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人間的文字〉

散文:煮三年爛飯 娶一個媳婦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母親已近九十歲,一生過著農家生活,那天她坐在風簷下憶起了年輕時,經歷的「煮三年爛飯,娶一個媳婦」的故事,說出了半世紀前農家婦女的辛酸。

母親當了媳婦後,除了要幫忙田裡的農事外,還擔負廚房裡的工作。一天,母親挑著稻草從田裡趕回家,為十幾個莊稼漢準備午飯。匆匆忙忙的,把米煮成了稀飯了,一時心慌,想起曾祖母最疼她,就先向曾祖母告饒,果然曾祖母笑著寬慰她,最後說了一句:「煮三年爛飯,娶一個媳婦。」母親聽到這句話,心情頓時從憂慮的懸崖拉了回來。

那時,農村裡的莊稼漢在田裡幹活的力量,靠的是三餐紮紮實實的大米飯,吃稀飯是撐不了一整天的。母親煮了一鍋爛稀飯,自然是惹了禍了,心裡要擔驚受怕了。可反過來,煮成了稀飯,卻能省下一些米來。母親告訴我,「煮三年爛飯,娶一個媳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把煮了三年的爛飯省下來的米錢,就夠娶一個媳婦的花費了。

在電鍋還沒進到台灣家庭以前的農業時代,煮飯對家庭主婦可是個大事,母親娓娓說起當年燒柴煮飯的繁複細節。她說,首先要拿捏好開飯的時間,算準什麼時候下鍋煮飯,稀飯要放多少米、乾飯要放多少水都有準繩。淘了米,把手伸進鍋裡,手掌貼著鍋底米粒測量水的深度適宜後,蓋上鍋蓋,鍋子端上了爐子,就準備燒柴煮飯了。

燒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先把乾草放進爐子裡點上火,等火燃起來了,然後把木柴擱在乾草上,借草引火點燃木柴。一時,火也燃不上來,就要拿長長的竹筒,將嘴貼著竹筒口往爐子裡吹氣,催促那將熄未熄的火星兒快快燃起來。等爐子裡的火燃旺了,就可以蹲在爐邊安心等待了。這期間,看著木柴將燃盡了,還要添上新柴。等鍋裡的米咕嚕咕嚕吵夠了,自然會冒出白煙來,這時火就不能太旺了,讓文火慢攻,等到鍋裡漫出的煙霧帶著一絲絲飯香時,大事底定了,就讓爐裡的餘燼慢慢熄滅,莊稼漢肚子等著的就是這鍋飯了。

母親倉促間煮出來的那鍋爛飯,或是水放多了,火太旺了,幾十年前的情節,已不復記憶。但是,每當晚風裡的母親說起這個故事時,臉上皺紋裡總會迴盪起一絲欣慰的神情。

現在煮飯就簡單了,大白米進了電鍋,只要接上電源,幾分鐘飯就熟了,電源還會自動切斷。掀起鍋蓋時,煙霧也冒了出來,可是卻找不到母親那個時代酸酸甜甜的故事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一條街道跌跌撞撞的商店招牌,紅紅綠綠的遮蔽了整片天空,一路迤邐向街尾的北門口,下午軟軟的陽光不爭不鬧的鋪灑在市街上,菜攤子、行人塞滿了街道,一輛機車後座堆了高高的蔬菜,把騎車的人都遮住了,噗噗的彎來轉去,閃過一堆人後,帶著一股白煙,鑽進了路口那家文具行旁邊的窄巷裡。
  • 砰然一聲巨響,大師啊!我終於看見了那一道曙光;亙古繁衍的三千紋路被斷然劈開,鴻蒙渾沌中,赫然劃破宇宙洪荒的,就是這一道斧光。
  • 天空濛濛黑黑的,還看不清楚屋外的苦楝樹,大城就被站立在牆外斜坡上的公雞給叫醒了,「咕咕咕……」的長長啼叫聲,一年的日子裡就只這一天聽起來不吵人,若在往日裡不嘀咕幾句,心裡準不舒服的,可今天就過年了,各行各業都忙,米店掌櫃老大昨晚還叮嚀今天要提早個把時辰上工……
  • 大師茶藝工夫一流,這武夷大紅袍進了大師壺裡,才顯其意境高遠,端起茶杯即似聞風聲,茶一入喉又像看見高山清泉,及入腹頓覺熨人心脾,中國茶道文化深厚悠遠,大師的茶藝想必與修行相輔相成。
  • 晚清「戊戌變法」進行了100天,慈禧太后在菜市場砍了六顆要求變法人士的腦袋,通緝了22個變法維新人士。今天自稱「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1989年鄧小平用坦克車機關槍在長安街上掃射了無數的學生和群眾,趕走了無數的民運人士。
  • 所有看過中國禁播電視劇《走向共和》的人都不會忘記這個場面,粱啓超要他的弟子徐錫麟回國幫助清王朝立憲改革。孫中山告訴徐錫麟:清王朝的立憲是騙人的。徐錫麟拒絕了孫中山的勸告,在安徽巡撫恩銘的屬下做了安徽警官學校校長。
  • 台灣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上任前夕偕同兒子去香港算命,近日引起街談巷議;其實,中國歷朝歷代上至帝王貴冑下至庶民百姓,普遍喜歡卜卦算命,希望預知未來,趨吉避凶。命理師、氣場分析師陳本源認為,不管怎麼算命,古往今來惟有德者能享福澤。
  • 某報紙副刊曾經刊登一則短篇小說,寫到一群都市退休的老人,每天結伴搭捷運車一起去醫院掛號、看門診,只是為了拿維他命丸、吹吹冷氣,消磨時間。一天,這群趕著去醫院「上班」的老人又坐在車裡,有人發現少了1個人,就問:「老王今天怎麼沒來?」有一個人回答說:「老王生病了。」這雖然是嘲諷浪費醫療資源的小說,其實,故事的背後隱藏的老人照護的問題,卻發人深思。
  • 自從來過土溝村以後,只要想到村裡的阿公阿嬤,嚴詠能就會回來唱歌,每次都吸引許多阿公阿嬤還有小孩來聽歌,慢慢的,「豬寮咖啡廳」就成為社區意識凝聚的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