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竹科ON SALE 年輕人未來在哪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5年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藍悅真台灣台北報導)科技業過去受到政府政策扶植,自1980(民國69)年代,由前總統蔣經國時代開創了電子產業的榮景,二十多年過去,所有產業面臨轉型問題,電子業也不例外,工程師們表示,現在已不像過去分紅配股大賺二、三百萬的時代了,至今能持續發展,企業完全在用老本支撐,陸資企業直接收購,這不是未來式,是進行式。除了紫光外,科技業早已被陸企收購,104人力銀行行銷長陳力孑認為,台灣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面對全球競爭力,就成為珍貴與差異性的優勢。

科技新貴的榮景不再,台積電王姓員工(化名)表示,日本、韓國產業背後都有政府政策支撐,反觀台灣,會發現台灣沒有在進步,而科技業能夠維持領先的地位,完全是用過去幾十年的榮景在支撐現在,說白話就是在「吃老本」,而陸資企業收購台灣科技業一直都是「現在進行式」,身旁的許多朋友雖然在台灣工作,但卻都是為陸資公司工作,對於陸資收購早已見怪不怪。

現在開放陸資企業投資,導致關鍵技術被取得,這也是自由經濟要承擔的風險,分析台灣產業環境,王姓員工說,台灣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卻造成了產業型態重複性太高,分散了市場,而台灣企業偏向單打獨鬥型,不像日本、韓國的產業有政府支持,而且非常重視教育,除了專業能力外,同時也建立國際化的競爭力,如到菲律賓學習英美語,重視語言、國際化的視野。

「科技業早已成科技服務業」

台灣科技業早已成為「科技服務業」,薪資也不像以往外派中國大陸優渥,在台北工作7年的金姓(化名)工程師表示,原因是過去到大陸發展的技術被補平,人才也不像以往有發展性,面對陸資企業收購,直言「只要沾中資就不會有好事」,因為陸方的思維就是控制成本,首先面臨到東西品質下降,連帶原料品質、產品、人員的薪資都受到影響,造成惡性循環,外國與台灣的企業,雖然也會減低成本,但會顧慮到品質,但中國大陸那邊品質會受到更嚴重的影響。

面對中國大陸企業往外投資擴張,陳力孑表示,這對全世界產業都是衝擊,要就迎合,不然就是拒絕,只有2種選擇,資金是全球流通的,不管任何產業都會面臨,隨著國際化,資金、人才流走比例高,人才會有某些程度移轉是比較大的危機。

但從人力結構的角度看,陳力孑說,台灣最大資產是人才,過去到現在對於研發、管理職人才,台灣在商業模式上的突顯差異、優勢,台灣必須與國外潮流與資訊接軌,人才怎麼往台灣流動,不是以代工的概念來思考海外人才的鬆綁,不是勞動力取代思維,而是要創造更多的流動性,可以產生更多的流動力。

陳力孑建議,在學的學生必須認真、踏實地學好理論基礎,成為未來工作應用的基礎,還需培養跨越國際的能力,要有多語種的養成,才能面對國際化的競爭,無需期待政府教育政策的改變,而是直接從個人做起,勇於走出舒適圈,才能開展更多元的視野。◇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