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 臺北偶戲館講述130年建城歷史故事

鍾元臺灣臺北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今年是臺北偶戲館成立10週年,館長阮家貞1日表示,為配合臺北市建城130年活動,於臺北市12個景點,重現「肩擔戲臺」的風華,上演《巧戲人間 風華絕代》,詮釋130年前外國人來臺北經商與東、西、南、北城門的故事,希望讓參與的民眾與小朋友在寓教於樂中,了解臺北建城歷史和傳統偶戲文化的掌中技藝之美。

臺北偶戲館於2004年8月正式開館,內設「袋袋相傳-布袋戲區」、「絲絲入扣-傀儡戲區」、「影影約約-皮影戲區」、「偶戲萬花筒-互動體驗區」。(臺北偶戲館)

臺北建城130週年

臺北市政府表示,臺北城130歲了,遙想1884年(清光緒10年冬),先賢們胼手胝足、耗時費工建蓋這座城,不僅是清領臺灣最後官准興建的城牆,也是臺灣建城史上唯一方形石城。此後,隨著歷代政權演替、都市擴建,舊有的城牆石已不復見,原爲阻擋外強的功能也早已不存在;但城牆拆毀了,取而代之的是臺北逐漸以建造一座更美好、更親近生活的城市為目標,並邁向成為一座具設計遠見的世界城市。

臺北偶戲館重現「肩擔戲臺」的風華,上演《巧戲人間 風華絕代》,詮釋130年前外國人來臺北經商與東、西、南、北城門的故事。(臺北偶戲館)

「慶祝臺北建城130週年將以歷史為本,透過設計富創意的多元方式,提供既深且廣的活動面向,帶領市民重溫臺北城的發展」,臺北市政府表示,除藉由一系列活動串聯起時間、空間、人物的歷史脈絡,也思索如何利用「再現」、「再建構」的方式賦予舊城牆石與城門新的意涵。臺北建城130週年城慶活動之一《巧戲人間 風華絕代》,結合「肩擔戲臺」與傳統布袋戲劇團藝師共同演出130場戲劇,演譯臺北古城藝術之美。

山宛然黃武山團長演出傳統布袋戲「打藤牌」橋段。(鍾元/大紀元)

印尼皮影戲大師古斯帝(Gusti)演出皮影戲。(臺北偶戲館)

臺北偶戲館130場「肩擔戲臺」說建城故事

在「臺北偶戲館10週年暨印尼皮影戲演出」記者會中,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肩擔戲臺」配合臺北市建城130年活動,這樣子俏皮的演出內容,不僅推廣傳統偶戲文化,也讓民眾更了解臺北建城的意涵。現場山宛然黃武山團長演出傳統布袋戲「打藤牌」橋段,印尼皮影戲大師古斯帝及梵珍喇雅納音樂劇場劇團( BAJRAJNYANA MUSIC THEATER)演出臺北難得一見最原汁原味、古老油燈法演出的印尼傳統皮影戲。

臺北偶戲館2004年「大師工作坊」,由掌中戲界的國寶級全方位藝師陳錫煌教授掌中戲演出時的各項技藝,如操偶、口白、內容編排、後場樂器演奏和戲服道具等工藝製作,讓學員可以完整學習演出一齣布袋戲所具備的各項傳統技藝。(臺北偶戲館)

傀儡戲民間俗稱為「嘉禮戲」,唐代時為民間俗戲,在宋代時興盛普及,並出現各種不同操作類型的傀儡,如:懸絲傀儡、杖頭傀儡…等等。臺灣的傀儡屬於懸絲傀儡,基本上是伴隨著生命禮俗的信仰而存在,南部偏重喜慶祈福的的酬神儀式,北部偏重驅邪禳災的宗教功能,各具特色。(鍾元/大紀元)

[[10]]
傀儡戲民間俗稱為「嘉禮戲」,唐代時為民間俗戲,在宋代時興盛普及,並出現各種不同操作類型的傀儡。(鍾元/大紀元)

臺北偶戲館於2004年8月正式開館,內設「袋袋相傳-布袋戲區」、「絲絲入扣-傀儡戲區」、「影影約約-皮影戲區」、「偶戲萬花筒-互動體驗區」,其中布袋戲展示區除了「肩擔戲臺」、「金光戲臺」訴說布袋戲的舞台表演形式外,偶頭的製作過程、刺繡精細的戲服、搭配演出的後場樂器等,都還原臺灣布袋戲全盛時期的榮景。

