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殘疾兒童最大挑戰——包容

溫婧
font print 人氣: 20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老師說:「尼克(Nico)在這次演出將作為觀眾來參加。」隨著這句話,老師解釋了為甚麼我正在小學上二年級、有唐氏綜合症的兒子不能參加年終表演。

這次表演只是從閱讀小組中產生的非正式表演,是本應有我兒子在內的閱讀小組的演出。但是老師已經將印有演員名單的宣傳單發了出去,上面還清楚地寫著「人人都可以來參加。」宣傳單上有23名學生名字,並且詳細地註明了每名學生會在哪一天參與那一場演出。尼克的名字很明顯不在名單裡。

年終慶祝應該是愉快的,慶祝一年的辛苦工作以及為即將到來的忙碌的夏季做準備工作。而對於我們,尼克這次被排除在演出之外只是又一次提醒我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今年是《美國殘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生效25週年。那一年年底,《殘疾兒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正式更名為《殘障人士教育法案》(Individualised Education Act)。《美國殘疾人法案》要求「合理調整」環境。相應的,《殘障人士教育法案》要求在「受限最少的環境下」為殘疾兒童提供「自由且合理的公共教育」。1990年代到今天,《美國殘疾人法案》已經在改變我們的文化。「限制最少」越來越意味著建立一個能夠兼顧殘疾兒童的需要的普通課堂。

我今年42歲,1991年高中畢業,也就是《殘障人士教育法案》制定的前一年。我做學生時,不論是在東北、中西部地區還是南部的公立學校或是私立學校裡,我都沒遇見過任何殘疾兒童。對我們這一代人以及更年長的人們來說,殘疾兒童都在專門的學校,完全和普通人分離開。

但是今年畢業的高中生們有曾和殘疾兒童在包容性課堂(inclusive classroom)中一起學習的經歷。他們得到過獎勵也面對過挑戰。最理想的情況是,這些高中生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能夠始終認為包容殘疾人是可行的、值得做的。並且包容性課堂會塑造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如何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但是,只有當這些學生從老師和家長那裏獲得正確的啟示,這種理想的情況才會實現。

尼克的個人教育計劃(IEP)建議包容和隔離兩種方式並存。我們不是強硬派。我的信條是包容並不等於和其他孩子相同。最好的方法是仔細考慮每一個殘疾兒童的需要。尼克是一個非常喜歡社交的孩子。他在全日制課堂的經歷讓他建立了這種能力。但是對於有些科目,特別是數學和寫作,他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和一對一的指導。在學習這些科目時,他被單獨從班級裡分出來。

由於這樣的教學方法,尼克今年有很大進步。當尼克坐下來,手捧一本書,用他的手指指著單詞大聲朗讀且表意清晰時,我無法表達出我們的喜悅和感激之情,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覺得他的潛力是無限的。

後來,像這樣的宣傳單事件發生了。剛打開的門啪的一聲關上了。如果尼克的潛力是有限的,那麼這是因為文化環境在包容性這一點上產生的障礙,而不是因為他的基因組成。在殘障社區,我們稱這為殘障人士的「社交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問題產生於一個還沒有準備好成為帶有包容性特點的社會。尼克的老師不是一個壞人,但是她在這樣一個將「排除」視為正常的環境中。在她的認知裡,將我兒子排除在演出外並不是甚麼大事。但沒人會傻到認為坐在觀眾席上觀看表演等於參與表演,至少對我們不是,對尼克不是,對尼克的同學們來說也不是。

尼克的同學們從尼克的被排除在外這件事情中會學到甚麼呢?尼克和同學們關係很好。同學們會互相說悄悄話,說尼克在學校很「有名」。在三月份學校舉辦音樂表演時,尼克同樣被排除在外。但當我們來到演出現場時,同學們都開心的圍著他、擁抱他,因為他的到來而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收到尼克同學送來的卡片,上面經常有可愛的拼寫錯誤,寫給他們的「夥伴尼口」,並且附有孩子們玩耍的圖片。

當一個有殘疾的孩子被排除在一項活動之外時,這不僅僅會傷害他和他的家人,也會讓其他健全的孩子認為隔離是必要的。他們會將這種觀念傳遞下去。現在,殘疾人社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能夠建立更多的包容性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這樣身患殘疾的人們不需要被單獨隔離在一些機構中,在收容殘疾人的福利工廠做著低收入工作。在《美國殘疾人法案》和《殘障人士教育法案》生效後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是能夠震撼社會的一代,但是他們需要積極正面的榜樣。

