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樣做 男孩會不同(二)

男孩子要說清楚、講道理,讓他理解後接受
font print 人氣: 760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松永暢史
譯者:王薇婷

事出必有因,也會有結果。比方說,孩子的成績會退步,一定是因為不念書、上課不專心、有心事沒辦法專心念書等等。

想做出一道好吃的菜,就要依「糖↓鹽↓醋↓醬油↓味噌」的順序放入,這是因為「糖的顆粒比鹽大,先放鹽的話,顆粒較小的鹽粒會塞滿食物的縫隙,讓甜味無法融入食物當中。所以,鹽要比糖晚放」。

但是,女性多半都是靠「直覺」。就調味料的例子來說,「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鹽就是要比糖晚放」的女性其實還不少;此外,就算不知道為什麼,「先放鹽的話,就吃不到糖的味道,所以才有那種順序吧?」像這樣依本身的經驗,學會放調味料順序的人也很多。俗話說「男性靠理性,女性靠直覺」,放調味料的順序,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孩子也是一樣,隨時都在想「為什麼」的是男孩子。正在做菜的媽媽,告誡孩子「絕對不能碰」時,聽到這句話就知道:「啊,不能碰!」的是女孩子,男孩子則會先想說「為什麼?」

對了,大家應該有做過泡芙吧?烤的時候,麵團能順利膨脹就算成功,但烤到一半就恍神打開烤箱,正要膨起的麵糰就會迅速凹陷。

媽媽認真盯著烤箱時,憑直覺就知道「不要靠近比較好」的是女孩子,男孩子往往都會受不了香味的誘惑打開烤箱。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會立刻大聲怒斥:「你在幹嘛!為什麼就不能乖乖在旁邊等呢?」

女孩子要是被罵的話,就會將「自己做錯」這件事牢記心中;男孩子則不然,他們只會想說:「為什麼媽媽會生氣?」「我做錯什麼了嗎?」。

這種情況不斷發生的話,到頭來只會讓男孩子緊閉心門。

念書也是一樣。

被說「快去念書」時,會乖乖打開教科書的是女孩子;但是,男孩子會想說:「我明明就還有想看的電視節目,為什麼一定要催我念書?」這時候,就算媽媽歇斯底里的大喊:「我不是叫你不要老看電視,快點去念書嗎?」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男孩子是不會像女孩子一樣產生「媽媽生氣就糟了,在媽媽叫我做什麼之前,就先去做吧」的想法。

大家只要抱著不管自己有多麼激動,男孩子只會淡淡的想說「媽媽好像在生氣」這個想法,就不會浪費太多力氣在發怒這件事上。

話雖如此,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注意他們是不是在偷懶,都是父母親的責任。抱持著「因為生氣也沒用」「反正講了也不聽」這類的想法,被說不負責任,也是理所當然的。

那該怎麼讓男孩子了解自己的苦心呢?

首先,希望大家了解「反正講了也不聽」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並不是「反正講了也不聽」,只是因為「你表達的方式,孩子聽不懂」。

對媽媽來說,女孩子跟自己同性別,自然而然會知道「怎麼罵她們最有用」,但卻有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麼罵男孩子。

罵男孩子時的重點就是「要聽起來有道理」。

男孩子是一種不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是不會明白的生物。換句話說,如果男孩子不懂「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變這樣?」的話,他們就會一直耿耿於懷。

被媽媽罵的時候也是一樣,不明白「為什麼媽媽會生氣」的話,他們就不會知道「不可以這樣做」。請牢記,男孩子是沒辦法跟女孩子一樣,聯想到「媽媽生氣=不可以這樣做」。

我就用剛剛那個泡芙的例子依序說明吧!

「我知道因為很香,所以你想打開來看看,但泡芙不一口氣烤好的話,是無法順利膨脹,反而會變得扁扁的喔!你看,現在不是變得扁扁的嗎?所以,烤箱還沒『叮』一聲之前,不可以把烤箱門打開喔!」

接著,如果能再以科學的角度,為孩子說明「為什麼泡芙會膨起來」的話,就非常完美了。只要這樣教過一次,你就能成為了解男孩子內心的媽媽。

從小開始,就不斷用道理讓他們去了解事情原委的男孩子,自然而然就能養成理性思考的習慣,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也就是說,歇斯底里地去指責男孩子這個行為,只會讓自己孩子變笨。

教男孩子時,請盡量跟他們講道理。談話內容也必須有充分的說服力。就算他們無法正確理解,但只要讓他們知道「凡事都有道理」這件事就夠了。

請大家一定要切記,不斷跟孩子講道理,會成為他們日後理性或科學性思考的基礎,也會成為提升其數理能力的原動力。

─ ─摘自:《媽媽這樣做,男孩會不同》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多倫多報導)面對欺負人的「小霸王」和擰著干的「淘氣包」,與其大人說教,還不如讓他們去運動。 據Medical News Today報導, 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待好鬥的男孩,體育運動比言語說教更有效。
  • 自由支配的零用錢越多,女孩越不成器......
  • 孩子是否有感受到您給他的關懷,並且毫不猶豫、深信不疑呢?有人認為「就算什麼也不說,還是可以將這份愛傳達給孩子」。真是如此嗎?
  • 我多年來指導許多孩子後得到一個心得─ ─ 比起什麼都想嘗試看看,最後容易落得「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男孩,全方位多才多藝的女孩,其實比較聰明。
  • 父母要明白我們眼前看到的雖然只是一個孩子,但隨著地點、狀況的不同,與我們互動對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個叫做嬰兒自我、一個叫做成熟自我。更重要的是,那個令我們頭疼、叫做嬰兒自我的傢伙,總是最早出現且擋在最前面......
  • 在孩子可能不喜歡的任何事情上,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去扭轉孩子在做這件事的負面感受─ ─運用讚賞肯定讓他對事情產生正面的感覺......
  • 孩子入學以後,無論是讀幼稚園還是小學,為人父母似乎很難不為孩子的讀書問題而操煩。特別是在很多家庭裡,光只是孩子寫功課這件事,每天就能搞到親子間像在打仗一樣。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寫功課這件事,不再困擾父母、不再傷害親子關係?
  • 父母若能好好規劃孩子們應負的責任,可達成下列好處:
  • 孩子總是不收拾自己的房間,也不整理自己的書包、作業及內務。反正找不到東西時,只要喊媽媽幫忙找就好了,三不五時忘記帶作業,也只要叫父母幫他送到學校就解決了……所以遇到有任何問題,他只負責哭爹喊娘、叫救命即可,這樣就算發生任何差池,他也只要抱怨是父母沒有幫他處理好就行了。面對這樣不負責任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
  • 孩子在學校裡或是課堂上總是狀況連連。不是上課愛講話,就是和男同學玩到起衝突、或是把女同學逗哭......雖然父母三申五誡、處罰警告,狀況卻未見改善,孩子還是經常被老師寫聯絡簿,要求家長要糾正孩子在校的這些不當行為。面對老是出狀況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