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歌》之良史篇

【文史】秉筆直書 為後世法

作者:柳笛

文天祥書法《行書上宏齋帖卷》局部。 (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25
【字號】    
   標籤: tags: , ,

春秋戰國,無疑是歷史上一個靈性飛揚的黃金時代。《詩經》《楚辭》各領風騷,以溫柔敦厚、辭彩秀逸之歌,開啟詩樂華章;諸子百家周遊列國,挾縱橫捭闔、睥睨天下之勢,迸發哲思妙理。而它也是一個血雨腥風的黑暗時代,周天子式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各國諸侯相繼爭霸,卿大夫各自為政,弒主、背信、混戰之事屢見不鮮,致使人心道德淪喪,綱常禮義大壞,天下更是征伐不休、生靈塗炭的動盪局面。

這些好與壞、正與邪交織的紛繁人事,構成了東周列國獨特的歷史風貌。在相距兩千七百多年的今天,我們還能夠將往事一一尋覓、追溯,最直接的途徑便是閱讀相關的正史典籍。這些史書,由各國史官編纂王事而成,它們所傳承的,絕不僅僅是一樁樁「信史」,更加奠定了歷朝歷代治史的準則和風骨。春秋五霸,齊桓晉文當先,而恰恰是這兩國的史官,在濁世中秉承一身正氣,直書不諱,留下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

在晉董狐筆

自晉文公執政以來,晉國一度稱霸諸侯,開啟百年霸業。王位傳了三代,卻出了一個荒淫無道的晉靈公。他幼年繼位,成年後卻殘暴驕橫,不但以殺人遊屍、彈射行人為樂,而且肆意聚斂民財,滿足其荒淫無度的生活,令舉國上下不安。

卿大夫趙盾作為兩朝元老,是一位權傾朝野而又憂國憂民的重臣。為了守護晉文公的霸業,他多次苦勸靈公恪守為君之道。靈公非但不納諫,反而心生怨恨。他多次派人刺殺,或在宴會埋伏兵士偷襲趙盾,幸而天意垂憐,幾度害命均未成功。

公元前607年,趙盾被逼無奈,只得奔逃保命。當他逃至晉國邊境時,靈公被趙盾族弟——趙穿刺殺於桃園。趙盾聞之,又返回國都,繼續執掌晉國大權,並迎立出仕於周王室的新君成公。因靈公長期不得民心,趙盾權勢更盛,趙穿弒君之事竟無人問罪。

這一樁廢立風波,表面上看以趙氏的專權告終,而當時的史官董狐審視這段歷史時,用冷峻嚴肅的筆觸寫下字字千鈞的一句:「趙盾弒其君。」他還把這段記錄昭示於朝堂,讓文武百官看到,千百年後,人們對當年的晉國將有何認知。趙盾卻為自己辯解:「靈公是趙穿所殺,不能算我的罪過。」董狐更以理喻之,大義凜然:「子為正卿,王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董狐雖然是史官,卻向世人講出極為重要的君臣之義。雖說靈公殘害百姓、謀殺忠臣在先,但趙盾出逃時尚在晉國境內,那麼君臣之義就未斷絕;國君被殺,趙盾返都卻沒有誅殺亂臣,則是未盡到人臣的職責。儘管趙盾出逃、靈公被殺皆屬情非得已,但君臣之義、人倫之綱常是每個人必須遵循的世俗法則,按照記史的原則,趙盾必須背上千古罵名,承擔這宗弒君之罪。趙盾無言以對,頓首拜服。

後來,孔子對此二人皆有高度評價:「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趙盾),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哉,越境乃免。」

在齊太史簡

大約同時代的齊國,發生過一樁更為慘烈的君臣恩怨,史書的記載仍是相似的「崔杼弒其君」五字。這五個字,卻是字字泣血,是齊國太史幾乎拼盡一族性命換來的。

當時齊國君主為莊公,大權在握的朝臣卻是大夫崔杼。起因類似於一場紅顏禍水的糾葛。棠姜,本是齊大夫棠公之妻。棠公去世,崔杼見色起意,不顧占卜的凶兆,逆天而行納棠姜過門。無知的莊公不守君臣之禮,先與棠姜結下私情,更取崔杼的帽子隨意送人。這一系列舉動徹底激怒了崔杼,暗中實施報復計劃。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弒君的念頭隨即萌發。

