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至祭祖團圓吃湯圓 臺灣中醫談養生

人氣: 170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22日訊】12月22日是冬至,民間有所謂「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這個節氣不好好過一下,來年會倒楣一整年。臺灣的冬至傳統習俗有祭祖、團圓、吃湯圓增壽等。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當天請平時保護他的維安人員吃湯圓,和他們聊天打氣。中醫師吳明珠說,冬至適合多吃可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的堅果養生。

在中國古代,冬至是一個很重大的日子,這一天皇帝要率領眾臣祭祀天地及宗廟,並頒發新年的曆書。古時冬至節中最重要的禮儀,就是要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先帶領自己的學生拜祭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眾學生共同拜謝先生,古代民間曾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講的就是這種尊師重教的禮儀風俗。

冬至到,有進補、吃湯圓的傳統習俗,象徵著闔家團圓、凡事圓滿。圖為民眾22日在傳統市場選買湯圓一景。(中央社)

適逢時令冬至,臺北市一處賣湯圓的攤販12月22日晚間生意興隆,民眾大排長龍等買湯圓。(中央社)

臺灣各地冬至祭祖慎終追遠

在臺灣冬至民間會祭祀祖先,有的地方還保存著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

嘉義布袋鎮新塭國小學童在師長帶領下,一起前往「蔡氏宗祠」,參觀蔡氏宗祠之文物與族譜,了解先人的源流。(新塭國小提供)

臺灣嘉義布袋鎮新塭地方蔡姓、蘇姓與洪姓等三大姓均舉行冬至祭祖儀式。今年新塭國小特別配合地方祭祖活動,安排4、5、6年級學童,實際參與體驗地方上祭祖的盛典,學習慎終追遠、「吃果子拜樹頭」的不忘本態度。

從17世紀蔡姓、蘇姓與洪姓祖先分別從福建省晉江郡東石鎮或湖林鄉遷移到臺灣,落腳於新塭地方,胼手胝足,將原本汪洋一片的潟湖開墾成現在的遍地良塭。地方耆老緬懷先人,遂發起於每年冬至舉行祭祖、博祖的活動,除感念先人,更祈求平安順利。

據中央社報導,冬至祭祖在金門也是年度盛事,各姓宗祠紛紛舉辦祭祖「吃頭」。特別的是,烈嶼有一場全國唯一的六姓宗祠祖厝的「吃頭」,鄉親認為可以凝聚宗族力量,很有意義。宗祠家廟是維繫金門宗族重要的組織,每逢冬至,各姓鄉親齊聚宗祠祭拜列祖列宗;祭祖結束後,宗親就會一起聚餐,這就是「吃頭」。

冬至對金門來說是重要節日,各姓宗祠22日紛紛舉辦祭祖「吃頭」。特別的是,烈嶼有一場全國唯一的六姓宗祠祖厝的「吃頭」,鄉親認為可以凝聚宗族力量,很有意義。(中央社)

金門地方鄉老表示,所謂的「頭」,可分為男子新婚的「新婚頭」、家中有子成婚的「老大頭」、男子年滿16歲的「成丁頭」,有些村落還有生了男丁的「添丁頭」等;大家輪流作頭,並備辦祭品祭祖、依例開數桌酒席;等待祭祖畢後,群聚族人在祖厝宗祠中聚餐。

冬至到,澎湖各宗祠、家廟都有祭祖與吃祖等習俗,澎湖縣長陳光復(左)前往馬公山水穎川等祠堂向各宗親致意,並祝宗親會精誠團結,代代興盛,家家平安。(中央社)

今天是冬至,澎湖各宗祠、家廟都有祭祖與吃祖等習俗,馬公鎖港延陵吳氏宗祠選在冬至日啟用,別具意義,包括澎湖沙港陳氏家廟、馬公山水穎川祠堂、南院衍派陳氏宗廟等等宗祠,今天祭祖和吃祖,表達慎終追遠,各宗祠還有申報新婚、新丁等儀式,象徵世代相傳。

澎湖縣長陳光復前往馬公山水穎川等祠堂向各宗親致意,他表示,冬至祭祖,象徵溯本追源的傳承交流,表達後世子孫敬宗尊祖,凝聚親族間的感情,彌足珍貴。籲請鄉親飲水要懂得思源,不忘本,恪守祖先所留下來的優美家風,發揮「敬祖孝親」、「長幼有序」的倫理道德,共同營造和諧社會。

