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州「中文沉浸式」教學開拓新天地

人氣 39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桐美國華盛頓DC報導)馬里蘭州瑞德坦布基督教私立學校(Reid Temple Christian Academy)是中文沉浸式教育(Mandarin Immersion Program)的先行者。所有的學生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孩子,但一走入教室,地道的中文教學和正宗的普通話環境實在讓人感歎。

中文沉浸式教育,顧名思義,即使用普通話進行常規教學的語言教學項目。參與沉浸式教學的施彥玲(Yen-Ling Shih)老師,由一位在台灣教英文的英語老師,變身為在美國教普通話的中文老師,深深體會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融合中產生的碰撞與火花。

「亞洲的家長對老師採取的是『不參與式全面支持』態度,而美國的家長對老師採取的是『參與式懷疑』態度。」亞洲的家長,雖然不清楚學校和教師在學校具體都向學生教授甚麼,但當孩子們拿著糟糕的成績單回家後,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你是怎麼學的!一定是上課不聽講、課後不複習、作業沒完成……

「但是,當美國的家長們看到一份不及格的成績單後,他們會向老師們反應,是不是老師教授的方法不對,是不是考試的內容太難,沒有教到的內容不應該考……」因為美國的家長,不但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內容有所瞭解,家長會甚至還會定期舉辦一系列與課業相關的活動。

就在接受採訪的幾天前,施老師所教班級的家長們還舉辦了中文課後活動。活動中由家長們設計、準備材料,學生們模擬在中餐館就餐,學習用中文點餐,家長們還邀請了自己的華人朋友到場參與。

施老師在美國教中文的初期有過一些困惑,「教授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美國對學習結果評估的標準和亞洲是有一些不同的。」

高中時期在台灣,因為母親是自己的國文老師,施老師覺得自己很吃虧:「當時還允許體罰,學生的分數達不到標準時,老師會打學生的手心。我的老師就是自己的家長,所以媽媽是最先知道我的分數的。最冤枉的就是同一份卷子,我在家裏已經挨了一頓打了,到學校還要因同一個理由再被打一頓。而且因為是老師的孩子,所以被打的格外重。」

在施老師的課堂上,提倡的是學生參與到教學進程中,並提倡獨立思考:「有的時候,學生會有不同意見,甚至會打斷我,如果打斷的理由充分,我就會和他們一起進行思考和解答。有時當堂的解答不充分,這個問題就會時時『跟著我』,當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時,就會在下一次的課堂上再解答一次。但如果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甚麼,我就告訴他們『沒有道理打斷課堂的上限是三次,超過就換你來講。』我和他們更多是朋友的關係,通過課程內容的趣味性來吸引他們的興趣。」

不但對中文學習程度的評斷不同,對中文老師的要求也不同。施老師表示,在台灣,《三字經》是啟蒙書籍,但是要拿到美國來教,不僅學生要抗議,連家長和學校都不會認同。「在台灣,國文是安身立命的學問,國文老師不但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還要在課堂之外以身作則,教授一種生活態度。但是在美國,中文只是一個應用工具,中文老師要把深奧的文化與語言,簡化成生動有趣的動手活動。一般來說,會說會寫就是家長和學生追求的目標。」

瑞德坦布基督教私立學校參加「中文沉浸式教育」的學生來自各個年級,所有參與的學生平均成績(Grade Point Average, GPA)必須達到3.3以上,並保證出席率。「沉浸式」課堂還與台灣的大學院校合作,讓學生通過Skype與在台灣的大學生對話,對話會限定一個主題,全程使用中文交流。在課堂之外,學院還與貝立茲學校(Berlitz School)合作,學生可以選修課後中文項目。同時,學院還建議家長,在學校放假期間不要放鬆對中文的溫習。

責任編輯:夏實

相關新聞
大學先畢業高中文憑後到 美16歲少女志向大法官
結姐妹校親上加親  教正體字全澳首例
灣區名師分享 學生第一天可張口說國語
研究:中文等語言更有利於兒童學習數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