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醫療系統腐敗 民眾求醫難

人氣 1951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求醫問藥一直是中國民眾關心的話題,也是很多家庭面臨的難題。《金融時報》近日發表文章《中國醫療界:亂了腳步》(China healthcare: Missing a beat),探討並例舉了中國醫藥系統腐敗、百姓信任度低等問題。

文章中提到,瑞士諾華製藥公司(Novartis)中國區主席尹旭東(Xudong Yin, 音譯)表示,在中國,無論是醫院還是藥品公司,整個醫療系統都是不平衡的。中國醫藥系統的主要問題是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中國醫藥系統行賄受賄現象多

中國醫療界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醫療系統的腐敗現象非常嚴重,中國本土的藥品製造商為醫生提供回扣。

一家西方藥品集團合規官員表示,中國醫生的薪酬較低,據悉僅為歐洲同行的五分之一,而每天需要診治約150名病患。為了增加收入,大多都接受藥品公司的賄賂,或者在促銷活動上參與發言。他舉例說,一位上海的醫生每月出席兩三次演講,月收入就能達到上萬元人民幣。

而對中國境內的跨國藥品製造商來說,如果不行賄,可能意味著銷售業績下滑,在與中國本土製藥商的競爭中失去優勢;但是如果行賄,則意味著鋌而走險,一經發現,將同時面臨中國、美國司法部和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Serious Fraud Office)的多方懲罰。

2013年被控行賄的葛蘭素史克公司目前已經做出了改革。公司銷售員的薪酬不再取決於銷售量,也禁止銷售員向醫生行賄。其它在中國開設業務的外國製藥公司也不同程度的採取了一些措施。

醫療成本高 民眾缺乏高質實惠的醫療服務

中國的醫院一般給藥品加價15%,醫院高達一半的收入來自處方藥,這也成為一個結構性誘因,刺激醫生給病患開昂貴藥品。

過去多年來中國的品牌藥品大多是學名藥(Generic Drugs),即某品牌藥品的專利權過期後,其它合格藥廠按照公開的申請專利信息,生產相同成分和作用的藥品。所以,歐美市場中受專利保護的藥品上市5、6年後,同類的學名藥才在中國上市。

中國購買專利保護藥品的人僅占10%,而美國這一比例高達70%。這也反映出中國藥價高、缺乏新的治療方法。

報導中提到,中國目前急需為更多民眾提供更高質、更實惠的醫療服務。中國老齡化日漸加深,現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5億,而且以每年1,500萬人的速度在增長,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3億人。瑞士諾華製藥公司(Novartis)中國區主席尹旭東說,這些人是最需要醫療服務的人群,但是目前中國的醫療系統還無法給予足夠支持。

另外,中國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人數正在增多,糖尿病患者是美國的三倍。專業諮詢服務公司KPMG醫療服務部門主管珍妮•姚(Jenny Yao)說,現在中國的醫療保險涵蓋的範圍較窄。比如北京,雖然今年底重病保險補貼的適用人數將增加到一半市民,並鼓勵私人醫療保險系統的發展,但還會有許多家庭面臨高額醫療成本。

民眾信任度低 醫患糾紛增多

目前中國民眾對醫療制度怨聲載道,信任度也很低,隨之而來的是醫患糾紛不斷增多。中國醫師協會(The China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統計,去年13%的中國醫生受到過身體上的襲擊。很多醫學院院長也表示,中國醫學生面對的是一個低收入、低聲譽、存在人身危險的職業。

葛蘭素史克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埃爾韋•吉瑟羅(Hervé Gisserot)表示,中國的醫療體系還是以公立醫院為核心,很少有像國外的家庭醫生等醫療類別,加上醫生低薪、醫院藥品加價、收受回扣等問題,這些不僅增加了民眾的開銷,也導致過度使用抗菌素。

上海醫療顧問埃里克•邵(Eric Shao)表示,如果為了達到平衡,僅僅降低醫院的藥品收入,又會導致醫院收入暴跌。

商業風險顧問公司Control Risks高級董事肯特•科德爾(Kent Kedl)表示,中國多年來一直通過利用大量勞動力來進行發展,比如在醫療、教育和環境等部門,但這是一種危險的發展模式,而且必須能夠接受並實施變化,才能最終在民眾的收入和生活質量方面,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國際最大醫療展德國亮相 中國展商多
大陸醫藥黑幕:20元抗生素注射液如何賣到115元
路透社:中國為甚麼花這麼多錢在醫藥上面
誠宇:在中國做一個清白好人怎麼這麼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