公元前548年夏,齊莊公設宴款待莒國國君,崔杼稱病不朝。齊莊公不知是計,自以為有機會約見棠姜。莊公以探望臣子的名義來到崔家,尋找美人時,卻發現院內埋伏了重重甲士,他們一擁而上欲取莊公性命。莊公逃至高台,先告饒求救,請求結盟,最後哀求去太廟自盡,均遭拒絕。這幫被豢養的死士,心中無忠義之正氣,目中無廟堂之君威,告知莊公:「崔杼病得厲害,不能聽從君主的命令;此處接近王宮,我們只知道捕殺淫亂之人,不知曉還有其它命令。」可憐一代君王,因貪戀美色被一眾無名殺手亂箭射殺,身死名滅,為後世笑。

其後,崔杼擁立景公繼位,自己出任宰相,把持朝政。一日,崔杼取來竹簡查閱本國歷史,最新的一則記錄赫然書寫著「崔杼弒其君」。墨跡猶新,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格外刺目,仿佛字字都在拷問他的靈魂,讓他寢食難安。

他把史官召來,以性命威逼,命其把莊公死因改成暴病而亡。這位史官,在歷史上僅留下「齊太史」這一名號,卻是鐵骨錚錚,斷然拒絕了權臣的命令。殘忍的崔杼一怒之下,處死太史,把這記載自己惡行的那段竹簡毀掉。史官的職位先後由太史的二個弟弟繼承,新太史著史時,同樣不畏強權,依舊寫下「崔杼弒其君」。崔杼同樣將他處以極刑。他們的季弟,太史家最後一名繼承人繼任史官,他把家族利益置於身後,堅守史官的本分,鋪展竹簡,揮毫蘸墨,把哥哥們的遺文工整謄寫。

當「崔杼弒其君」第三次呈現在面前,崔杼忽然被太史兄弟身上的某種特質所震懾。他知道,殺再多的人,也抹不去歷史的記憶,更騙不了後世子孫。世間正道,乃仁人志士堅守的信念,超然於殺戮與生死而萬古長存。他只得放棄了殺戮,留下了太史家最後一名史官,以緘默的姿態接受歷史千百年來的口誅筆伐。這五個字,仿佛是來自層層宙宇無盡的責難和咒罵,成為崔杼終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史家之正氣

史,記事者也。史官的職責是記錄當時發生的事件,卻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工作。歷史記錄著往事,卻影響著現在和將來。昔日孔子作《春秋》,令亂臣賊子懼。因為那包藏禍心、妄圖篡改歷史的小人,即使能逞強一時,終究邪不勝正,史官的筆是世間正義的審判,他們即使犧牲自我,也終會給前人一道公正的評判,為後人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

讀史使人明智,而這歷史的正能量首先來源於它的真實可信。史官要給後人呈現一個甚麼樣的歷史,要給後世留下甚麼樣的民族文化,才是他們真正的使命。董狐和齊太史所堅守的,正是治史的原則和歷史的威信。在《左傳》《史記》《東周列國誌》《正氣歌》等著作中,他們的故事往往相對而錄,可知其在後代史學家與文人心中的感人力量。他們對歷史恭謹而嚴肅的態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史學家的治史精神。

周人重禮樂法度,祝、宗、卜、史等官員都具有尊崇的地位,而進入春秋時期,社會等級被肆意敗壞,史官的地位也急劇下降,史官著史經常受當權者干涉,甚至危及生命。西漢時,太史公司馬遷言及自身身分,更是「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流俗之所輕」。誠然,史官的工作比不上出將入相的顯赫功績,但也同樣是功在千秋的偉大貢獻。如果沒有史家據實以錄,捍衛歷史的真相,後人從何知曉先賢們的言行功業,又如何借古鑒今呢?

