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碑雷擊 刻碑得子

作者 : 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一、利益百姓 神仙敬重

張乖崖在成都做官時,夢見自己被神仙招去。正說話間,忽然有人進來,向神仙報告:「西門黃兼濟到!」當時走進來一位束髮道人。那位神仙,立即接待他,對他非常禮貌恭敬。

第二天早晨,張乖崖派人請「名叫黃兼濟的人」過來,黃兼濟到來後,張乖崖一看這人,完全是夢中所見到的那位束髮道人。

張乖崖問他:「你有甚麼善行?為甚麼神仙十分尊敬你?」

黃兼濟回答說:「我並沒有甚麼大善行。只不過在麥熟時,用平價收進,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百姓生活艱難時,就用平價賣出。買進賣出,都是一樣的價格,對我沒有甚麼損害,對百姓就解除危急,就是這樣罷了!」

張公(張乖崖)聽後,不禁感嘆,連忙讓屬僚扶他到座上,張公連連向他行禮。

一個人做了好事,利益百姓,神仙對他都很尊敬。黃兼濟的行為事蹟,可以廣泛推廣。大家都知道「做好事能受神仙尊敬」,就會有更多人去仿效了!

二、碎碑雷擊 刻碑得子

唐代的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一生致力於醫學,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書,傳於後世。

孫思邈曾經在無意中,救活一條龍,後來由於龍的回謝,使他得到龍宮的藥方。他用龍宮的藥方治病,效果很好,便將此藥方編入《千金方》中,刻碑,以傳後世。

當時,有個人知道此事。這人為牟取暴利,便立即把剛剛刻好的石碑,以官權霸占為己有,拼命拓下(古代的一種複製方法)來,準備將藥方印成書賣錢,並擊碎石碑。很快,天降暴雨,那個霸權自利者,便被巨雷打死。

後來,有一位善良的人,自己出錢,再次請原先的那個匠人,重新刻了碑文。珍貴的《千金方》,這才得以傳之後世。

這位善良濟世的人,夜裏夢見孫思邈對他說:「你本來命中無子。因為刻了《千金方》,當得貴子。」不久,他的妻子果然懷孕,生了一個兒子。長大後,成為大貴人。

碎碑的人,只想著專橫霸道,自私自利;刻碑的人,只想著濟世利人。其結果是:只知道自利的人,他何嘗得到利益;只想利益他人的人,他又何嘗沒有得到利益呢?

三、不露痕跡 消除弊政

明朝宣德年間,曾經派遣太監到西洋(當時稱爪哇以西的印度洋為西洋,並包括沿海的陸地)尋寶,花費不計其數,死人不可計算。

天順年間,有人建議皇上:再派遣人去西洋。皇上就命令兵部主事人項忠,參考過去的尋寶檔案,制訂新方案。

當時劉大夏任郎中(官職名),他先到放案冊的地方,把案冊藏起來。辦事人員找不到那些案冊,就使這件事就停了下來。

後來,項忠以丟失案冊的事,責問檔案的管理人員。劉大廈笑著說:「這是弊政(指下西洋尋寶事),即使案冊仍在,也應毀掉,以除後患,怎麼還要追問那些案冊的去向呢?」

項忠驚醒,對劉公(劉大夏)肅然起敬,道歉說:「您的陰德動天,我這個位子,應當屬於您了!」後來,劉大夏果然升官到太保大司馬,子孫歷代貴顯。

推廣劉公的做法,世間一切有害的文字,都應當毀滅。誨淫誨盜的書籍、誹謗佛法的書籍,應屬重中之重,都應該銷毀,以免貽害後世子孫!@

(以上均據清代《安士全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夏文化是神傳文化,華夏文明之所以長期繁榮世代傳承,主要得益於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崇高智慧,儒釋道精神蘊涵其中,敬天順天之傳統,追求「天人合一」。
  • 孔子作《春秋》言災異述天道。《春秋》為儒家《五經》之一,被後人稱為「禮義之大宗」。《春秋》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六年間的歷史大事,涉及多國。內容包括天文氣象、政治經濟、社會生產與生活等諸方面,是當時有準確時間、地點、人物的原始記錄。
  • 對於災異,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朝廷專門有欽天監這樣的機構來監測天象、地震等,有關人員要收集相關情報,提出建議上報皇帝。一旦出現災情,皇帝要發表「罪己詔」,反省自己是否失德,要避殿、減膳、罪己、求言等,以補過失;地方官要去懺悔,分析發生災害與人心的因果關係。
  • 前兩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中國古典傳奇中的兩個警世內涵——「人生如夢」和「返本歸真」及相關的幾個傳奇故事,今天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另一個主題︰
  • 們在之前的幾期節目中從不同角度談了中國古典傳奇中的警世內涵,今天再來講講這樣一個主題——
  • 四川巴縣陶生,少年美貌,同學稱之為「小潘安」(潘安是古代的美男子)。一年端午節,鄉人舉行龍舟競渡活動,陶生出城遊觀。偶見一位少女,隨其嫂在樹下休息,少女對陶生注目凝視良久。嫂嫂拍著少女的肩膀,開玩笑說:「那人是陶家小潘安。以你的才貌,如果與他相配,也算終生無憾了。」少女紅著臉,微微一笑說:「只怕我命薄,沒有福份消受。」當時人聲喧嘩,陶生沒有聽見他們說什麼。
  • 常州有一位生來就不能講話的人,姓蔡,名字忘記了,人們都叫他「蔡啞子」。他的家,世代居住在城北面的青山莊。因為家裏生活貧困,他就以行乞為生。
  • 鄭板橋(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三歲喪母,是靠窮 苦的奶媽費氏,撫養成人的。長大後,先是以賣畫為生,後在窮朋友的幫助下開始讀 書。四十三歲時,考中了進士,隨後擔任了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 鄭板橋自幼便對窮苦百姓充滿感情,做官後更是處處想著窮苦人。
  • 諸葛亮十七八歲的時候,隱居在南陽臥龍崗,在那裡搭了個茅庵,一邊開荒種地,一邊發奮讀書。
  • 中華漢字是神傳文字,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古人造字時,把自己的道德標準也融入了構字之中,「字小乾坤大」,反映出古人的正統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一個方塊字,就是一方天地,漢字的形像呈現著宇宙乾坤的萬象紛呈、蘊含著造化的神秀靈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