臺北偶戲館「影影約約-皮影戲區」,皮影戲在臺灣又俗稱「皮猴戲」,相傳源自於中國漢朝,因為漢武帝思念去逝的妃子李夫人,相思成疾,於是江湖術士便以李夫人的剪影安慰皇帝,治癒了他的相思病。另一種傳說記載,皮影戲是由漢代名將韓信所發明,他下令士兵以剪影的方式嚇退敵軍,後來漸漸演變成皮影戲的娛樂表演。(鍾元/大紀元)

布袋戲的原始形式可能源自中國大江南北賣藝的肩擔戲,而「肩擔戲臺」是早期布袋戲表演藝術的原始樣貌,表演者只有一人,表演時布帷環佈,頭頂戲臺,以戲偶操演故事,負責所有的表演及口白,主要搬演一些歷史古戲。臺北偶戲館為重現「肩擔戲臺」之風華,呼應臺北建城130週年,即日起至31日止,每周末於臺北市的西門紅樓、大稻埕碼頭、市立動物園、228公園和士林官邸等12個景點,總計演出130場《巧戲人間 風華絕代》戲劇。

此外,今年臺北偶戲館10週年館慶活動, 特別邀請印尼皮影戲大師古斯帝(Gusti)擔任顧問,從偶戲館豐富的館藏中挑選一批皮影戲偶,進行印尼「巴里島」、「爪哇」皮影區的主題常設展開展。民眾在皮影戲展示區,除了能欣賞到中國珍貴的皮影戲偶之外,也展示難得一見的印尼皮影戲偶,在暑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觸動和文化體驗。

(責任編輯:林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文化局將於5月至6月舉辦「偶戲藝夏」藝文教育推廣計畫,邀請國內外偶戲團於文化局演藝廳、展演中心以及縣內小學舉辦共15場偶戲演出。活動將由法國小宛然劇團、新西園掌中劇團、五洲園掌中劇團、真雲林閣掌中劇團、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吳萬響掌中劇團等接力演出。
  • 為推廣各類中華傳統民俗藝術,豐富老師課堂教學,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及中國戲劇工作坊合辦「皮影戲」系列講座,繼上週末教授「皮影戲教學製作」後,5月24日、25日將開辦「迷你劇場」,免費教授中文學校教師級青年文化大使協會(FASCA)學員。
  • (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文化局於5、6月間辦理「偶戲藝夏」藝文教育推廣計畫,受邀團隊包括連續8年榮獲高雄市傑出演藝團隊的「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將於6月1日下午14時30分,於桃園展演中心門前廣場,帶來《偶來了》演出,免費觀賞,歡迎朋友闔家蒞臨。
  • 李天祿基金會策劃「一卡戲籠送偏鄉」計畫,將設計整套布袋戲教材,結合教學工作坊,讓偏鄉老師彌補藝術教育資源的不足。
  • 高雄捷運配合將在駁二特區推出的霹靂布袋戲特展,今天啟動「霹靂武俠奇幻列車」,大受粉絲歡迎,大呼彷彿置身在武林大會。
  •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播出時曾轟動全台、造成萬人空巷的《雲州大儒俠》周六(28)晚間7點,即將在嘉義市文化公園登場,與市民一同歡慶嘉市升格32周年,由國寶級大師黃俊雄演出大戲《雲州大儒俠》-史艷文、藏鏡人終極戰。
  • 桃園交響管樂團將於19日下午14時30分假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演出年度新作《臥虎藏龍》,今年特別邀請臺北木偶劇團共同合作,結合管樂與布袋戲的演出創舉,將讓觀眾耳目一新,即日起於兩廳院售票系統開始售票。
  • 財團法人慶興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緣享庇護養花場,為了讓身心障礙的學員在工作之餘有個娛樂,特別成立「緣享布袋戲團」,邀請布袋戲大師黃世志指導,經過一年多的培訓,一群原本閉塞、畏縮,缺乏與人互動能力的身心障礙者,透過布袋戲的演出,他們的心打開了,情緒也穩定了,不但有了笑容,與人溝通的能力也變好了!布袋戲成了他們的最愛,也是他們最期待的課程。
  •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