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西方典故】烏托邦

文/許茹

人氣 382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0月14日訊】1516年,英格蘭政治家、作家托馬斯•莫爾寫了一本書,名叫《烏托邦》。在書中,他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在這個國家裏,雖然老百姓們也要工作,但社會上的一切醜惡現象,如貧窮和苦難,都遠離這個世外桃源;私有制被廢除,產品歸全社會所有,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參加勞動,官吏由公眾選舉產生,而且這裡只有幾條法律規定,且沒有人願意發動戰爭。

這樣一個貌似很完美的國家,為甚麼叫「烏托邦」呢?在希臘語中,烏托邦(Utopia)的讀音介於「沒有的地方」和「好地方」,莫爾用這個詞意指他所描繪的國家是「空想的國家」。

莫爾創造了「烏托邦」一詞,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其思想也成為現代社會主義思潮的來源之一,他的一些觀點後來為馬克思所用,並將其引申,杜撰出了所謂的共產主義的虛幻世界,將其設定為「人間天堂」,欺騙世人,讓其革命,為之奮鬥。

然而,事實表明,共產主義革命的實際結果和它公開宣稱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它宣稱要解放全人類,實際上卻百般奴役人;它許諾要帶人們跨入完美的理想世界,結果卻把人們拖入邪惡橫行的人間地獄。名實之間的這種極端背離使得共產主義充滿了荒誕性。顯然,共產主義根本就是「烏托邦」,而且神造的人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慾望,並在人世間根據自己的所為在六道中輪迴,又如何締造一個真正的烏托邦?

現在,烏托邦一詞不僅指虛幻的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也常常用來指那些無法實現的建議、願望、計劃等。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恐怖烏托邦: 共產主義曾在美國有一次秘密實踐
【史海】延安美女們嫁高官 結局大多淒涼
晴朗:上海自由貿易區 一場烏托邦試驗
娛樂筆記:超然於派系的《分歧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