或許司馬遷正是領悟到史家的終極使命,才能忍辱負重,受宮刑而續父志,終成《史記》鴻篇,更將齊晉兩地發生的治史故事深情描畫。同時,他把以「真」為準則的寫作理念,發展成為「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此後,中華五千年歷史開始有了真實系統的梳理和總結。

那「二十四正史」巨著,正是由歷朝歷代的史家們正氣堅守、心血凝築而成,是為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因此,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記憶才得以保存,中華民族的歷史才擁有教化人心、歸正道德的無窮力量。@#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涉過清溪,驀然憶起閨閣內臨窗點翠貼黃的菱花鏡;她越過山林,驀然憶起柴扉外芳草萋萋的青石路;她嗅到狼煙,驀然憶起殘照下家家煮水燒飯的煙火味道⋯⋯
  • 千年流轉,幽思成堆,我翻開史冊,尋尋覓覓,邂逅你的芳蹤。在那個神蹟遺落的西漢之始,在「我生之初尚無為」的清平年代,我讀到「緹縈」二字,宛如看到一幅錯彩鏤金的工筆小品,纖巧綿密,正如你花樣年華里,那一段傳奇的人生。
  • 女子如花,那些刻骨銘心的名字,總是在亂世風塵中絢爛著芳菲一般嬌艷的芳姿。譬如木蘭,或者蘭芝。風乘桃花馬,月舞梨花槍,她以花為名,一身戎裝,巾幗束髮,恰浮動著一f番木樨花的馨香。
  • 平陽,平陽,我喃喃唸著你的名字,唇齒開闔,一股浩蕩之氣盈盈而生,雅正中和。宛如涓涓細流擴開境界,化作滾滾江河,周流天際。我便於這江岸,行吟且踟躕,觀覽你清流自美,聆聽你那開國公主的傳說。
  • 鼙鼓甫振羅衣,玉足紛沓牽引環珮清淙。絲竹瘖啞又聞鶯歌獨發,水袖從風欲遮半面酡顏。乍飛旋,堪把宮腰折斷,飄香落影,知是真幻兩重?蹙冰眉,低寒目,唱罷《佳人曲》。不見滿座,衣冠似雪。這廂依紅偎翠,那壁推杯換盞,渾忘了故國明月,軍前死生。
  • 調丹黃鑄獸面銅冑,覆壓你三千青絲祈一世長安。絲袍紡鳳紋描,皮甲護心,裁一襲戰衣保你歸期可期。鐘鼓齊發,十五字銘文攀上回音,篆刻著萬國來朝的隱語。干戚長執,數千雙鐵拳暴起青筋,召喚著遠古獰厲的狼煙。
  • 詩仙李白,別號青蓮。直觀其名號,便覺這是一位素衣飄颻的漢家遺俊,獨行於白鹿青崖間,對月吟哦,沐嵐而眠,或凌空虛筆,勾勒一支驚風泣雨的詞章。仙,總讓人有疏離的距離感,現實中大多是凡夫俗子,結緣神仙的能有幾人?在古籍撲朔迷離的文字中,仙大抵是絕情寡慾、吸風飲露、飄渺山林滄海的修行得道者。
  • 遠方,一個陌生而神秘的領域,在地平線迎接晨曦,送走月輪,向每一個仰望天空的人,閃耀出誘人的輝光。當走到曾經的目極千里處,心底似乎又有遙遠的懷抱在召喚,像投入石子的湖心暈開層層漣漪,發出深沉的吟唱:歸來吧,歸來吧。
  •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當屈原放逐,行吟遊蕩於水澤山地時,他仰天長嘆,俯首揮就一首《天問》,懷著悲憫的心情向上蒼發出一百多個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即遠古之時,天地從哪裡產生,是誰將天地間的萬物形態流傳至今?浩蕩蒼穹,茫茫宙宇,這天地萬物,早在人類留下第一個文明足跡時,便已恆久般地存在。這個謎題,或許只有造物者才能解答。
  • 子夏衣衫襤褸而安於貧困,王章病臥牛衣中哭著與妻訣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