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宋美齡美國演講改寫抗日歷史

鍾元臺灣臺北
font print 人氣: 8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1942年由中華民國先總統蔣介石領導的對日抗戰進入最艱苦階段,宋美齡作為蔣中正的特使,於該年11月訪問美國,1943年2月18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掀起了一陣「宋美齡旋風」,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持,成功改寫了抗日歷史。

宋美齡參議院20分鐘即席演說 獲得議員們共鳴

宋美齡在參議院進行20分鐘即席演說,她講到中美兩國人民有160年傳統友誼,杜立德將軍和部下一起去轟炸東京,數名美國飛行員1942年4月在回航時在中國山區跳傘,其中一人後來告訴宋美齡,他獲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歡迎他猶如失散多年的手足,令他感覺如同回家。

宋美齡說:「我生命中成長的歲月是和貴國人民一起度過,我說你們的話,我想的和你們一樣,說的也和你們一樣。所以今天來到這裡,我也感覺我好像回到家了。」

她的開場白獲得如雷掌聲。接下來她強調:中美兩國人民實為同一目的而戰。「不過,我相信不只是我回到了家,如果中國人民會用你們的語言與你們說話,或者你們能了解我們的語言,他們會告訴你們,根本而言,我們都在為相同的理念奮戰;我們有一致的理想;亦即貴國總統向全世界揭示的『四個自由』,自由的鐘聲、聯合國自由的鐘聲等,和侵略者的喪鐘響徹我國遼闊的土地。」

全場再次熱烈鼓掌。宋美齡談及如何不讓理想流於空言,講了她和蔣委員長在前線長沙抵抗侵略的時候,他們上衡山,見到的一處兩千多年前的古跡「磨鏡台」的故事。兩千年前,台址近旁有一座古老的佛寺。一名年輕和尚來此修行,他整天盤腿坐禪,雙手合十,口中喃喃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唱念佛號,日復一日,因為他希望成佛。

寺裡的住持於是也跟著拿一塊磚去磨一塊石頭,時時刻刻的磨,一天又一天的磨,一周又一周的磨。小和尚有時抬眼瞧瞧老和尚在做什麼。住持只是一個勁兒拿磚磨石。終於有一天,小和尚對住持說:「大師,您每天拿這塊磚磨石頭,到底為什麼呢?」住持答道:「我要用這塊磚做鏡子。」小和尚說:「可磚塊是做不成鏡子的呀,大師。」「沒錯,」住持說:「就像你成天光念阿彌陀佛,是成不了佛的。」

因此,朋友們,「我覺得,我們不但必須有理想,不但要昭告我們有理想,我們還必須以行動來落實理想。」她的演講獲得參議院全體與會者的熱烈反響,含義深刻的故事打動了議員們的心扉。

宋美齡成功將美國注意力從歐洲轉移至亞洲

參院演講結束後,宋美齡再至眾議院議事廳發表演說,宋美齡是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20分鐘的演講中她向國會議員和美國人民介紹了中國人民獨自奮力抗戰的艱苦歷程,呼籲世人正視日本對亞洲以及世界和平的威脅,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對納粹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侵略。

「現時有人認為:擊敗日本,為目前比較次要之事,而吾人首應對付者,則為希特勒……吾人慎勿忘,日本今日在其占領區內所掌握的資源,較諸德國所掌握者更為豐富。吾人慎勿忘,如果聽任日本占有此種資源而不爭抗,則為時愈久,其力量亦必愈大。多遷延一日,即多犧牲若干美國人與中國人之生命。」

「中國人民獨立抗戰五年有餘,我們寧願奮勇犧牲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願苟延殘喘接受失敗。」宋美齡最後擲地有聲的說:「個人之品德,於困厄中驗之,亦於成功中驗之。以言一國之精神,倍加真確。」話音一落,眾院議事廳爆出了歷久不歇的掌聲,一名議員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宋差點讓他掉下眼淚。

當時,美國朝野對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襲珍珠港和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遭受重創記憶猶新,對中國艱苦抗戰的英勇表現產生由衷敬意。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勃羅姆感慨地說:「蔣夫人演講時態度之優雅,解釋世界局勢之透徹,運用英語之流利靈巧,不但使每一聽眾能了解其意義,且能與其抱取同一見解,蒞美外賓之影響美國民眾者,從無若蔣夫人之甚!」

爭取美國大量增加對華軍事援助

宋美齡赴美前,中印航線上53架運輸機每月運量不足1,500噸。宋美齡美國國會演講後的3月10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批准創立由陳納德任司令的第十四航空隊,並盡快將陳納德飛機增至500架;另外增加進行「駝峰」空運的飛機數量,最終目標是達到每月1萬噸物資。事實表明,1944年上半年,美國援華空軍飛機超過了500架,下半年通過「駝峰」航線的來華物資,每月超過46,600餘噸。

蔣介石盛讚:宋美齡的能力,抵得上20個陸軍師

蔣介石盛讚: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個陸軍師。宋美齡在美國進行了為期半年多的訪問,為中國的抗日爭取了最大限度的美援,從美國民間就爭取到數以千萬計的美元援助,給在最艱苦條件下堅持抗戰的中國人民大力的支持。此外,她陪同蔣中正出席開羅會議,所到之處,風靡全場,確保中華民國領土完整,卓有貢獻。

