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民濟民善報 瀆職害民惡報(4)

作者:靜遠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勿倚權勢而辱善良

歷史上那些倚仗權勢幹壞事的人,以為用強權壓制迫害忠良和無辜的人民,就能保其權勢,豈知頭上有青天,天理循環報不差!如北宋的蔡京曾權傾一時,窮奢極欲,最後卻落得窮餓而死。

蔡京在宋徽宗朝被稱為「六賊」之首,他以阿諛逢迎入相,把持朝政的二十三年是北宋最黑暗的時期。他大興工役耗費巨萬,掠奪民財;在朝中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懸秤升官,以至風俗頹敗,贓官污吏滿天下,民不聊生。

他結黨營私,凡投其門下者升官發財,一些投機之徒、無恥之輩,阿附權勢,爭趨其門下;凡不與其同流合污者,構陷其罪名或貶或殺。

太廟齋郎方軫上書:「蔡京睥睨社稷,內懷不道。朝中忠臣義士,受蔡京陷害投之荒域者,不可勝數,可謂無一天不發生令人髮指。應亟加罷黜,安國定民!」方軫當即遭到流放。

殿中侍御史陳師錫進諫:「蔡京等皆國之深患。為陛下憂,為宗廟憂,為賢人君子憂。若出之於外,社稷之福也。」陳師錫當即被貶。

蔡京罷講議司,此後可以獨斷專行,無須講議。羅織罪名誣陷元祐大臣,慫恿宋徽宗,詔令焚毀北宋朝廷專門陳列功臣繪像的景靈宮內司馬光、文彥博、范純仁等繪像,禁行蘇洵、蘇軾、蘇轍及范祖禹、黃庭堅等文集。

筠州推官崔鶠上書頌揚司馬光等人,揭露迫害,指出蔡京:「瞞遮主聽、排斥正人;微言者坐以刺譏,直諫者陷以指斥,以杜天下之言,掩滔天之罪。」蔡京將崔鶠列入「邪等」並免官。

御史龔夬疏彈蔡京及其黨羽方天若:「方天若凶邪,而蔡京收置門下,賴其傾險,以為腹心。立起犴獄(牢獄),多斥善士,天下冤之。願考證其實,以正奸臣之罪。」朝廷將龔夬去職。

金軍兵臨城下,全國彈劾蔡京的奏章,如雪片飛來。太學生陳東向宋欽宗上書了多人聯名簽名的奏章:「現在金兵之所以能勢如破竹,逼近開封,完全是因為蔡京之流禍國殃民所致,應立即嚴懲奸臣蔡京及同僚!」宋欽宗於是罷免了蔡京,將其流放到嶺南韶關,永不聽用。

宋人王明清《揮塵後錄》記載:「蔡京南竄,道上市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於詬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蔡京流放之初仍十分張揚,他把平日搜刮來的錢財裝了滿滿一大船,認為只要有錢什麼事都可以辦。

然而他沒有想到,對於他這個巨貪大惡的奸人,從開封到長沙三千里的路上,人們不賣給他「食飲之物」,且辱罵無所不至。到了長沙無處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廟裡,病困交加,飢寒交迫,落得個「遂窮餓而死」!清人吳楚材痛斥其「天怒於上而不悟,民怨於下而不知」。

(Fotolia)

再如清朝嘉慶年間,某甲在一個巡撫衙門當班頭,平日仗權勢欺壓百姓,寫惡狀誣陷良善,敲詐勒索,罪孽之多,不堪枚舉。周圍有人規勸他要相信因果,要行善,他一概不聽不信。

他的兩個兒子見父親盡作不善之事,也常規勸,甲某不但不聽,後來還把他們趕了出去。癸酉年春某天,甲某家遭到火災,甲某夫婦及一個女兒還有幾個佣人均死於火災。

在此之前,他家有一老年女佣信佛好善,對甲某的惡行進行規勸卻遭其呵斥。一天夜裡,她在大廳打掃,看見一個赤面紅袍的人,像廟裡塑的火神,她大驚。第二天前去告訴甲某說:「應該小心火災!」甲某怒斥她是妖妄之說,把她趕了出去,另雇了一個女佣,到家幹活才三天,也被那場大火燒死了。

他家每天夜裡內外各門都要上鎖,火發以後,家人讓他把門打開好撲救,他擔心外人乘火災之亂進來搶劫財物,堅決不允許。等到救火人員趕到才把門撞開,進去時僕婦妻女都已被燒死,只有甲某還活著。

