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豎排書的味道

作者︰盧文
font print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吾欲得正體豎排書籍久矣,然大陸簡體充斥,正體書殊不可得。吾每逛書店,則四顧 尋覓,每每悵然而回。嘗求諸台港,亦難以成就。

近日偶涉網購,方知有正體豎排古典書籍出售,欣喜之餘,隨趨而購之,旬月間已購 得李太白、蘇軾、杜甫、王維等子集和《資治通鑒》、《史記》等典籍,化銀數千。

古典書籍,以正體豎排為正,傳統皆宣紙線裝,現今多膠板印製。膠板雖印古籍,已去傳統甚遠,然因價廉,與吾財力相得,也聊慰向古之情。

尚與一文人聊,其曰:「某次於機場書店,睹線裝宣紙版《紅樓夢》,把玩久之,終放棄,因需銀數千,實力有所不逮也,今日尚引以為憾。」吾深有同感。近購得豎排正體宣紙線狀版《史記》一套,於人所感與膠板書殊甚。

不言其詩文錦繡,但摩挲把玩之,已覺古意撲面,即粗人於此也生雅致也。也尚聽一妙齡少女言說,平素乃瘋丫頭也,一日試穿漢服,忽然收斂而成淑女。此也與觀古籍類同也。蓋因中華古典文化皆具足修心養性之功,世人多稱中華文化乃神傳文化,確然神奇也。

除卻港臺,今人能尚正體古典者鮮矣。吾購得古籍若干,方檢視把玩,同事見之,驚呼曰:「哇!了得了得,能視古典正體嘢!吾且喜且歎。」喜者,人尚以能視古典為稀貴,即知中華古典之深秀;歎者,堂堂中華古國,幾十年爾,竟然鮮有能視古典者。

吾不過尚古,已為稀奇,可見中華文化被破壞深且廣矣,實悲哀也。所幸尚有港臺傳承,方使中華文化有回歸之日也。

智者曰:民族之亡敗,必自傳統文化始。向者,蒙古、滿族鐵騎縱橫,然數百年後,均被漢族文化同化,即為文化與民族關係之明證也。文字,乃民族文化之核心載體,破壞傳統,必從文字下手。

自簡體字蔓延,國人與中華文化之聯繫已割裂矣。以此觀之,以簡體字代正體字,意在割裂吾人與中華傳統之聯接也,用心可謂險惡也。今人崇尚西化,實捨本逐末也。

西人之字乃拼音字母,望之不類生靈,就之了無深意,不足以表天地人之神奇,難得與中華文字比肩而立也。今之西人,稍近中華真古典,即崇拜有加,實西人之有識者也。

同理,回歸傳統中華文化必回歸正體文字。以簡化字承載古典文化,如破布裹美玉,實難為也。吾積年存有若干古典書籍,皆簡體字版,雖較之其餘書籍雅致,然總覺味道不純不正,是以,意長泱泱不快。

古人造字皆有深意,簡省文字筆劃,猶如斷肢破面,實不忍視也。或曰,斷臂維納斯美甚!以吾觀之,維拉斯之美非因其斷臂,乃因其形象、氣質甚美,雖斷臂不能掩之也,眾人以表像議之,實荒謬也。

清末社會已入病態,故眾人以病梅為美,實心靈扭曲也。古人曰完美完美,不完整者即不美,信矣!

比如「进」字,正體為「進」,即越走越佳方為進。今者以簡體「进」代之,越走越入暗井,豈不謬乎怖乎!再如「爱」字,正體為愛,中有心字,意為用心於對方為愛。今之簡體,爱已無心,意即所愛已非發自內心也,故今人動輒說愛,其實已無真心,今日海誓山盟,明日即分道揚鑣。以此觀之,簡化文字非至於簡化外形,實乃殲滅精神也。

今之文,主流乃簡體,故不得不為之也。吾不忍工作之餘還被簡體字殘破,故以正體豎排古典療心養神,也稍慰平生之志。一卷在手,得以體聖賢之雅思,也良難得也。聖賢者,巍巍如高山,吾輩自是高山仰止。然則,吾之境雖不能達於聖賢,心嚮往之,庶幾也可稍稍近之,足矣。

抑或偶有所感,即會心一笑,也怡然自樂。李白曾有「片言苟會心,掩卷忽而笑」之語,吾雖不屑,也能仿謫仙人一笑,不亦樂乎。

況正體豎排,由右向左,頗含妙味。古有男左女右之說,以右起始,蓋古人實尊女也。女者,主生產繁衍也,古人尊崇之,乃合天道綿綿不絕之意也。今者汙古人輕視女人,實謬也。吾體古人之意,乃尊妻曰老婆大人,得其一笑加一批語曰:傻子,癡人也!

由上至下讀之,也含天地人三才之意也。吾蝸居斗室,攬卷可俯仰天地,知人之所位,傲天地之無窮,窺造化之奧妙,然後,明所以為人,當秉真誠善意,寬以待人,嚴以克己,知足常樂,知恩圖報,如此,則漸豐人之妙味,近神之氣質也。

吾之體正體豎排之味者,暫於此也。放古典之滄海,得其一粟,於海雖微,於己也可也。或曰,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是也是也。@*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節, 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shown)專家認為,正性情緒與負性情緒都會造成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變化。經常處在正性情緒中的人,可以保持內分泌的平衡和身體機能的協調,也可增強免疫力,表現在臉上就是面色紅潤、容光煥發。
  • 《諸葛亮文集.便宜十六策.舉措》說:「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又說:「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人才是治國的根本,治國和人才的關係,就像房屋和柱子的關係,人才短缺了,國家也就難以維持。
  • 顏回,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十三歲從學於孔子,畢生力行師教,據《論語》中記載,顏回敏而好學、德行出眾、志向遠大、尊師重道, 真正能夠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多次受到孔子的讚許,被後世稱為「復聖」。
  • 意境是中國傳統文論和美學的核心,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追根溯源,從周易、道家、儒家,到後來又受到佛家的影響,在整個文學的發展過程中,意境有許多的代名詞,如境、境界、意境等不同的說法。
  • 虞舜時,歷山的農夫侵占別人田地的邊界,舜到歷山腳下去耕種,過了一年,此類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黃河邊上的漁夫互相爭奪水中的高地,舜到那裏去打漁,過了一年,那裏的漁夫都知道尊讓年長的人。東夷一帶製陶器的人往往製造出一些粗劣的製品,舜到那裏去製陶,過了一年,那裏所製作的陶器都很堅實、講求質量了。
  • 宇宙茫茫,歲月悠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常慨嘆人生短暫、宇宙無限......
  • 國古代科技文明長期雄踞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備受矚目。其中,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及成果,可說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體系之嚴謹、 細緻,其作用之深遠,都令人歎為觀止。
  •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古代詩歌輝煌的成就。詠史詩是中國古代詩歌中重要的一類,大多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或喟嘆朝代興亡的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頌揚聖人君子,或箴諷時政,同情百姓疾苦,抨擊社會惡勢力。
  • 晏子名嬰,戰國時齊國宰相,據《晏子敘錄》載:「晏子博聞強記,通於古今,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盡忠極諫道齊,國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親附。」《晏子春秋》記載了近百條晏子屢諫齊君、啟人心智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