冬至搓湯圓。(謝月琴/大紀元)

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有進補、吃湯圓的傳統習俗,象徵著闔家團圓、凡事圓滿。圖為傳統市場商家搓湯圓一景。(中央社)

冬至吃湯圓 臺灣上班族最愛芝麻味

冬至吃湯圓,據yes123求職網發布調查發現,臺灣上班族最想吃的湯圓口味第一名是「芝麻」占67%、其次為花生52%、無內餡的紅白小湯圓以42%奪得第三。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右2)22日請平時負責保護他人身安全的維安人員吃湯圓,和他們聊聊天、打打氣。(取自馬英九臉書)

馬英九晚間在臉書貼文表示,他身邊的這群維安同仁,常常因為工作,錯過與家人的團聚,也常連坐下來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今天是冬至,他準備了湯圓,和大家一起坐下來聊聊天、打打氣。馬英九說,他也要向所有為了堅守工作崗位而犧牲和家人相處時間的每位朋友說聲辛苦了,祝福大家闔家平安。

冬至養生靠堅果

冬至除了團圓吃湯圓外,也是養生的大好時節。中醫師吳明珠說,冬至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適合多吃可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的堅果養生。她說,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通常可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很多人可能都以為要吃薑母鴨、麻油雞才是吃補,但只要吃對食材,也能對身體發揮很好的保健作用,堅果在冬季養生能扮演關鍵角色。

她說,中醫認為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冬天天氣較冷,很多人吃了沒有上火的疑慮,且有禦寒的效果。堅果大多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作用,可以滋補腎臟,而冬季養生首重養腎,腎的功能強健,自然可調節身體機能。她建議,堅果可選擇核桃、栗子、榛果及杏仁。可看不同的體質和調性選擇,且應適量,不宜過度攝取。

核桃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B、E。脂肪中含亞油酸多,營養價值較高。核桃仁有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等功能,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人疲勞時若吃些核桃仁,能緩解疲勞和壓力。但每次應適量食用20克,避免吃下太多脂肪。

栗子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較少,也含有胡蘿蔔素、核黃素、抗壞血酸等多種維生素,有補腎壯陽、健脾和胃、活血止血功能,適用於腎虛、腰膝酸軟無力、筋骨疼痛、尿血、便血等症狀。栗子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耆、當歸等中藥材相媲美。但因含糖及澱粉高,過於肥胖的人要少吃。

榛果主要有調中、開胃、滋養氣血、明目作用,主治食欲不好、乏力、形體消瘦、病後體虛、視物不明等病症。因榛果中鉀、鐵含量名列前茅,對於增強體質、抵抗疲勞、防止衰老都有益。常吃榛果有益於兒童的健康發育。

杏仁含多種礦物質,鈣含量高,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止咳化痰、潤腸通便作用。對於年老體弱的慢性便秘者,吃杏仁效果最好。杏仁有苦甜分別,甜杏仁可作茶點果品,苦杏仁有毒,不能生吃,入藥多為煎劑。因杏仁有通便作用,消化功能差、大便稀、常腹瀉的人要少吃。

據中廣新聞網報導, 一般人都有冬至進補的觀念,不過,臺中慈濟醫院黃仲諄中醫師說,進補得依體質調整食材與藥材,虛寒體質可以放心補,這是指體力差、容易累,冬天手腳冰冷的人。另外頻尿,小便顏色偏透明、夜尿多者,或者痰液分泌較多,質地清稀,或是過敏性鼻炎患者,風一吹就流鼻水或是氣喘,都可以在此時調節進補,改變體質。

但是,容易上火的體質,包括痔瘡、便秘、有睡眠障礙或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這種體質不耐補,選擇食材、藥材得更注意。另外,溫補的藥材可能引發皮膚過敏,以及免疫風濕類疾病的患者更加嚴重,最要注意的是孕婦,因為懷孕期間的體質特別,藥膳裡面具有活血等藥物,可能會導致流產機率提高,最好問問醫師,千萬不要人家吃補也跟著吃。#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