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樂曲欣賞】鳳鳴九霄

人氣 93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2月26日訊】(希望之聲【中國古典樂曲欣賞】節目)中國的詩人與音樂家,以他們的筆鏤刻了錦繡中華。一篇篇、一首首的創作,閃動著溫暖人心的光彩,總讓我們得以懷想--原來我們的先祖曾有如此高遠浩闊的精神高度!

李白在游金陵鳳凰台時,寫下了:「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那曾經在這兒遨遊的鳳凰哪兒去了呢?眼前卻只有這座空台,和千年來奔流不息的江水……

龍與鳳,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圖騰。概略地來說,北方尊龍,而南方崇鳳。龍鳳呈祥,飛天遠去,不僅止是中國人心中喜樂美好的祥瑞之兆;也表現出我們對神性、對更高境界的嚮往與追尋。今天節目中,我們就來聊聊這美麗的神鳥--鳳。

音頻:【中國古典樂曲欣賞】鳳鳴九霄

請先欣賞:古箏四重奏--《鳳鳴九霄》。

【鳳鳴九霄】(前半)作曲/劉紹珊

傳說鳳出自東方君子之國;身披華麗的羽衣,善鳴、善歌、善舞,其聲悅耳動聽,就如同笙與簫一樣。鳳只選擇梧桐樹做為它的棲息之所,《詩經》中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中國人用以斫制古琴的梧桐,清雋高拔,秋夜裡懸著雨露,春日裡迎著朝陽,也許,它最能懂得鳳鳥的歌聲。

漢朝時曾有鳳凰群飛於東海,眾人都嘖嘖稱奇,朝廷於是在這裡立了座祠堂,以為紀念。一次中原大地久旱不雨,就在人們對天興嘆、心裡都沒了指望的時候;卻忽然見到鳳凰盤旋於京城上空。鳳鳥似乎未曾忘卻中華,仍舊眷顧著神州百姓;那娉婷靈飛的姿態,彷彿牽動了風、舞動了雲,沒多久,大地便普降甘霖。當時的漢宣帝心中感激,還大赦天下,以報蒼天之恩。

剛才這曲《鳳鳴九霄》是不是很能引人想像鳳鳥那飄逸又高貴的神態呢?

樂曲的開始,描繪了黎明初至、迷霧漸散;而後旭日升起,鳳群在金色的晨光中翱翔,直上九霄。這首曲子的編置十分特別,以極為少見的「古箏四重奏」形式,刻劃鳳鳥們雖各有其不同的特性,但卻又能夠相互圓融、相與合鳴。

我們接著欣賞後半段的--《鳳鳴九霄》。

【鳳鳴九霄】(後半)作曲/劉紹珊

鳳不僅是神鳥,也是南方「楚地」的象徵。鳳的美學特點、精神意涵,貫穿在楚文化的方方面面;從各式器物,一直到建築、繪畫與文學,幾乎處處飄飛著鳳的姿影。

相對於北方龍文化之雍容大氣,南方的鳳文化則純樸天真,蘊藏著神密與奇想。以文學為例,楚國詩人屈原,他的詩作便是這樣的纏綿而奔放。屈原以楚國的神話、傳說為素材,他浪漫瑰麗的文采,真可說是萬里飛揚、縱橫古今!

在《離騷》中,屈原這樣寫道:「……清晨我啜飲木蘭的露水,黃昏我以秋菊的花瓣為食。只要相信內心的美好,就算飢餓憔悴,又有何妨?……我總是長聲嘆息,經常哭泣,哀傷著民生的艱難,雖九死而不悔……我將堅守正道……鳳鳥啊!請你帶著我展翅騰飛吧!日以繼夜,那飄忽不定的風,籠著繽紛多彩的雲霓,環繞在我身邊」……(注:《楚辭.離騷》,節錄簡譯)

屈原神思遠遊,在鳳的導引下,魂靈飛登重重天門,周遊四極。屈原也是水晶最為欣賞的詩人之一。最後水晶就為您播放古琴曲--《屈原問渡》。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

責任編輯:張嘉宜

相關新聞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 飛花點翠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彩雲追月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蕉窗夜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