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任賢而得治」的漢宣帝

作者:默安
font print 人氣: 240
【字號】    
   標籤: tags:

漢宣帝懲治了企圖謀反的大將軍霍光之妻霍顯和其子霍禹之後,便著手整頓朝政,安撫百姓。為求國家之治,他選賢任能,重用了一大批文臣和官吏。他選賢的目地正確堅決,任賢的態度謙和恭敬,結果是,為求治而選賢,因任賢而得治。請看事實:

朱邑,廬江人,曾經做過桐鄉縣的嗇夫。他為官清廉公正,對百姓寬和,經常出訪鄉村去噓寒問暖,深得老百姓擁戴。漢宣帝得知此人賢明之後,提拔他做了北海太守,被百姓讚稱為第一個好太守。漢宣帝見他有這樣好的群眾基礎和威望,就調他到朝廷裡做大司農。朱邑擔任大司農後,節儉衣食,用多餘的俸祿救濟有困難的親友,在朝中也頗受好評。他任職五年間,一直請求漢宣帝注重農業,減輕百姓負擔。漢宣帝對他信任有加,多有倚重。他死後,漢宣帝遵其遺願,將其葬回原任的桐鄉。桐鄉老百姓,紛紛趕來為他修墳。朝野同心,專門給他立了廟。

御史大夫丙吉,曾從監獄裡救了當時還是嬰兒的漢宣帝的性命。對於此事,漢宣帝並不記得,丙吉也從不對人講。後來,漢宣帝從別人的口中,得知這個情況,深為丙吉的品德所感動,於是,恭敬請來丙吉,封他為博陽侯。丙吉為人寬厚,忠於職守,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漢宣帝后來又任命他為丞相。丙吉輔佐漢宣帝,為謀求政治清明、國泰民安,用盡了畢生之力。

漢宣帝於渤海郡遭受災荒之年,精心選拔龔遂,讓他為郡守,治理渤海郡,更被後人傳為佳話。

龔遂是山陽南平人,初為昌邑王劉賀的郎中令。劉賀只顧吃喝玩樂,不思進取,儘管龔遂一再引經據典,好言相勸,仍無濟於事。漢昭帝病死後,劉賀即位,龔遂也隨同進了京城。對劉賀的昏庸胡為,龔遂經常直言勸諫,但不能奏效。劉賀被大司馬霍光廢黜後,他身邊許多親近的官員,都被處死。龔遂則因為人立言正派,而免於一死。對於龔遂其人,漢宜帝早有耳聞。

當時,渤海郡發生嚴重火荒和匪患,百姓叫苦連天。漢宣帝問計群臣,群臣一致推薦他(龔遂),漢宣帝就任命他為渤海郡守。在龔遂赴任之前,漢宣帝召見他。漢宣帝看著這位又矮又瘦、年過七十的老頭,心裏有些不放心,怕他力不從心,難勝此任,於是就問他:「渤海郡法紀廢弛,饑民作亂,我非常擔憂。你準備用甚麼辦法,去平息郡中盜賊?」龔遂回答:「那裏的人民,遠離京城,地處海邊,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今遭受了饑荒,老百姓挨餓受凍,又沒有稱職的官吏去安撫他們,許多人,才不得已做了盜賊。就好像皇上家的小孩子,在水塘裡玩弄皇上的兵器,不能把他們看做是真的叛逆!現在,皇上讓我去任郡守,治理渤海,我認為只能安撫,不能剿殺,不知皇上認為如何?」漢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非常滿意,當即說道:「我選用賢才,本來就是為了安撫老百姓!」龔遂又說:「我聽說治理亂民就像解理亂繩一樣,是急不得的,只有耐心,不要著急,才能夠成功。我希望丞相和御史大夫,暫不要拿一般的法令條文來約束我,請給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處理的方便。」漢宣帝滿口答應了這個請求,還給了他不少黃金。

龔遂到了渤海地界,為了不驚動老百姓,不讓人迎接。一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吩咐所屬各縣,停止追捕盜賊,命令中說:「凡是拿農具的人,都是安分的百姓,官吏不得難為他們;手拿凶器殺人的,才是強盜。」那些聚集起來到處搶劫的人,聽到了這個消息,主動解散,回家種田。於是,龔遂打開糧倉,救濟貧民,選用廉潔公正的人,來做官吏,渤海逐漸安定下來了。龔遂還勸導農民闢地種桑,飼養家畜。幾年過去,老百姓都有了積蓄,安居樂業。

漢宣帝瞭解到龔遂治理渤海郡成效巨大,就拜他為水衡都尉,掌管皇帝的上林苑,兼管皇室財物及鑄錢。

正是:
洪論多在編簡上,
賢士常存閭裡中。
求才先須胸襟正,
匡世濟民百姓擁;
專為求治而選賢,
不尋淫慾任拉攏;
任賢得治清平盛,
四海歡歌樂融融!@*

責任編輯:梁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時候,蕭歷和他的妻子都犯了罪,被官吏殺了,遺留下一個十六歲的女兒蕭姑娘。蕭姑娘便和婢女一起把臉塗污了,運著父母的兩具靈柩回故鄉下葬。
  • 元朝時候,有個叫徐綵鸞的女子,懂得些經史,每每讀到文天祥的《正氣歌》,都感動得流淚。
  • 不論是窮困還是富裕,勤學都是走進成功的途徑......
  • 張儉與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舊友。張儉逃亡,去投奔孔褒。孔褒不在家,孔融留張儉住下來。後來,此事敗露了,張儉脫身逃走,孔褒、孔融,都被官府抓起來,投入大牢。
  • 《人鏡類纂》中,有一組文章「亂世眾生相」,寫的是在「特殊情況下的一些特殊行為」。
  • 漢朝有個人,名叫薛包,生性十分孝順。他父親娶了個後妻,對薛包十分暴烈,時常將他趕出家門。薛包也無怨恨,便在附近找了個地方住下來,但一早一晚仍像以前一樣去給父母問候請安,十分恭謹有禮。
  • 晉朝有兩兄弟,名叫彥霄、彥雲,父母死後,兄弟倆在同一個鍋裡吃飯,足足有十二年,手足情深。
  • 唐朝的崔沔是個生性友孝的人。母親雙目失明,他便不脫衣服地侍奉了三十年。每逢天氣好,或者有好風景可以欣賞的時候,他都會扶著母親出來,擺些小酒菜,邀約親朋,大家言笑宴宴,共享良辰美景,而做這一切,不過都是想讓母親感受喜悅快樂,好讓她忘了自己的愁苦罷了。
  • 隋朝時,劉君良家裏四代同住,人人和睦相處,就是一斗米、一尺布都歸公,沒有一個人會在私下裡藏一點點的。
  • 唯獨錢若水,在那千鈞一髮的時刻,他不顧一切,挺身而出,堅持「先推驗有狀」,然後才能行法。終於救了三條人命,使這冤案沒有造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