上週末,尼克被邀請參加一個生日聚會。我們一進入聚會房間,就有4、5個孩子跑過來打招呼。尼克由於過渡興奮而不得不躺在地上休息了幾分鐘。其他孩子都明白尼克與他們是不同的。他們拍了拍他的後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著尼克好轉。幾分鐘後,尼克起來了。當天,他和朋友們玩兒了電視遊戲,還一起做了戶外遊戲。孩子們找到了包容尼克的方法,尼克也找到了包容其他孩子的方法。

但是徹底實現包容性教育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呢?在孩子們不再把尼克當做同學之前,老師們還會釋放多少次尼克只是一名觀眾而不是參與者的信號?家長們還要做多少次決定將尼克排除在社交活動之外?尼克在今年沒有被其他家長邀請參加任何聚會,僅參加了過兩個生日聚會。到他上高中時,他是不是再也不會像上週我看到的那樣被同學們歡迎?

尼克會好的。我們將與校長會面,講述更多有關包容性教育的理論,討論如何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建立更好的交流方式。希望下次這位老師想要舉辦演出時,她能夠與特殊教育老師合作,而不只是邀請有殘疾的學生觀看表演。這只需要堅持不懈的包容,可能對我們這些在沒有殘疾兒童的學校中長大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學習。

為了慶祝《殘障人士教育法案》實行25週年,我呼籲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對殘疾兒童更加包容。雖然有相關法律,但是這些還不夠。孩子們都很聰明,他們知道「作為觀眾參與演出」是排斥殘疾兒童的表現。參與演出就是參與演出,「人人都可以來參加」的意思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參加。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8歲的王千金是個江蘇省鎮江女孩,和普通女孩不同的是,她是腦癱患者,除了頭部,四肢都沒法動彈,但她學會了用嘴唇打字。她沒上過一天學校,卻寫出了20萬字的小說,成了一位網絡簽約作家。
  • 儘管已經過了6月15日的截止日期,但紐約市教育局仍然沒能為大約 2,500名需要特殊照顧的殘障兒童找到合適的公立幼兒園就讀。根據法律,紐約市政府將必須承擔這些兒童進入私立機構接受教育的費用。市教育局長沃爾科特 (Dennis Walcott)在上週五(6月17日)將此耽擱歸咎於新電腦系統的使用不順利。
  • 因勞務糾紛,七月奧克蘭約有40名身患大腦麻痺等運動障礙性疾病的兒童不能參加有關的「引導式教育」課程。
  • 澳洲紐省的740名殘疾學生由於紐省校車服務新合同間的爭執,在本週一(30日)紐省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則沒有校車上門接送而遭「擱淺」。對此,紐省省長奧法雷爾感到非常憤怒。
  • 澳州紐省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家長與公共服務協會(PSA)的代表於週日(15日)在悉尼達利奇山(Dulwich Hill)區集會,要求奧法雷爾政府從新審視其削減紐省學校殘廢服務經費的決定。
  • (大紀元記者張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紐省申訴專員提議,紐省公立學校應更加廣泛地利用高中畢業考試(HSC)考生可申請到的各種特殊援助,因為與非公立學校比較,他們對此類特殊援助計劃的利用率非常低。
  • (大紀元記者亦凡法國報導)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Jean-Marc Ayrault)邀請了所有大學和中學學區區長於8月22日來到總理府,商討並統一下一學年的教育走向。這樣的大型區長級聚會是前所未有過的。往年這250餘名教育界高官通常是前往索爾本大學會見教育部長。今年採取了如此大規模的舉動,很顯然是為了展示奧朗德政府對教育問題的重視,表示奧朗德不會辜負當年競選時作出的承諾。
  • 瑞典家居巨頭宜家(IKEA) 今年繼續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營救組織Save the Children合作,在2013年11月10日到2014年1月4日期間,從每個賣出玩具的利潤中抽出1歐元(大約1.34美金)捐贈給以上組織,以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兒童建立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此項目自2003年創立,已幫助全世界46個發展中國家的一千萬個兒童,共籌得7千4百萬美元,用在提高師資和捐贈文具等90個項目上。
  • (大紀元記者吳雙法國報導)巴黎19區新開了一個專門接納巴黎市殘疾兒童的託兒所,自2013年12月份以來,已經接納了20名有各種殘疾的兒童,並且設有延長看護時間的服務。
  • 堪培拉一所學校的校長被指建造了一個鐵籠子用來關押一名患有自閉症的10歲學生。經過調查,目前該校長已經被免職,他被禁止在首都行政區的任何公立學校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