中共歷來愚弄欺騙中國民眾,將抗戰之功貪為己有,聲稱中共是抗戰的主要力量,指責蔣介石是竊取抗戰勝利果實的賣國賊,也不提美國當年對中國抗戰的巨大幫助,其實,僅宋美齡在抗戰期間的這段歷史事實,已足以顛覆中共的說辭。

宋美齡一生跨越3個世紀,經歷開國、抗戰、戡亂等時期。回顧這位「中華民國永遠的第一夫人」一生,幾乎等於半部中國近代史。她於政治、軍事、外交、社會、婦運各方面,都有亮麗的表現,曾被推舉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後,宋美齡在美國仍堅持反共復國的理想,並曾發表「給廖承志的公開信」「為勸告鄧穎超信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公開信。 2003年10月23日(美國時間)深夜11時17分於美國紐約逝世,享壽106歲。
責任編輯:華子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紀念有「中華民國永遠的第一夫人」之稱的前總統蔣中正夫人蔣宋美齡逝世10週年,國立中正紀念堂及臺北圓山大飯店分別推出「永遠的蔣夫人─蔣宋美齡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 ,緬懷在近代對中華民國歷史與中美關係影響深遠的──蔣宋美齡。
  • 十年前的10月23日,蔣介石的夫人蔣宋美齡在紐約去世,享壽106歲。10月26日,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北美同學會假法拉盛喜來登大酒店舉辦蔣宋美齡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放映蔣夫人70年前第一次訪美,在美國國會演講及全美各大城市演講並慰問僑胞的全程實況錄影,以及蔣夫人逝世追思會錄影,300多名各界僑胞與會,紀念這位跨越三個世紀的偉大女性。
  • 十年前的10月23日,蔣介石的夫人蔣宋美齡在紐約去世,享壽106歲。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北美同學會10月26日在法拉盛喜來登大酒店舉辦蔣宋美齡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放映蔣夫人70年前第一次訪美,在美國國會演講及全美各大城市演講並慰問僑胞的全程實況錄影,300多名各界僑胞通過錄像一睹蔣夫人的風華,了解她在那動盪年代的驚人表現和種種生平事跡,蔣夫人母儀天下的氣質,抗戰期間在前線出生入死,堅定捍衛中華民國和世界人類的和平與自由,為國服務的功績,在與會僑胞的心裡激起持久的感動和回響。
  • 曾經在宋美齡身邊擔任過9年機要秘書的張紫葛,1994年3月寫完《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一書,其中一段描寫宋美齡面斥希特勒勸降密使,絕不向日本低頭的情節,令人感佩至深。對比漢奸毛澤東抗日期間與日本秘密結盟,出賣國家的行徑,宋美齡表現了一種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偉大氣概。
  •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即日起至12月12日止展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吳祖勝表示, 特展嘗試以柔性角度切入,介紹蔣總統於臺灣各地居所(或稱為行邸、賓館、招待所等)所發生的關鍵史事與居家時光,盼引發民眾對戰後臺灣更多的認識與討論,重溫那段逐漸消逝的歷史記憶與生聚教訓的樸實年代。
  •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即日起至12月12日止展出,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 蔣中正總統曾自記「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則不必再另有遺囑矣」,這也是展覽名稱定為「家在臺灣」的由來。蔣中正總統居所係全民共同文化 資產,非常樂見各縣市政府積極保存、推廣,吸引國內外觀光客、陸客參觀。
  •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即日起至12月12日止展出,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 蔣中正總統曾自記「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則不必再另有遺囑矣」,這也是展覽名稱定為「家在臺灣」的由來。蔣中正總統居所係全民共同文化 資產,非常樂見各縣市政府積極保存、推廣,吸引國內外觀光客、陸客參觀。
  •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華民國103(2014)年即將到來,國立國父紀念館日前展出「追隨國父革命群英小傳」,知名革命人士包括林覺民、羅福星、秋瑾、于右任、方聲洞、宋教仁、吳兆麟、宋美齡、胡漢民、陳少白、鄭士良等群英素描。
  •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是歷史上第一位訪問北京中共政權的美國總統,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因醜聞曝光遭彈劾而被迫辭職下台的總統。雖然在美國聲名狼藉,但或許有的判斷大家還是還算客觀。據媒體近日披露,尼克松和宋美齡、江青都有過接觸並對兩人進行了比較,稱「蔣夫人有教養「江青完全沒有女人特點」。
  • 「美藝合璧─蔣宋美齡與黃君璧畫藝聯展」開幕式於今天(3月12日)下午2點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三樓志清廳舉行,與會的貴賓有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考試院前院長許水德,前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申學庸、立法院前副院長饒穎奇、新黨黨主席郁慕明主席、國史館館長呂芳上、總統府資政胡為真伉儷、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蔣方智怡、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媵隉B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湘詅,以及十多位當年隨侍在蔣中正總統身旁的侍從侍衛人員也一同共襄盛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