人們把他架了出來,甲某忽然想起有一重要案卷還放在家裡的一座樓上,如果燒毀他要被判流放充軍的。當時,那座樓還安然無恙。他就又進去取,剛上了樓梯,一陣風把火燄捲向室內燒著梯子,他號呼求救已來不及了,沒一會兒,樓就被燒塌,他被埋在火堆中燒死。

這場大火只燒了他們一家,左右隔壁鄰居均未受到波及,他的兩個兒子因為居住在外也未遭難。對於信佛好善的那位老年女佣,更令她先於事發而見形,得以身超事外。

行惡天降災殃,作惡者難逃,無辜者必免,報應絲毫不差,全在於各人自己取捨,上天何須用心呢!

有權有勢即使可以顯赫一時,但衰敗亦易。當其顯赫之時趨附者盈門;及至衰敗親附者散盡。所以自己有權勢尚不可恃,何況倚別人的權勢呢?更何況依靠別人的權勢去迫害善良呢?侮辱善良的人是罪過,如果倚仗權勢去侮辱善良,更是罪上加罪了。善良是不能侮辱的,都要存不能侮辱的心。

道德高尚之人,勸化世人向善,他們之所以出類拔萃超群出眾,是因為他們是天地正氣之所鍾,人們尊敬他們都還來不及,怎麼可以侵犯欺凌他們呢?

所以人無論做甚麼事,千萬不要違背天理良知。人命至重,為官之人要慈愛百姓、為民救苦察冤主持公道,人若被人陷害就應當為他平反昭雪,勿唯權是圖,助紂為虐、欺壓良善。

須知凡事有因必有果,切莫造下惡因,一旦嘗到惡果也就追悔莫及了,為什麼不早存厚道的想法,使自己有一條後路呢?(全文完)

資料來源:《德育古鑑》、《太上感應篇例證》等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神傳給人的,叫半神文化,中原大地被稱為神州。傳統文化講「君權神授」,即天授,稱皇帝為天子,就是天之子。天子雖然在人世間至高無上,但是卻授命於天,要按上天的旨意辦事,以德治天下。
  • 古語云「做事須循天理」、「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指人做事要按天理而行;要使自己的福運廣大,就要修自己這顆心。古人認為,行善以積德為上,積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
  • 2015年4月11日下午,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法國巴黎進行了今年在當地的第二場演出。世界藝術之都的各界精英齊聚巴黎國際會議中心。神韻無與倫比的藝術表現力和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的博大與純正,讓現場觀眾深受震撼,驚喜連連。
  • 閱讀清廷康熙朝史籍的記載,有時像是站在一扇天窗,從一個新的角度洞觀世事,君王若能像康熙大帝一樣清正寬仁,帝國經濟自然富庶,社稷疆土自然遼闊。史籍的字裡行間流淌的至善盛德,使後人一覽清正仁心育化之功的厚實,所以民心安定安居樂業、享國泰平盛世壯美。
  •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滋養慰藉著朝朝代代。從「盤古開天地」、「倉頡造字」的半神文化;到「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到「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到「善惡因果」、「輪迴轉世」的佛家思想,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貫穿中華五千年長河。中國文化教人安天知命,順應自然,重德行善。傳統文化的內涵,通過各種典籍、史書、文學、舞台表演、說書等形式,流傳至今。老少婦孺,耳濡目染,仁義禮智信的做人理念扎根在人們的心中。
  • 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敬天保民是人們一直傳承的美德。上天有好生之德,造就生命與萬物,天心是最慈悲、仁愛的,至德至善。古之聖賢君子無不敬天體道而愛護人民、仁民愛物。
  • 過去有一人柳勝,用不正當的手段在當地取得官職,便濫用權威,橫行鄉里,貪婪、凶惡,只要能得到錢財,不擇手段欺詐百姓。恰好又遇上殷述慶這個貪官,到這個地方來管理,他們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一得到錢財,就彼此瓜分。受到他們毒害的人,無不向神明哭訴。不到半年,柳勝忽然暴死。沒過幾天,殷述慶也得惡疾暴亡。
  • 古人敬奉天地、虔禱神明和平反冤獄而使水旱等災害得以消除的事蹟頗多。如唐朝的顏真卿正直清廉,為民解困,他任監察御史時,有一次到隴右(現甘肅、寧夏、青海一帶)去巡查,發現五原有冤獄並牽連許多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