來轉去,閃過一堆人後,帶著一股白煙,鑽進了路口那家文具行旁邊的窄巷裡。
  • 砰然一聲巨響,大師啊!我終於看見了那一道曙光;亙古繁衍的三千紋路被斷然劈開,鴻蒙渾沌中,赫然劃破宇宙洪荒的,就是這一道斧光。
  • 天空濛濛黑黑的,還看不清楚屋外的苦楝樹,大城就被站立在牆外斜坡上的公雞給叫醒了,「咕咕咕……」的長長啼叫聲,一年的日子裡就只這一天聽起來不吵人,若在往日裡不嘀咕幾句,心裡準不舒服的,可今天就過年了,各行各業都忙,米店掌櫃老大昨晚還叮嚀今天要提早個把時辰上工……
  • 部落的原住民想念禹海時,會抬頭望著天空尋找盤旋的老鷹,過不多久禹海就會走進他們的部落,這是部落族人聯絡禹海最簡單也是唯一的方式。那天在茶山村,禹海用平淡而嚴肅的語氣這樣告訴我,因為他行蹤飄忽不定,身上又不帶手機,行囊裏裝的只有筆記本、照相機及錄音機。
  • 大師茶藝工夫一流,這武夷大紅袍進了大師壺裡,才顯其意境高遠,端起茶杯即似聞風聲,茶一入喉又像看見高山清泉,及入腹頓覺熨人心脾,中國茶道文化深厚悠遠,大師的茶藝想必與修行相輔相成。
  • 牡丹把廚房的事料理就緒,抱著包袱輕聲的鑽出了張家宅院西角門,瞧見一輛牛車正奮力往上爬坡,傾斜的車軲轤顫危危的嵌住石板隙縫,車上高高堆著收割的稻子遮蔽了金黃的天空,駕車的榮貴伯嘶聲吆喝著水牛,水牛嘴裡「噌!噌!」的喘著氣。
  • 這江川一帶五鎮十八莊,任誰都稱讚咱們的胡琴好聽,真要這胡琴拿去了無妨,我早就想換把琴試試,這幾年來總覺得功夫上不去,一直停留在這節骨眼上,過不去這座山倒是滿痛苦的,只是這琴跟了我一輩,這樣一夕之間丟了,心裡也是怪難受的。
  • 源於對設計的熱情及對中華文化博大內涵的推崇,二十三歲的陳彥廷將剪紙——幾乎快被中國人遺忘的傳統藝術,帶上了國際舞台,讓東方古老文化在海外大放異彩。
  • 小憨子抱緊衣襟,一時腳下踢到了石頭,懷裡的柑橘洶湧散落地上,四處翻滾,阿柱仔也懶得理會,一顆跳得快的柑橘卻滾進了他的腳底,正要跳開,可是那柑橘已被他踩出了汁液,身子瞬間滑了十幾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