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論醫藥

作者: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font print 人氣: 79
【字號】    
   標籤: tags:

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廣為民間所傳頌。他任左拾遺時,寫了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

白居易的〈採地黃者〉如此寫道:「麥死春不雨,禾橫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採地黃。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在此白居易不是在歌頌地黃的功效,而是與他另一個作品〈賣炭翁〉一樣,把採挖地黃過程中的艱辛痛苦,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詩中說:「春天不下雨,旱死了麥子,去年冬霜早,損傷了麥苗,年底沒吃的,野地裡採挖地黃,採了有何用?拿去換口糧。天亮荷鋤去,採挖到天黑,筐子沒裝滿,拿到富貴家,予白胖子弟,討好人家說,買下地黃吧!拿來餵肥馬,毛色光澤亮,映照到地上。我別無他求,換馬吃剩糧,解全家飢餓。」白居易寫得曲折動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對大眾的同情。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坐禪修心,寫下了〈罷藥〉一詩,為了去自己的執著心,連生病時都不想吃藥:「自學坐禪休服藥,從他時復病沉沉。此身不要全強健,強健多生人我心。」藉由一點病軀提醒自己,生老病死的痛苦,從而希冀能夠更加勇猛精進,修行更上一層。

〈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行行覓路緣松嶠,步步尋花到杏壇。白石先生小有洞,黃芽奼女大還丹。常悲東郭千家塚,欲乞西山五色丸。但恐長生須有籍,仙臺試為檢名看。」杏壇為道家修煉處或道觀,白居易走著走著來到了道家修煉之地。他也想長生永住啊!或吃了西山五色丸就可容顏年少了!但是這還是要看神仙簿子裡有沒有他的名字啊!

白居易續寫到〈尋郭道士不遇〉:「郡中乞假來相訪,洞裡朝元去不逢。看院只留雙白鶴,入門惟見一青松。藥爐有火丹應伏,雲碓無人水自舂。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白居易往訪道士,是為了《參同契》中的事情。

《參同契》是一本講煉丹術的著作,被稱為「萬古丹經王」,作者是東漢的魏伯陽。書名中「參」為「三」,指周易、黃老、爐火三事,書中用煉丹術語來介紹修煉方法,使得本書非常晦澀難懂。

〈對酒〉:「漫把參同契,難燒伏火砂。有時成白首,無處問黃芽。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唯將綠醅酒,且替紫河車。」白居易為了修煉,體悟《參同契》頭髮都白了,浮生若夢,紫河車補身太貴了,喝喝酒就好了。

〈病中五絕句〉中一首:「目昏思寢即安眠,足軟妨行便坐禪;身作醫王心是藥,不勞和扁到門前。」累了就睡,無力就坐禪,自己開藥給自己吃,最好的藥就是心性的提升,不用古代名醫和與扁鵲來,就可以維持健康。

——轉載自《新紀元週刊》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人的眼裏,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既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也是善與美之源。道之尊,德之貴,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
  • 中國人傳統上是注重內在的神,而輕視外在的形的文化。古人先賢,對於許多事物的理解,都達到徹底窮源的程度,可以說是把握了根本。
  • 多人都知道了2002年6月在中國貴州平塘發現藏字石的消息,那麼它是怎麼一回事呢?二億七千萬年前的大石,怎麼會被刻上「中國共產黨亡」六個大字呢?又是誰刻上去的呢?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科學無法解釋得了的事情。
  • 三豐,名全一,三豐是他的號,他是一個類似「濟公」的傳奇人物。《明史》記載他「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書經目不忘,凡吐詞發語,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爲本。遊處無恆,或云能一日千里」,是以「人皆異之,咸以爲神仙中人」。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評論